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的生意戰略:結硬寨,打呆仗

2023-05-26     新經銷

原標題:經銷商的生意戰略:結硬寨,打呆仗

導語:重新再做一遍終端,從搶奪一個地堆,占領一個排面開始。

作者丨袁來

各位朋友好。

見字如見面,我是袁來。

前段時間,找了一些經銷商朋友聊天,探討經銷商生意的變化,挑戰機遇及未來方向,這裡面有年銷售數十億的,也有年銷數千萬的經銷商。

雖然在規模上有些差異,但大家都提到了做深服務,做好專業,做全品類等經營理念和生意方向。

聽完經銷商們聊的內容,我簡單總結經銷商當前的生意方向,核心是六個字:結硬寨,打呆仗。

本篇便圍繞著經銷商的生意,聊一聊未來的方向、生意的規劃,期望對各位經銷商朋友們的生意有所啟發和思考。

紅利徹底沒有了

此前,跟一位年銷數十億的經銷商朋友交流,我問到「為什麼你能做這麼大?對比其他主流經銷商,為何你能跑出來?」。

朋友笑著說「其實,生意做大有很多的因素,很難客觀地去評估。在創業初期時,碰到了幾個對的品牌,跟對了一些系統門店,再加上一點膽識,最後運氣還不錯,所以生意就起來了。

說實話,生意能做大,有時候跟自身的主觀能力沒啥關係,被品牌帶著走,跟著系統跑,生意就這麼做起來了」。

確實如此,在2000年前後,經銷商如果能壓中一個品牌,跟著品牌走。品牌指哪裡,經銷商打哪裡,生意基本就能做起來。

再加上,商超賣場的崛起和各地開花,深度捆綁一個系統商超,生意「閉著眼」每年也都增長。

以時間為軸,2013年以前,經銷商的生意增長主是靠著人口需求紅利、品牌增長紅利,零售擴張紅利,這「三駕馬車」共同推動的。

當然,這不是說跟經銷商個人努力沒有關係,關係有是有的,而是客觀紅利>主觀能力。

2013年以後,各行業逐漸進入到存量峰值,人口紅利率先消失。2015年,大賣場業態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傳統大賣場商超逐漸式微。與此同時,線上電商業態呈幾何式增長。

這對完全以線下為主的經銷商而言面臨困境,尤其是以日化經銷為主的經銷商。

另外,品牌增長也伴隨著人口紅利逐漸變為微增、略增,全年5%增長是常態。

現在幾乎很少有一線頭部品牌豎著旗幟喊20%以上的增長。

如果仔細觀察發現,一線快消巨頭們的上市財報里圍繞著增長,無一不在說:高端化、年輕化、精細化、增效提質等話題,簡而言之,從賣得更多到賣得更貴。

單從線下市場來看,2015年以後對經銷商來說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紅利。如果在2015年以後經銷商還能有大的增長,大機率是靠著自身的努力上來的。

經銷商的生意增長靠什麼?

雖然沒有了類似人口、品牌以及系統商超的紅利,但小紅利依舊不斷,比如說在2019年前後的社區團購,2021年以後的短視頻直播等,但這些紅利不是普適的,需要某些能力的加持和洞察判斷。

近些年不少區域本地的經銷商對生意的增長,陷入怪圈。

認為生意增長的邏輯,僅僅只能靠抓到了社區電商、抓到了B2B電商,抓到了某些團購客戶,非常篤定地認為純線下門店已經完全沒有機會了。

線上不斷增長,線下不斷被盤剝,存量都能保住,何談還有增長的可能。

線下真的沒機會了嗎?

事實上,外部大紅利靠市場自然增長的機會確實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內生式增長,存量搶奪的增長。

搶誰的量?肯定是搶同行經銷商的銷量。

各位經銷商可以思考一下:我們有多久沒有調整改革業務員的薪資結構了?如果過去五年時間,業務員的薪資結構(不是薪資多少)沒有變過,沒有改過,或者只是比例多少的調整基本上可以判斷,過去的五年經銷商生意沒啥大變化。

前段時間,見了一位年銷五千萬的日化經銷商,聊到過去幾年的生意情況,他說我們還算過得可以,至少20%以上的增長,毛利也還算不錯。

我很好奇,最近這幾年是日化經銷商生意過得最難的時候,為何還能保持銷量和利潤的增長。

他的回覆很簡單:精耕市場,增加網點,搶占排面,搶占資源。在薪資結構上取消基本工資改為門店POS提成+利潤提成。

不是線下沒有量,而是你沒有搶!

這也是為什麼我提出來,結硬寨,打呆仗的核心。不是沒有銷量,而是過去我們獲取銷量的方式要改,薪資考核要改,門店服務要改……

網點數量的增加已經很少了,但網點質量的增加依舊大有可為。

增效降本而非降本增效

這兩年,上到品牌商下到零售商都在提降本增效,不少經銷商也都在提。但我覺得有的時候大家的理解偏了,因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降本。

增長沒了,利潤沒了,趕緊要降本。縮減導購員,砍掉業務員,司機能少則少……降本降得全是直接的業務成本。

但落實到增效上面,經銷商兩眼一抹黑,怎麼增加效率?沒有方法沒有路徑。

紅利沒了,市場難了,要增效降本。增效是因,降本是果

如何增效?小到銷售管理制度流程的梳理,中到業務薪資的結構邏輯調整和數字化工具的全面應用,大到生意模式的升級。

這些都是增效的方法和路徑,因為薪資結構從銷量考核到利潤考核,改變業務員的積極性以及做市場的主動性,繼而帶來效率的提升。

一個門店500元地堆費,原本跟業務員沒有關係,但通過利潤考核的調整,與業務員強捆綁後,500元地推費變成0元或200元地堆費,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降本。

重新再做一遍終端,從搶奪一個地堆,占領一個排面開始。

外部客觀的紅利沒了,接下來靠的是結硬寨,打呆仗。把每一個門店視為一個地盤,攻占地盤,攫取最大的銷量。

過去我們的銷量增長完全依賴於廠家的業務團隊,廠家在投入在增長,自己的生意自然而然增長了。但現在不行,單靠某個品牌在門店的搶奪,已經無法支撐成本。

現在靠的是多個品牌的組合搶奪,多方投入均攤。

在門店打好品牌的組合拳,是經銷商增長的唯一路徑。

因此,不是降本增效而是增效降本。增效是因,降本是果。不要顛倒順序。如何增效,立馬現在就可以做的是,調整業務薪資結構,門店的銷量和毛利,統統跟業務員有關係。

經銷商個人要做的是做好品類品牌的組合互補,橫向品類做寬,縱向品牌做深。讓業務員聚焦在品類上的搶奪,而非單一某個品牌。

總 結

沒有外部的紅利,沒有自然的增長。下一個五年,經銷商的生意得全靠自己的內功,結硬寨打呆仗,線下的市場已經沒有了所謂「新渠道」。

全力以赴做好基本功,做好每一個門店銷量最大化,將同行經銷商視為競爭對手。

先找對手弱勢的門店,弱勢的區域,通過多品牌的組合,導購投入的增加,一步一步啃下來,這就是當下及未來經銷商生意增長的核心路徑!

最後,我也跟各位朋友同步一下,關於「經銷商生意研究和思考」方面,我近期的工作內容。

籌備了接近半年時間,「新經銷」的經銷商會員俱樂部已經正式啟動,隨之而來招募工作也正在展開,短短一周時間,已經有近百位的經銷商老闆加入到我們俱樂部中,我們將於2023年6月正式上線,與各位見面。

如果你的生意正面臨挑戰,一直在原地打轉,歡迎加入經銷商會員俱樂部,抓住先機、降本增量,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合適的學習對象和路徑參考!

如果你在自己的區域做得非常出色,在經營管理方面有自己的心得,我們更加歡迎您的加入,與高手同行,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成為快消商貿行業的未來引領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1d0cfb7411c8032e7f0cc9080626e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