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原配:出軌後下場如何?她死時嘴裡卻喃喃說出了這句話

2022-02-23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杜月笙原配:出軌後下場如何?她死時嘴裡卻喃喃說出了這句話

民國時期的上海灘表面被燈紅酒綠、歌舞昇平的繁華假象包裹著,實則風雲動盪,多股勢力暗中涌動,是個雲龍混雜之地,當時上海青幫之中杜月笙的名號可謂是人盡皆知。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叱吒上海灘的風雲人物的後宅卻出了一件醜事,這件事一度成為民眾茶餘飯後的談資。原來,杜月笙發跡後,在已有原配髮妻沈月英的基礎上又陸續娶了四房姨太太進門,杜月笙與沈月英的夫妻關係愈行愈遠。

抑鬱落寞的沈月英忍受不了丈夫成天在自己眼前與其他女人風花雪月,於是便出軌了;東窗事發後被丈夫杜月笙幽禁家中,鬱鬱寡歡十年之後服鴉片自殺,死前嘴裡卻喃喃念叨著「當初就不該帶他出來」這句話,最後含恨而終。

年少嫁與杜月笙

杜月笙與沈月英本是少時情誼,當時沈月英是黃金榮夫人的梳頭娘姨之女,兩家關係十分密切;而杜月笙剛剛進入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便小有名氣,很得黃金榮看中。

在黃金榮看來,杜月笙天賦異稟,是臥虎盤龍之才,得高人引導假以時日必成大器,所以黃金榮想方設法去留住杜月笙的心,首選方法當然是效仿古代建立姻親關係來拉攏人心。

就這樣,杜月笙與沈月英二人在杜月笙還未混出一番名堂時,便在黃金榮的撮合下結為了夫妻。起初二人也稱得上是年少情深,日子雖不富裕,倒也夫婦一體,相敬如賓,一起努力經營著倆人的小家。

夫妻情淡

正如黃金榮所預料的那般,沒過幾年,名不見經傳的杜月笙便在魚龍混雜的上海灘打響了自己的名號,因此也更得黃金榮的信任。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發跡後的杜月笙在外面的應酬也變得越來越多了,他要麼是整日不著家,要麼夜半時分帶著一身酒氣和脂粉氣醉醺醺地回到家便一頭栽倒在床上昏睡過去。

妻子沈月英面對著回家時間一天比一天晚的丈夫,心中既有心疼也有怨恨,可生在舊時代的沈月英只知曉如何相夫教子,即使想為丈夫分擔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奈的沈月英只能坐看雲捲雲舒,獨自消磨整日整日的時光。

杜月笙對妻子沈月英的陪伴越來越少,二人之間的夫妻之情也愈發淡薄。閨中寂寞的沈月英整日虛度光陰,無所事事的她內心越來越抑鬱,整個人心情低落,仿佛一朵頹敗的花朵,即將在冬日來臨之時凋謝一般。

沈月英內心的悽苦無人可以訴說,於是她便將情緒發泄在抽食大煙中。漸漸地,鬱鬱寡歡的沈月英愛上了這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只有大煙在手之時,心中所有的苦悶難過都能煙消雲散了,只剩下快樂似神仙的暢快淋漓。

可是大煙畢竟是毒品,只能給人帶來一時舒爽的幻覺,實則長此以往會侵蝕人的身體和精神,使人愈發萎靡不振。

沈月英完全對吸食大煙上了癮,一日不吸便渾身難受。日復一日,沈月英的面容未老先衰,整個人面黃肌瘦,身材佝僂,再無半分美態可言,這使得丈夫杜月笙對沈月英倍感無趣。

儘管杜月笙對沈月英的行為十分不悅,但念及糟糠之妻的情分,杜月笙並沒有苛待沈月英,而是一直以原配大房的待遇來贍養沈月英,他身邊的女人不計其數,但是原配沈月英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

長期吸食大煙的沈月英脾氣暴躁,每次看見丈夫來找自己就知道一定是與別的女人有關,瞬間氣不打一處來,對丈夫冷言冷語,幾句不和便破口大罵,毫無風度可言。

可即使如此,杜月笙仍然是樂此不疲,每次納妾時都會前去徵求大房夫人沈月英意見。雖說此舉只是走個過場,不管沈月英同意還是不同意對杜月笙而言都無所謂,但是這也足以證明杜月笙對原配夫人沈月英的尊敬。

出軌他人,慘遭幽禁

沈月英在杜月笙娶二太太陳幗英開始,就對這個曾經與自己相濡以沫、約定白頭偕老的丈夫徹底失望,更不用說後來杜月笙一直娶到五太太才肯作罷,沈月英與杜月笙那點淡薄的夫妻之情終於在丈夫的喜新厭舊之下消耗殆盡了。

沈月英即使日日與大煙為伴也難免孤夜難眠,半夢半醒間不覺淚水已然打濕了衣衫。自己這邊青燈古佛,靠抽煙才能勉強助眠,而隔壁間丈夫卻在與陸陸續續新娶來的姨太太夜夜笙歌,漸漸地抽食大煙也無法解除沈月英內心的苦悶。

偶然一天,一如既往閒居家中的沈月英收到一封來自家鄉表哥的信,信中問候月英的日常起居。這封突如其來的問候信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如晴天霹靂般在沈月英心中炸開。

原來,這位表哥自小與沈月英青梅竹馬,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沈月英沒有嫁給杜月笙,表哥也沒有離鄉外出打拚,那麼二人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所以收到這樣一個人寄來的這樣一封信,沈月英乾涸的內心頓時恍若枯木逢春般生出鮮嫩的枝丫,少女旖旎的情愫如藤曼般密密麻麻地爬滿了她的心頭。

沈月英打起精神來,寫了回信寄給表哥,從此,之前整日毫無生氣的沈月英變得神清氣爽,面對杜公館中的下人時臉上也有了笑容,甚至還破天荒地讓身邊小丫頭陪著出門逛街、聽曲兒。

這一忽然改變讓杜公館眾人詫異不已,包括丈夫杜月笙在內聞之都感到驚訝,不過他只當自己這個妻子多年在家中憋悶壞了,如今肯出門逛逛也是好事,心大的男人並沒有多加思索個中緣由,更沒有想到事出無常必有妖。

後來,沈月英的表哥來到上海,二人經常掩人耳目偷偷共處一室,壓抑多年的沈月英終於找到釋放的出口,她明知這樣的行為無異於飲鴆止渴,一旦有朝一日東窗事發二人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但是寂寞多年的沈月英面對這樣求之不得的愛情還是不受控制得飛蛾撲火了,她努力說服自己:丈夫可以娶姨太太,自己為何不可與他人在一處。

可終究紙包不住火,杜月笙在當時可謂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他手下的小弟遍布整個上海灘,不久便有人向杜月笙舉報了沈月英的行為。杜月笙聽後火冒三丈,即使是普通愛侶都無法忍受對方出軌,更何況是青幫龍頭杜月笙呢。

惱羞成怒的杜月笙立即派人找到出軌姦夫,據說此人被杜月笙用殘忍的手段折磨泄憤,最終生死未卜。面對背叛自己的髮妻,杜月笙念及年少情分,並沒有殺她,而是把她幽禁起來。

其實剝奪自由是對一個人身心的雙重摧殘,這遠比死亡更消磨人的精氣,含恨而終的沈月英死前嘴裡仍然喃喃念叨著「早知今日,當初就不該帶他出來……」。

上個世紀叱吒上海灘的青幫龍頭杜月笙遭到原配夫人沈月英的背叛,面對出軌的糟糠之妻,即使是殺人如麻的杜月笙也無法痛下殺手,最終沈月英落得個被幽禁至死的下場。

沈月英死前仍喃喃念叨著「早知今日,當初就不該帶他出來……」這句話。這使人不禁唏噓感嘆:從前年少情深走到後來兩看相厭導致一方出軌,一段失敗的婚姻必然是兩個人共同的責任,後世都該引以為戒,避免悲劇重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2a8b0b1a927b99e46d9ec00a12152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