本報記者 張悅 曹學平 北京報道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近年,國家相關部門發布多個文件,推動中醫藥的傳承發展。12月13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馭變·圖強——2023中國醫藥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壽仙谷」)董事、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劉國芳在「聚勢謀變」圓桌對話中分享了對於中醫藥行業發展的思考。劉國芳表示,要實現中醫藥的高質量發展,在傳承傳統中醫藥精華的同時要善於運用現代化技術和成果,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和認可的標準證明自己。
劉國芳認為,近年眾多政策出台背後的根源是為保證中藥的品質和質量。中藥材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壽仙谷建立了從種質資源收集到藥理臨床應用的一整套全產業鏈的標準化體系,以確保產品安全高效、穩定可控。公司也利用分子育種、航天育種技術,成功自主選育靈芝、鐵皮石斛在內的10個優良新品種,新品種的有效成分含量、產量以及抗病性能等都有明顯地提升。經過對靈芝孢子粉的研究,壽仙谷成功研發了去壁提純技術,使得有效成分含量大大提升。去壁提純技術提升了靈芝孢子粉的功效,也獲得了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發明專利。
劉國芳表示,壽仙谷在中藥材領域做了全產業鏈的探索,在此過程中也發現有幾方面的問題仍待解決。第一,在研發過程中很難建立適合中醫藥特色的研發評價標準體系。中醫藥更多的是用幾千年的人用經驗以及臨床實踐做評價,中藥創新藥和中藥評價標準仍需要同行業的努力和更多國家政策的支持。第二,中醫更看重「辨證施治」,在此情況下同一病種不同的病人要用不同的藥,這對中醫醫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目前中醫醫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患者難以選擇優秀的中醫醫生接受治療也是中醫藥發展面臨的難點和痛點。第三,在患者的就醫習慣方面,大部分群體就醫時首先會選擇西藥,這對中醫藥的快速發展也有一定影響。第四,受限於中醫醫生的培養難度和職業發展難度,中醫的傳承也面臨著較大的難題,劉國芳也建議,中醫的傳承要像中華文化一樣從小培養。
對於如何讓中藥的療效看得清、說得明、聽得懂的問題,劉國芳表示,中醫藥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傳承傳統中醫藥精華的同時要善於運用一些現代化技術和成果,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和認可的標準來證明自己。壽仙谷一直以來注重產品「物質基礎-藥理藥效-臨床試驗」的系統研究,用色譜、光譜、質譜等現代化檢測手段建立中藥指紋圖譜,運用系統生物學和循證醫學,開展中藥作用機制和臨床試驗,讓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循證醫學的證據,讓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藉助與海內外優勢科研院所合作進行臨床試驗和藥理藥效研究,發表相關論文和報告,讓世界能夠看得懂、聽得懂。
對未來中醫藥發展的期許,劉國芳表示,中醫藥在慢病防治、老年人保健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價值,中醫藥會讓全世界人民變得更健康、長壽、美麗。相信2024年是中醫藥新的起點,未來一定會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5156f2972828c0485de16638925d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