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國內唯一一座禁止拍照的橋:竣工時一位排長縱身跳入江中

2022-03-03     生活幸福

原標題:曾是國內唯一一座禁止拍照的橋:竣工時一位排長縱身跳入江中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韓翃《送冷朝陽還上元》

在過去,我國的技術水平一直都很落後,特別是造橋技術方面。即使到了民國政府時代,我國的橋樑,也大部分都要依賴於德國人以及英國人之手。

不過,後來伴隨著錢塘江大橋的落成,我國的橋樑技術才逐漸地獨立自主,以及讓世界人民側目。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當年建造的橋樑都非常的紮實,而且很多的橋樑都是讓世界人都不能理解的奇蹟。

例如,怒江大橋曾經就是如此,這座潞江大橋是早期的努力,和現在的怒江大橋不是一個東西。而且當年的技術遠不如現在這麼好,現在只需要花錢,花人力和技術就可以。

但是,在當時卻需要人命來填,而且需要軍人親自出手。怒江大橋在當時還留下了一個規矩,不允許在橋上拍照。那麼,當年那座橋樑為何會有這樣的規矩呢?這背後到底有何故事呢?

一、恐怖的怒江

根據地理志記載,怒江源起於青藏高原,一直可以到入海口,整整橫跨了3240多公里,流域面積是達到了32.5萬平方千米。而且由於流經的區域,落差十分大,因此河水驚濤拍岸非常的劇烈,怒江之由來也正因如此。

而且,這一區域到處都是懸崖峭壁,地形更是複雜到了讓人髮指的地步。即使再怎麼經驗豐富的人,在這裡也很難經過,稍不留神就會粉身碎骨。

甚至,在當時這裡被定義為不適宜人居住的區域,可見地形之惡劣。因此,在怒江的兩邊猶如兩方世界,似乎永遠不可與之勾連,猶如當年的「蜀道之難」一般。

在過去的歲月里,蜀道那麼艱難,還是會有老百姓和政府一起齊心合力,打造出一條天梯之路。但是在怒江這一區域,卻根本沒有橋樑可以橫亘,其實原因很簡單。

因為在建國以前,中國一直處在戰亂之中,各路軍閥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來幫助建設,而且那些反動政府也不願意為老百姓花費大力氣。

因此,這一區域一直處在一種寥落之中,只聽得河水驚濤拍岸,卻沒有任何人敢從此經過,猶如流沙河一般讓人望之心寒。

不過,這一切卻因為一支部隊的到來而改變,這支部隊將會將兩座大山連起來,並且讓人們經過驚濤拍岸的怒江。

二、悲壯的18軍

在1954年年初,有一批解放軍戰士來到了這裡,這支軍隊就是18軍。他們肩負著重大的任務,那就是要在這裡修建牢固的橋樑,把兩座山給連接起來,正如當時的口號所喊,大家要征服怒江,要為老百姓服務。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關於建設橋樑的問題,並不是由解放軍來解決,政府的目的是想要讓承包商來干。但事實上,當時的橋樑承包商根本沒有任何勇氣來承接這一任務,因為技術難度太大了,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眼看著這些商人不敢承接,於是18軍的戰士臨危受命,他們決定以軍人的意志來踏平這個困難。在當時,18軍更是對所有的群眾發誓,「讓高山低頭,讓河水讓路」。這句誓言可謂是驚天動地,老百姓感受到了解放軍的意志,而這些軍人的勇氣也將足以與大自然挑戰。

接下來的操作實在是駭人聽聞,由於當地地形十分複雜,而且海拔已經超過了3000米,因此所有的士兵都必須要在上下攀爬,而且還需要有領頭之人在山頂之上打洞,然後固定繩索。

實際上,這一過程十分危險,而且很多的山壁土壤鬆動。經常會有一些戰士在危機之中墜落山崖,由於山下的怒江吼叫不斷,所以連士兵的哀嚎聲都聽不到,然後就粉身碎骨了。

但即使如此,士兵們依舊艱難地在軟梯之間上上下下,將所有的物資和裝備完成運送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士兵每天消耗的體力是驚人的,而且時時刻刻都要面臨著巨大的恐懼和死亡威脅。

據當時的記載,每修一公里的路,都會有1~2個戰士倒在了懸崖底下,而且連屍骨都找不到。例如,當時有一位只有20多歲的戰士,就因為地形的影響,結果就一腳踩了個空,然後掉下懸崖。周圍的士兵可謂是眼淚都流了下來,沒有一個人停下腳步,因為他們要化悲憤為力量,快速地完成這一任務。

真是以這樣的大毅力,怒江大橋才慢慢的修復完成,只不過這個過程已經有太多的士兵犧牲。這一幕比愚公移山更加悲壯,死亡成為了常態,但意志卻永遠沒有消沉,這些軍人真的是我黨最優秀最有意志力的戰士。

慢慢的這座橋樑已經逐漸完工,但在逐漸完工的時候還發生了兩件讓人震撼的事情,一個是橋樑模具在交換的過程中,結果有一位戰士陷入到了近百米深的水泥中。大家只能眼睜睜看著他陷落下去,都沒有任何辦法,而這位戰士也保持著生前的姿勢,永遠被封在了水泥之中。

緊接著,在橋樑修建完成以後,18軍有一個排的戰士全軍覆沒,只剩下的排長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橋樑之上凝望著怒江。

最終,這位排長一躍而下,選擇了跳入將陪伴自己的戰士遠去。他的選擇讓人感覺到落淚,而他跳江之前也是保持著悲壯和驕傲,他為了自己戰士悲壯,但同時也為自己戰士的成果而驕傲。

三、不能拍照的橋樑

正因為這座橋樑凝聚了戰士們太多的心血,所以這裡,被譽為神聖的場所。每一次士兵們運送物資經過,都會在這裡凝目遠眺,並且致以崇高的敬意。除此以外,這裡還被規定不允許隨意拍照。

具體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個是因為這座橋樑有著太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防止有人以拍攝生活為理由,再次竊取情報,泄露秘密,因此,這座橋樑會有軍隊把守,並且嚴刑制止。

除此以外,由於這一地區雖然修建的橋樑但依舊十分危險,曾經有人在拍照之時摔了下去,因此軍隊及時制止這些拍照的人,希望他們注意自身安全。

正因為如此,這一橋樑才有了中國從未有過的規矩,成為了唯一一座禁止拍照的橋樑。

總結

中國的橋樑歷史發展非常的悠久,但是在近現代卻遭遇了嚴重的挫折。曾經我們所有的橋樑都只能依靠外國人,後來我們好不容易在錢塘江大橋以後逐漸崛起。而且曾經鑄造的橋樑技術讓世界人民震撼,我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困難。

這不僅僅是中國人的技術,更有中國人的努力與意志。眾志成城,一心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所以我們才敢於挑戰任何困難,甚至為此不惜犧牲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18軍的戰士人人都是偉大的英勇的,因為他們的犧牲才有了我們後人的便捷。即使即使放在現代也是如此,我國看起來生活在一個非常溫暖和平的環境裡面,以至於每個人都可以抱怨自己的生活。

但其實我們的和平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這些戰士用鮮血換來的。因此,對於這些戰士,我們應該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時對於自己的國家,我們也應該要有絕對的愛國主義,因為世界上只有我們這樣的國家才有這樣的魅力和力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293325039ea38aab8a21ffc1f47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