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大家談 | 東協化妝品協會:可優先布局彩妝、專業美發市場

2023-12-05     青眼

原標題:趨勢大家談 | 東協化妝品協會:可優先布局彩妝、專業美發市場

編者按: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出口總值為348.61億元人民幣,累計同比增長26.6%。中國化妝品出海正當其時。

同時,中國化妝品品牌如何由量變引發質變,在國際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成為時代的新命題。在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美麗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之際,青眼《趨勢大家談》欄目採訪了來自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協主要成員國,以及法國、歐洲等地化妝品行業協會的負責人,解構全球美妝市場趨勢、法規要點,助力企業走出去。本次採訪的是東協化妝品協會會長、印尼化妝品協會副會長Juanita Aditiawan。

Juanita Aditiawan(左)、青眼創始合伙人蔡朝陽(右)

青眼:數據顯示,東協地區的美容和個人護理市場增長顯著,2023年美容個護市場收入已達299.7億美元,預計年增長率將達到3.56%,國際美妝巨頭近期也紛紛在印尼布局。作為東協主要成員國,您覺得為何印尼美妝行業能發展如此之快?

Juanita Aditiawan:首先,印尼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消費能力更強,可以在美妝產品和服務方面進行更多投資,這種向上流動性促進了印尼美妝業的蓬勃發展。

此外,印尼的人口以年輕人(Gen-Z)為主,因此他們對美妝潮流的接受度很高。印尼的年輕人非常了解全球美容業的最新趨勢,並將這些趨勢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中。例如,印尼年輕人每天會花大量時間瀏覽TikTok等社交媒體平台,了解最新的美容趨勢,探索和參與美妝相關內容創作。

此外,印尼電子商務的興起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多渠道購物體驗。Shopee和Lazada等平台在印尼實現了大幅增長,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印尼美妝行業的發展。

青眼:東協的化妝品市場呈現出哪些特點與趨勢?

Juanita Aditiawan:東協有十個成員國,由於其不同的文化、傳統和不同的膚色,每個國家的化妝品市場所呈現的特點有所差異。但各個國家所展現出來的共性,都是Z世代的崛起。這一代人非常了解美妝行業趨勢,並會購買符合他們價值觀(包括可持續發展)的產品,他們也更願意投資於環保和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的產品。

東協市場的另一個顯著趨勢是對清真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家穆斯林人口龐大,因此,獲得清真認證的產品越來越受歡迎,受到那些優先考慮遵守伊斯蘭飲食和生活方式要求的消費者追捧。

青眼:Asean Cosmetics Directive(ACD)是東協化妝品的行業規範法規,其中有哪些要點可以分享給中國化妝品企業?中國化妝品企業進入東協市場需要注意些什麼?

Juanita Aditiawan:中國化妝品企業要進入東協市場,尤其是印尼等國,需要考慮以下幾個關鍵點:

1、設立合法機構,中國企業必須遵守印尼或東協監管機構要求的申報程序,必須在目標東協國家設立公司或指定負責人,這一點至關重要。

2、任命負責人或顧問,負責人或顧問是公司與監管機構之間的聯絡人,他們負責處理申報程序,以確保符合監管要求。

3、確保產品安全,中國企業必須確保其產品可供消費者安全使用,並要為每種產品保存產品信息檔案(PIF)或數據。以便監管機構應能隨時查閱這些信息,審查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4、具備技術知識和市場專業知識,中國企業應具備相關化妝品行業技術知識和經驗,了解東協市場的具體法規和要求對成功進入東協市場並遵守相關規定至關重要。

青眼: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標誌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這給中國本土化妝品出海創造了新的機遇。RCEP對東協的化妝品行業有何影響?

Juanita Aditiawan: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對東協地區的化妝品行業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各國之間也存在差異,泰國和新加坡已經向中國出口化妝品產品,總體而言,化妝品行業已從改善成本效益和提高質量的供應鏈中獲益。

RCEP帶來的一個主要優勢是,化妝品生產商更容易進入成本更低、質量更好的供應鏈,包括採購生產產品所需的包裝原材料、配料和機械設備。製造商通過獲得更實惠、更優質的投入,有可能降低成本、提高化妝品產品的質量。

RCEP降低了貿易壁壘使泰國和新加坡等國受益。這些國家的關稅降低,促進了更順暢的貿易流動,並有可能增加其化妝品產品的出口機會。市場准入條件的改善使這些國家在地區和全球化妝品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對印尼等國而言,RCEP有助於改善與中國的供應鏈和營銷機會。通過該協定,印尼從中國進口化妝品相關材料時可享受較低的關稅,從而有可能降低生產成本或提高利潤率。

青眼:2022年,中國向東協出口的第一大品類為美容護膚品,出口額為3.67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82.8%。您覺得目前中國化妝品在東協國家中表現如何?有什麼突出之處?您推薦中國企業的哪些類別產品進入東協?

Juanita Aditiawan:目前,中國化妝品品牌在東協國家的影響力有限。但許多東協地區化妝品公司選擇在中國,特別是在廣州進行OEM生產。我覺得中國化妝品品牌需要注重品牌建設,在東協市場建立知名度。

東協地區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對清真化妝品的需求,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亞。中國化妝品品牌可以考慮迎合這一趨勢,以獲得穆斯林人口的認可。在印尼,非清真化妝品可能會受到穆斯林消費者的抵制。

中國企業必須認識到東協國家的多樣性,並相應地調整產品和營銷活動。該地區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消費者偏好。通過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營銷活動,中國品牌可以更好地與當地消費者產生共鳴,並獲得競爭優勢。

在具體品類方面,建議進入東協市場的中國企業選擇彩妝、美髮沙龍專業產品和護膚品。美發專業產品可以幫助企業進入前景良好的沙龍行業,而護膚品仍然是一個受歡迎且競爭激烈的品類。

(青眼:向世界講好中國化妝品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40eb55bae3861a56f83352dc4e0f1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