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的夏季,人們最期盼的就是秋季的到來,今天正是立秋,立秋後氣溫還是比較高,但是立秋的風比夏季風涼爽,夜晚也比較涼:立秋養生要注意調理脾胃、防秋燥,下面我們來看看立秋養生的一些注意事項。
中醫認為:秋季是燥氣當令。早秋多受溫燥之邪侵襲,晚秋則多為涼燥外感。受秋燥的侵襲,人們常常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燥病特徵:乾咳少痰、口舌潰瘍、皮膚乾燥、便秘、口鼻乾燥等。
因此,立秋之後養生記住一個字——潤!潤燥養肺就是立秋後的養生重點。
立秋養生5原則
不要暴飲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往往進食過多。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建議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既清暑熱又補益。
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應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食品。避免濕熱之氣積蓄,帶有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等,都有散發的功用,提倡多吃。
飲食不要過於生冷
秋季由熱轉涼,人體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不要過於生冷,易導致腸胃消化不良。經過長夏後身體消耗很大,脾胃虛寒,食物不宜過於寒涼,例如:西瓜、梨、黃瓜等其性味寒涼,多食可能傷及脾胃,應少吃。
適當吃一些解暑清涼的食物
一般來說,喝些綠豆湯,吃些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
應忌過燥的食物
中醫養生認為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與秋季燥氣相通,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秋令飲食養生應忌過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類的食物。
立秋的養生食譜
補充水分
人們都知道在夏季要多喝水,補充身體水分的流失,其實在秋季也要多喝水,多喝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潤燥的功效。還要遠離各類碳酸飲料。
多食粥品
粥是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食物,所以,去秋燥不妨每天給自己來一碗,小米紅棗粥,綠豆百合粥,或者是銀耳蓮子粥,效果都非常不錯。
湯水潤燥
都說秋季要貼秋膘,但是大魚大肉的吃最容易引起胃火。秋天應該多喝各類骨頭湯,蔬菜湯,這樣既貼了秋膘,又去了秋燥。
秋梨滋補
梨子是滋陰潤肺最好的水果,尤其以秋梨最好。防治秋燥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每天吃一個梨子,營養又美味。
銀耳去燥
大家都知道銀耳可以美容延緩衰老,其實,銀耳的好處不僅如此,它還是去秋燥的首先食材呢。用銀耳煮粥,煲湯,讓你由內而外的滋潤身體。
牛奶潤膚
牛奶補鈣是眾所周知的,牛奶還可以在秋季起到潤膚去燥的功效。各種身體皮屑,都是因為身體乾燥引起的,每天一杯牛奶,遠離皮膚乾燥。
另外,入秋以後不能再猛吹空調,
在樹蔭下、水亭中、陽台上乘涼時間不宜過長,
可在辦公室備一件外套「避寒」。
睡眠時最好穿長袖衣褲,注意關節保暖。
欲語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貼秋膘,防秋燥,大家速速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