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不擴散條約審議無果,美國指責俄羅斯,中方提了兩個要求

2022-08-29     國防時報看點

原標題:核不擴散條約審議無果,美國指責俄羅斯,中方提了兩個要求

近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十次審議大會閉幕會議召開。

由於分歧,審議大會未能通過會議成果文件。這已經是連續兩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大會未能達成有效成果。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最終的成果文件未獲通過是因為俄羅斯一國反對,並對此表示「非常遺憾」。

中國裁軍大使李松對此表示,中方對大會無果而終深表遺憾,國際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不是建立在真空中,一個月內各國對於條約的主張和行動,是踐行真正多邊主義的過程。

實際上,此次大會之所以無果而終,原因在於全球主要國家對於核武器政策的分歧。

英法等國試圖在條約中加入俄烏衝突相關內容,被俄羅斯予以否決。對此,美國指責俄羅斯,認為協議文件沒通過是由於俄羅斯的阻撓。而俄羅斯則反擊,抨擊烏克蘭及其西方「監護人」,要在最終文件中包含對扎波羅熱核電站局勢的關切,並不是真正關切核不擴散機制。

實際上,以核威懾作為確保西方不對俄輕舉妄動重要支撐的俄羅斯,在相關核政策上處於半步不能退的位置。另一方面,美國確實把自己的利益擺在優先地位。

2015年審議《核不擴散武器條約》時,也出現會議沒能通過最終文件的現象。當時,美國提出要在中東建立一個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因為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沒有結束。另外,文件提出要建立一個中東無核區,這可能會影響美國盟友以色列的利益,最後分歧未能化解,也沒有最終文件。

在美國的煽動下,美國的盟友也對核武器「垂涎欲滴。

去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三國首腦舉行視頻峰會並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成立名叫「AUKUS」的新三邊安全聯盟。其目的便是「動員三國技術與海軍團隊,支持澳大利亞獲得核潛艇能力」。

至於日韓也是蠢蠢欲動,紛紛以「自衛」的名義來發展和擁有核武器。

美國之所以在亞太地區進行核武擴散,是在其「印太戰略」框架,形成對中國的軍事包圍圈,而且也是核包圍圈。

也因此,在此次中國方面核不擴散條約審議會議中,中方提出兩個要求。

第一,澳英美要收回AUKUS核潛艇合作協議。第二,日本和美國不要搞所謂的「核共享」。

可以說,中方的要求合情合理。AUKUS核潛艇合作協議存在嚴重的核擴散風險,會破壞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而日本多次提出要和美國實現「核共享」,其陰暗心思眾人皆知。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還提出一個警告,就是對美韓核武器合作加以關注。

不過,中國提出在條約中加入「澳大利亞配置核潛艇,踐踏核不擴散紅線」的相關內容,則被相關西方國家予以否決。

針對引發廣泛擔憂的美英澳核潛艇合作計劃,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則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經注意到部分國家正在進行海軍核項目,將會密切關注這一情況並在必要時介入。

實際上,國際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大會2015年、2022年連續兩次大會均無果而終的事實說明,全球變局之中,核力量作為最為核心的戰略籌碼,當下的核博弈遠未到偃旗息鼓的時刻。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當前世界正面臨著自冷戰以來的核危險時期,核擴散風險正在加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4190a8ad94300c3df3988f484979a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