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近日,國務院批覆在天津、上海、海南、重慶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同意自即日起至2024年4月8日,在相關省市暫時調整實施《旅行社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允許在上海、重慶設立並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旅行社從事除台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遊業務;放寬外商捐資舉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準入。
來源:中國政府網
這一方面是加大開放的舉措,同時也將改寫上海、重慶出境游(除台灣地區)的行業版圖。
並非新試點
昨日,此政策推出的消息曝光後,多位業者都覺得是為了促進旅遊發展的利好政策。
實際上,北京市已經於2019年開展了外資旅行社的試點經營活動,當年北京市已經批覆多家合資旅行社開展出境游業務。據北京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開放旅遊市場有助於進一步豐富旅遊產品供給,加強行業內部良性競爭,引入國際旅遊市場的先進理念和經營模式。
據媒體報道,在此前,上海曾率先開放引入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外商獨資旅行社。
攝圖網
而在以往,美國運通、定製游公司AK,日本HIS,英國ThomasCook等品牌都以各種方式進入中國,除入境游外,也部分推出了出境游產品。
「2022年國家進一步將開辦外資旅行社由北京放大到上海和重慶,意在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並進一步總結外資旅行社在中國市場開闢方面的方法、路徑和模式,讓更多的企業願意參與其中,有助於壯大旅遊企業。」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對品橙旅遊表示。
對中國市場的影響
「政策的推出是為開放做準備。」某大型出境游旅行社市場部負責人說。也有上海某旅行社負責人表示,外資企業進場會活躍中國市場,對於因疫情而受重挫的旅行社行業是個有力補充,雖然面臨競爭,但從行業發展來看,是件好事。
攝圖網
當然問題也可能不僅僅這麼簡單。
吳麗雲認為,外資旅行社進入中國市場可能有幾個方面的影響:
一是推動出境旅遊產品和服務供給的豐富,為中國遊客提供品類、價格、內容更加多樣的出境旅遊產品,有助於提升遊客的出境游體驗。
二是推動旅遊行業加速變革。從積極角度看,外資旅行社的開辦將加速推動國內旅行社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旅遊市場競爭,客觀上會推動國內旅行社企業重組、變革和創新,提高旅行社類企業的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有助於推動旅行社行業的升級發展。從消極的角度,從長期看,如果中國旅遊企業未能快速成長而外資企業增長過快,且所占市場份額過大時,會對中國旅遊經濟的穩定性帶來不利影響。
三是外資旅行社的開辦也會造成一定的旅遊利潤的外流,會對我國的貿易順差形成影響。
此外,2024年4月8日這個時間節點也值得關注,有業者預測,這可能是個窗口期,未來是否會更為開放還是會收緊,有可能會以此為分水嶺。
不過也有一些業者認為影響不大,因為從政策落地、公司成立到營業大概要半年的時間,可能真正運營也就一年,2024年4月後還要再等新政策,一年的時間能有多大影響還真難說。
總體來看,這個政策的推出進一步打開了中國市場,旅遊業的交流與競爭將更為充分,是機會也是挑戰,但對於中國旅遊業來說,應對挑戰也已成為「新常態」。所以,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