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億元股權凍結「一日游」,「世界銅王」卸任董事長後又兼職董秘

2023-11-04     野馬財經

原標題:70億元股權凍結「一日游」,「世界銅王」卸任董事長後又兼職董秘

股權凍結、「限高」等風波後,「世界銅王」又卸任又兼職,王文銀有什麼計劃?

作者 | 蒲肅 武麗娟

來源 | 債市觀察

「世界銅王」王文銀近日再因股權凍結風波登上新聞。

11月3日,企查查系統顯示,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正威」)於11月1日新增一則股權凍結信息,其70億元的股權被凍結,被執行人為正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威控股」),執行法院為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這70億元股權對應的可是深圳正威100%股權,王文銀為實際控制人。

來源:企業預警通

但上述股權很快被解凍。據證券時報11月3日晚間報道,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晚間通報,該院11月1日在辦理執行案件過程中,凍結了被執行人正威控股所持有的深圳正威股權,因被執行人已履行完畢,法院已對上述股權解除凍結。

上述股權風波是王文銀一系列被凍結股權中金額最大、影響最大的一樁。

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深圳正威對外投資企業多達130家,對王文銀而言,如果失去對深圳正威的控制權,其損失不言而喻。

即便深圳正威成功避險,但仍有多家對外投資公司處於股權凍結狀態。

據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深圳正威和正威控股目前合計被凍結股權超過40億元,其中正威控股被凍結股權為6.5億元,深圳正威被凍結股權超過33.5億元。

正威控股被凍結的6.5億元股權中,有4.5億元股權為本公司股權,占公司90%股權被凍結,為王文銀全部持有。

而深圳正威被凍結的股權全部為持有外部公司的股權,共有11家公司。這其中,深圳正威有9家公司的持有股份被全部凍結,其中8家是深圳正威的控股子公司,分布在深圳、成都、河北、河南、安徽等省市

來源:企業預警通數據,債市觀察整理

如無法妥善解決,上述9家公司(包括正威控股)能否在王文銀的控制下繼續發展,或將打上一個問號。

1

「限高」與股權凍結之後,

王文銀的卸任和兼任

除了頻繁的股權凍結,王文銀近期還兩次陷入「限高」風波,「世界銅王」的頭銜還能穩住嗎?

9月初,王文銀陷入一場「限高」風波,但深圳正威很快發布公告聲明,雙方已經友好溝通,相關影響已解除。

這場「限高」風波起源於2022年10月,當時中建八局第一建設公司與正威集團及其子公司因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案件開庭,結果中建八局勝訴,中建申請對深圳正威相關公司執行標的1.03億元。

後因深圳正威未按執行通知書履行義務,相關法院依法限制正威集團法定代表人王文銀不得實施多種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另一場限高風波在10月發生,起因是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法院於10月9日立案執行關於深圳正威的合同糾紛案,深圳正威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

10月17日,上述法院向深圳正威發布了(2023)閩0902執1716號《限制消費令》,對深圳正威採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深圳正威及其法定代表人王文銀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不過,這次「限高」也在10月19日公告被解除。

兩次「限高」的同時,深圳正威陸續有相關公司股權被凍結,包括10月27日,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凍結正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5000萬元股權,以及凍結深圳正威實業有限公司5億元股份。

在限高、股權凍結等一系列事態之後的10月底,王文銀選擇卸任深圳正威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由孫學勇接任。

不過,王文銀卸任了上述職務後,還給自己加了一份工作,那就是旗下上市公司正威新材(002201.SZ)的董事會秘書一職,原因是原董秘曹亞偉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但曹亞偉辭職後仍擔任正威新材董事及副總經理職務。

目前,正威新材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非獨立董事、代理董事會秘書等職務,均由王文銀同時擔任。

2

股權頻繁被凍結,「銅王」到底缺不缺錢?

深圳正威成立於2011年9月,註冊資本70億元,經營範圍含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的技術開發與銷售及其它國內貿易、礦業投資、不動產租賃等,由正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實控人王文銀。

深圳正威對外投資公司多達130家,這也讓深圳正威有了強大的融資底氣,企業預警通顯示,深圳正威歷史上有21次融資租賃、29次應收帳款融資、13次股權質押融資,發行債券融資21筆。

除了資本運作平台深圳正威以外,王文銀此前還計劃重組唯一上市公司正威新材。

2021年7月,王文銀推動正威新材重組,正威新材擬與正威金控共同以現金方式意向性收購天健九方持有的銅川九方迅達微波系統有限公司不低於51%的股權和中科迪高微波系統有限公司不低於51%的股權。

如果這筆價值60億元的重組事項順利完成,正威新材將跨界半導體領域。

不過,這份意向收購協議經過兩年之久,仍無實際進展。今年7月,正威新材回復交易所問詢函時表示,尚未完成充分的盡職調查,尚處於意向性階段,存在不確定性。

正威新材此前為九鼎新材,2017年,西安正威新材料斥資3.4億元收購九鼎新材10.23%股份;2019年,正威集團旗下的深圳翼威新材料再次收購6500萬股公司股份。由此,王文銀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後公司更名為正威新材。

從經營業績看,正威新材營收上漲,但利潤下降。今年前三季度,正威新材營業收入約12.39億元,同比增長23.11%;歸母凈利潤2523.57萬元,同比下降10%;經營性現金流僅3322.3萬億,同比下降超25%。

現在,深圳正威和正威新材兩家公司,一家陷入股權凍結風波,另一家的財報也表現一般,但王文銀的正威國際集團官網顯示,2022年,集團實現營業額逾6000億元,位列2023年世界500強第124位、中國企業500強第37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4位、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第8位、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第2位。

另有公開報道顯示,王文銀在北美、南美和非洲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坐擁20多座礦山,掌握的銅礦總儲量約有2400萬-3000萬噸,也因此被人稱為「世界銅王」。

2016年《微商》雜誌報道,正威集團擁有銅礦總儲量在3000萬噸左右,相當於當年中國銅礦總儲量的30%,王文銀因此被稱「世界銅王」。

《每日經濟新聞》在報道中引用了2023年7月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的報告數據,顯示全球銅礦儲量約8.22億噸。

據此計算,上述正威國際集團擁有的銅礦儲量約相當於全球銅礦總量的3.65%。

手握全球十萬億礦產,被稱為中國真正的「隱形首富」,如今被執行財產、被質押和凍結股權數億元,「銅王」的實力虛實幾何?

3

涉足晶片、銀行和地產,「銅王」的資本故事

公開資料顯示,王文銀生於1968年,博士學歷,1989年至1993年,創立深圳市通達電線電纜廠,任總經理;1993年至1996年,歷任恆都控股有限公司營業部主管、廠長、副總經理、總經理;1996年創立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

王文銀歷任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正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正威新材(002201.SZ)董事長等職位。

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發布的「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正威國際集團營收約7227億元,位列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第4位,也是廣東省第一民企,緊隨其後的是華為、騰訊、碧桂園。

「銅王」的資產不止礦產,「銅王」還涉足晶片、銀行和地產領域,但並未全部如願。

2021年11月,港股上市城商行「老大哥」徽商銀行(3698.HK)公告,計劃向正威國際出售公司約19.77億股份,交易作價160億元。但徽商銀行實控人高央與「世界銅王」王文銀的這次「百億之交」同樣緩慢,到目前還沒有明確進展。

坊間盛傳王文銀曾給許家印贈送墨寶,這個曾和許家印站在一起的男人,同樣對地產生意抱有興趣。

工商資料顯示,2017年12月6日及2019年11月13日,正威曾將營口、宜春多家房地產公司質押給恆大地產瀋陽、江西公司,王文銀甚至將正威的股權也質押給恆大。

2017年,正威拿出50億入股恆大地產,與山東高速、蘇寧電器等成為恆大的第三批戰投方。

2020年恆大借殼深深房上市失敗後,1300億元戰略投資中部分轉化為普通股,王文銀力挺許家印。目前,正威國際集團仍持有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1.18%股權。

2023年8月,紐頓集團(NWTN Inc.)首筆戰略投資5億美元(約合36億人民幣),接盤恆大汽車。

這個「中東金主」的背後也隱現王文銀的身影。

紐頓集團是一家總部位於阿聯杜拜的智能電動汽車和可持續能源推廣應用公司,被稱為「阿聯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其創始人兼董事長為中國浙江金華人吳楠,目前擁有集團77%的股權。

2021年2月,吳楠與王文銀成立了北京盛禹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吳楠是第一大股東,王文銀是第二大股東。據《時代周報》,2021年5月,王文銀和吳楠聯合成立正威艾康尼克(深圳)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股權七三分。

王文銀在上述一系列資本布局中,取得重大進展的還不多,而股權凍結等訴訟卻一樁接一樁,「世界銅王」還有什麼計劃去推動公司的發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1c6459d710552293b273bf819cefb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