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爆紅以後,每每提及食物和慾望的關係,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這部影片。
但實際上,早在它走紅後的第二年,中國就誕生了另外一部,借食物和男女之情對人性進行了另類解讀的影片——《大鴻米店》。
只可惜,不同於《飲食男女》的爆火,《大鴻米店》拍完以後,不僅遭遇了數次審查,一度淪落為「禁片」。
甚至還在上映之後,引發了觀眾的強烈排斥。
細究《大鴻米店》淪為「禁片」和引起觀眾反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個是,作為一部國產倫理片,它裡面有數場大尺度的鏡頭。
第二個是,影片顛覆了弘揚真善美的傳統敘事,大肆披露人性中的醜惡與卑賤。
不過,三刷了這部影片以後,番茄君由衷地認為,以上原因或許都是偏見而已。
接下來,番茄君就和大家一起,重溫一下這部28年前的舊作。
看看被「大尺度」和「醜惡」污名化的《大鴻米店》,到底是一部充斥著「性醜聞」的爛片,還是一部中國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只因3分鐘的激情戲,9年禁映了2次
很多影迷知道作家蘇童,都是因為張藝謀把他的《妻妾成群》,改編成了名震國際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但在蘇童本人和他的書迷看來,他的《米》是遠比《妻妾成群》更為優秀的作品。
再加上,這兩部作品都關注了人性中的陰暗面,只不過前者凸顯了女性的嫉妒,而後者道盡了男性的仇恨。
因此有消息傳出,著名導演黃健中要把《米》改編成電影的時候,不少人都以為,一部可以媲美《大紅燈籠高高掛》的作品,即將問世。
但是,從1995年12月電影殺青開始算起,到2004年6月10日電影在全國放映,這部電影竟然在9年的時間裡,遭遇了兩次禁映。
而大家對它的期待,也早被消磨殆盡。
《大鴻米店》經歷的兩次禁映,分別發生在1995年和2003年。
1995年,影片剛拍完就立刻送審,按照審查小組的要求,黃健中將影片中的激情戲刪減了8秒。
刪完以後,片子繼續送審,但當審查小組再一次提出刪減的時候,黃健中並沒有同意。
在他的一再堅持下,未經刪減的片子反覆送審,結果自然毫無例外,全都沒有通過。
到最後,黃健中開始為新的工作操勞,無暇顧及這部影片,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淪為了「還沒上映就被禁的片子」。
直到7年之後的2002年,黃健中認真寫了修改報告,片子才正式通過審查拿到了放映許可證,並定於次年的3月28日上映。
但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大約3分鐘的大尺度鏡頭並未被刪減。
因此,當《大鴻米店》於2003年3月22日在北京舉行完首映之後,不少媒體為了吸引眼球,便大肆拿其中的大尺度鏡頭胡亂炒作。
一系列的宣傳,在社會上造成了諸多負面影響,3月24日下午,影片只播了兩天,就再次收到了禁映文件。
不過這次被禁,並沒有像第一次那樣,一拖就是七八年。
15個月後,已經成片9年的《大鴻米店》,終於在2004年6月10日在影院裡和全國觀眾正式見面。
只可惜,由於成片時間過長,再加上影碟機的興盛,很多觀眾早就在碟片里窺探過它的真容。
所以,《大鴻米店》的上映,非但沒有引發應有的轟動,還因為影片中對性的野蠻展現、對惡的無情揭露,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二、溫飽背後,是無盡的「慾望」
知道了《大鴻米店》被禁9年的故事以後,可能有人會問,不就是因為3分鐘的大尺度鏡頭才被禁的嗎?直接把這些場面剪掉不就可以了。
那麼,黃健中為什麼要堅持保留這些戲份,也沒有把陰暗的結尾,改成一個更容易被觀眾接受的結局?
要想弄清楚這些問題,就必須先弄清楚,它在110分鐘的時間裡,描寫了怎樣的背景,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大鴻米店》的故事發生於1920年代,連年的戰亂和饑荒,致使民不聊生。
楓楊樹村的農民五龍,為了在洪災中活下來,跟著一群難民逃到了窯城,原以為到了城裡能討口飯吃,結果剛到這裡,他就被城霸阿保踩在腳下欺辱。
從此以後,五龍的心裡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長時間的忍飢挨餓,讓五龍養成了一個習慣——生吃大米。因此,從阿寶手中逃生以後,他就嗅著米香味,來到了一家米店的門口。
米店的馮老闆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看到自家店門口有難民,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驅趕,可是連續驅趕了幾天,五龍都沒走。
不僅如此,眼裡有活的五龍,還經常在馮老闆開店的時候,給他搭把手。
見識了五龍的一身蠻力,馮老闆便在心裡打起了如意算盤——讓五龍留在店裡做免費勞動力,不給工錢,只管吃住。
雖說是管吃住,但尖刻的馮老闆,並沒有給五龍準備專門的房和床,而是讓他像老鼠一樣,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寄居在盛滿大米的米倉里。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樣的條件固然苛刻,可對於逃荒的五龍來說,能日夜與雪白的大米為伴,此生已經死而無憾了。
就這樣,無家可歸的五龍,終於在城裡有了落腳之地,還解決了溫飽問題。
溫飽之後,被壓抑多時的慾望就會噴涌而出,所以影片接下來所講述的,就是五龍如何一步步地走上了縱慾的道路。
他先是獲取了馮老闆的信任,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
並在抓住了馮老闆「劫米」的把柄以後,坐地起價,成了大鴻米店實際意義上的「二當家」。
之後,又藉助稱霸窯城的六爺,害死了曾經欺辱自己的阿保。
並且代替了阿保的位置,成了六爺的左膀右臂。
接著,他還跟六爺的姘婦,也就是阿保的情人、馮老闆的小女兒織雲私通。
與其成婚以後,他的慾望並沒有得到滿足,而是覺得自己撿了個「二手貨」。
所以,他毒打織雲,姦污綺雲,讓馮老闆在兩個女兒的慘叫聲中,活生生地被氣死。
緊接著,為了做稱霸一方的五爺,他在六爺的家裡設下埋伏,還讓織雲和孩子也一起去送死。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曾經欺辱過五龍的人,幾乎都慘遭他的毒手。
最後,只剩下馮老闆的大女兒綺雲,跟完全被仇恨控制的五龍抗衡。
只可惜,她變賣了全部家產,找遍了當地的殺手,仍然沒能拿走五龍的性命。
就在五龍以為,仇恨早就讓他刀槍不入、百毒不侵的時候,遠處一支瞄準了他腦袋的槍,已然扣動了扳機,發出了砰的一聲轟響。
三、全片沒有一個好人,揭露出舊社會的「惡之花」
弄清楚《大鴻米店》的背景和故事以後,再來回看那場3分鐘左右的大尺度鏡頭,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黃健中無論如何都不肯刪減。
因為,沒有了這3分鐘的戲份,這部影片的邏輯根本就不會成立。
而觀眾也必然會生疑,發跡之後的五龍,為何放著好好的房間不去,非要在米倉里跟織雲一起?
又為何非要把綺雲專門扔到米倉里,發泄自己的私慾?
但有了這3分鐘的戲份,一切的疑問都自然而然地消除了。
觀眾可以很輕易地,根據五龍第一次在米倉里生吃大米的畫面,想到大米所代表的食慾;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根據五龍在米倉里壓抑慾望翻滾的畫面,想到大米所代表的意亂情迷。
因為五龍和織雲在米倉里的那場大尺度鏡頭,足以說明,無窮無盡的大米,其實代表了無窮無盡的慾望。
如果五龍在象徵著慾望的意象面前,都不能盡情,那麼這部想要展現慾望會吞噬人性的電影,又怎麼會成立?
另外,「全片沒有一個好人」的角色設定,也是《大鴻米店》遭受非議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於這個問題,蘇童本人說過:我從來沒有碰到過像五龍這樣壞的人,我在推斷一種最大值,所以這本書的寫作是非常極端的。
從《大鴻米店》的成片來看,蘇童的書寫確實是極端的,極端到包括五龍在內的所有主人公,都有著扭曲變態的人物性格。
但三刷了《大鴻米店》以後,番茄君認為,不管是蘇童還是黃健中,他們都沒有刻意地去表現人性中醜惡的一面。
觀眾之所以能看到那麼多陰暗和不齒的東西,主要是因為,文字和影像很好地還原了那個邪惡肆意滋生的年代。
而那個戰火紛飛、饑荒連綿的舊社會能夠孕育的,從來都不是大家嚮往的「善之果」,而是我們避之不及的「惡之花」。
結語:為《大鴻米店》正名,它應在中國影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其實,暫且拋卻經典性不談,《大鴻米店》濃厚的時代韻味,還有它對舊社會「惡之花」敘事的創造性突破,都是觀眾所不能忽視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本該是在中國電影史上占據一席之地的好作品。
然而,自1995年問世以來,《大鴻米店》一度被「大尺度」和「醜惡」所污名化。
這也使得也越來越多的觀眾,對它抱有偏見,也讓它距離所謂的經典,越來越遠。
不過三刷了這部影片之後,番茄君還是想要為《大鴻米店》正名。
在番茄君看來,我們對經典的要求,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
只要打破了固有的偏見,或許你會發現,單是敢於赤裸裸地暴露人性中的醜惡,《大鴻米店》就已經足夠經典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