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說 | 輕鬆吹口氣,快速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碳13呼氣試驗

2023-12-04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北平說 | 輕鬆吹口氣,快速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碳13呼氣試驗

「北平說」開欄語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維持身體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張北平主任醫師及消化道早癌中西醫結合防治團隊將通過本專欄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養生保健及中西醫防治知識,為您的消化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陳女士的丈夫最近因腹脹不適就醫,檢測碳13呼氣試驗陽性,提示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陳女士聽聞幽門螺旋桿菌具有傳染性,於是迅速前往醫院進行碳13呼氣試驗檢查,結果同樣顯示陽性。醫生建議她接受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

面對檢查結果,陳女士感到擔心,急忙尋求醫生的幫助。醫生耐心解釋道:「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很可能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結合您的碳13呼氣試驗結果,建議您接受標準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陳女士同意並完成了連續14天的四聯藥物根除治療,一個月後複查碳13呼氣試驗,結果顯示陰性,提示其幽門螺旋桿菌已被成功根除。

【北平說】

碳13呼氣試驗

主要用來檢查什麼?

碳13呼氣試驗是指通過呼吸吹氣的方式,利用口服核素(C13)標記的尿素,對機體內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進行檢查,因其準確度較高,對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超過95%以上的準確率,而且經濟無創,現已成為臨床上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治療後複查的首選方法。對於診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預防胃癌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什麼情況下,

需要做碳13呼氣試驗?

1. 胃鏡檢查確診慢性胃炎、萎縮、腸上皮化生、上皮內瘤變、早期胃癌、胃MALT淋巴瘤等的患者。

2. 胃鏡檢查確診為消化性潰瘍、消化道糜爛的患者。

3. 幽門螺旋桿菌殺菌治療後,需要進行複查的患者。

4. 有反覆上腹部不適,考慮胃疾病的患者。

5. 一級家屬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

6. 家庭成員(年齡>18歲)中有明確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等。

碳13呼氣試驗

有什麼注意事項?

1. 檢查前需空腹或禁食禁飲至少2小時,檢查等候期間也不能喝水或者飲料,不吃任何東西。

2. 檢測前停用質子泵抑制劑(PPI)、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P-CAB)等其他抑酸劑2周。

3. 停用抗菌藥物、鉍劑類藥物及某些有抑菌作用的中藥4周。

4. 檢查過程中保持安靜或者坐位狀態,在呼氣試驗時保持正常呼吸,勿深呼吸。

碳13呼氣試驗

怎麼做?

1.拿出服藥前集氣袋,受試者取下集氣袋蓋帽,將氣體徐徐吹入集氣袋,當氣體充滿後,立即將集氣袋蓋帽蓋緊,如果集氣袋出現漏氣現象,只需當場重吹即可。

2.受試者用常溫飲用水口服藥片試劑(飲水適量保證藥片能到達胃部),靜坐20分鐘。(期間不進食、不飲水、不抽煙、不劇烈運動。)

3.20分鐘後,受試者按同樣的呼氣方法,將氣體徐徐吹入服藥後的集氣袋中,蓋緊蓋帽。

4.將兩個吹好的集氣袋交於醫務人員,等待檢查結果。

碳13呼氣試驗

報告怎麼看?

碳13呼氣試驗報告的解讀主要為查看報告結果顯示為陰性還是陽性,陰性即為正常,陽性或強陽性則需要儘快找醫生進行解讀,切不可隨意購藥治療。根據檢測試劑不同,不同醫院參考值可能有差異。C13呼氣試驗結果參考值為0-4(BOD),大於等於參考值上限即為HP陽性或HP(+)。

目前臨床上如果發現幽門螺旋桿菌陽性, 主要以四聯療法為主:鉍劑+質子泵抑制劑+2種抗菌藥,一般療程為14天。四聯用藥期間患者有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上腹不適、食欲不振、腹瀉、大便黑等消化道症狀,一般停藥後可恢復,不需特殊處理。此外,高劑量二聯療法(即阿莫西林每日≥3g,分3次或以上給藥聯合雙倍劑量PPI,療程14天)以其根除率高、耐藥率低、不良反應少等優點,目前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所推薦。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預防措施

1. 防止水源污染,不喝生水,杜絕生食。

2.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口腔清潔,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定期消毒杯具。

3. 注意飲食衛生,多人用餐提倡分餐或者使用公筷,飯前便後洗手。

4. 少吃刺激性食物,長期刺激性飲食物會破壞胃粘膜保護屏障。

5. 一旦自覺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儘早治療。若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要積極配合醫生規律治療,並攜帶家人來檢查,避免交叉感染,導致反覆感染。

【專家簡介】

張北平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吉良晨教授學術繼承人,日本北里大學病院研修醫,第六批國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養對象,廣東省首批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第二批優秀中醫人才,入選第8批第9批嶺南名醫錄,2017首批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大腸早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保健協會脾胃健康分會主任委員。

擅長:胃腸、食管早期腫瘤及癌前病變、膽胰疾病的內鏡下診斷與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消化道梗阻的內鏡下治療;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介紹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中醫重點專科,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國家結直腸息肉管理項目分中心、國家膠囊內鏡研究中心臨床培訓基地、國家幽門螺桿菌分子診斷中心廣州分中心。牽頭成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大腸早癌專家委員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嶺南中醫消化內鏡醫療聯盟及嶺南(華南)中西醫結合診治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病學術聯盟

在學術帶頭人余紹源、羅雲堅及黃穗平三位教授指導下,在學科帶頭人、脾胃病暨消化內鏡中心大科主任張北平引領下,大德路總院脾胃病科主任張海燕、二沙島醫院脾胃病科主任葉振昊、芳村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陳延及大學城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劉添文帶領團隊,繼往開來,攜團隊銳意進取,始終堅持一手中醫,一手內鏡,醫鏡融合,致力於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轉化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結直腸腺瘤、炎症性腸病,膽胰疾病等,尤擅長消化內鏡下3E技術(ESD、ERCP、EUS)等各種手術治療及術後中醫藥促進康復,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深受患者歡迎。

  • 北平說 | 情緒也會影響到脾胃?——談談脾胃和情緒的關係
  • 北平說 | 不常見的腹痛原因——嗜酸性粒細胞胃腸炎
  • 北平說 | 腹脹反覆難緩解,中西結合來幫忙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程少雨 廖尚輝 黎妍

執行編輯:盧悅明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11e3dac7a335b36faf191240685f8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