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入脾、胃、腎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強腰之功。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栗子有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作用,老年人常吃栗子,可防老抗衰,益壽延年。
1防腸炎
推薦腹瀉喝點栗子粥:取栗子(鮮)30克、粳米50克、山藥(干)20克、棗(干)10克、姜2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煮成粥,調味即可。
2強骨骼
中醫認為,栗子有健脾補肝、強身壯骨的功效,對腎虛效果也很不錯,特別是老人腎虛、大便溏瀉更為適宜。
3補脾虛
對於大病初癒的病人、生完小孩的孕婦、身體柔弱的人可以多吃點小雞燉栗子,有補虛、健脾、和胃的作用。
4防腎虛
前列腺體積較小,外形如同一個倒放的栗子,形狀相似。其實在前列腺問題的早期,可以嚼服生栗子,是一種簡便的治療緩解方法。
前列腺的功能和所在區域,也隸屬於中醫的肝腎系統。唐代孫思邈稱栗子為「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
5口角炎
口角炎疼起來非常難受,嘴角開裂一陣陣鑽心的痛。這時可以吃點栗子就能痊癒!栗子富含維生素,可用栗子炒熟食用,每次5枚,每日2次。
6治咳嗽
有些人咳嗽經常不停,即便是睡覺也會被咳醒,非常痛苦。這時候用栗子就能緩解氣虛所帶來的咳嗽。
做法:用鮮栗子60克,瘦豬肉適量,生薑數片,共燉食,每日1次。
7養血管
栗子中含有大量澱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素有「乾果之王」的美稱,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於人體健康。
8跌打傷
生栗搗爛如泥,敷於患處,可治跌打損傷,筋骨腫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膿毒的作用。
9補胃腸
栗子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本草綱目》:「栗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
10防衰老
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經常生食栗子還有治療腰腿酸疼、舒筋活絡的功效。
栗子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1生吃,補腎
栗子生吃有下氣、補益作用,能調氣,止吐血、鼻出血、便血,一切血證皆可用。
《千金方·食治》:「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
中老年人若養成每日吃風乾的生板栗的習慣,可達到有效預防和治療腎虛、腰酸腿疼的目的。
建議中老年人每日早晚,各吃生板栗三四枚,把栗子放在口中細細嚼碎,至口感無渣成為漿液時,一點點咽下去,能使保健效果最大化。
2熟吃,健脾
熟食板栗能緩解脾虛。
將板栗仁蒸熟、磨粉,製成糕餅,適用於飲食少、身體瘦弱的兒童,以增加食慾,調理腸胃。
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於脾胃虛寒所致的慢性腹瀉患者早日康復,也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氣虛乏力的食療驗方。
這四種人要慎吃栗子
1、脾胃虛寒者,不宜生吃栗子,應該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棗、茯苓、大米煮粥喝;
2、患血症者,如吐血、便血等,宜生吃栗子;
3、產婦、小兒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
4、因其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糖尿病人吃栗子應適可而止;
5、無論是生吃還是炒食、煨食,均須細細咀嚼,連津液吞咽,可以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翃笙
⊙運營編號:YNZY000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3ezv28B3uTiws8KBv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