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切爾西背刺教練,在法國隊丟鍋隊友,世界盃冠軍得主性格是硬傷

2024-06-29     小欣侃體育

#足球創作盛宴#有朋友留言,讓筆者聊聊法國足球名宿勒伯夫的女兒雅德。

說句心裡話,這種要求真的是為難筆者了。儘管筆者平日裡挺八卦的,格外留心那些亂七八糟的狗血故事,可是僅限於足球圈。比如瓦內莎這種引爆過切爾西更衣室的女人,那筆者真的挺熟悉的。可是勒伯夫的女兒雅德,除了擁有一個身為職業球員的老爸之外,跟足球圈貌似就沒啥聯繫了,筆者根本就沒有留意過這人,只是聽說過雅德長得挺漂亮的。

但是,筆者聊不了雅德,聊聊雅德她爹勒伯夫,那還是沒啥問題的。儘管勒伯夫的球技達不到頂級水準,可是他惹禍的本領絕對是一流的,當年鬧出過不少么蛾子。筆者經常在報刊雜誌上看到這位世界盃冠軍得主的「光榮事跡」,那真是印象深刻:

弗蘭克·勒伯夫,1968年1月22日出生於法國馬賽。孩提時代的他,並沒有把足球當成自己的首要愛好,反倒是對演戲頗有興趣,一心想要成為一名演員。不過,在父親的建議之下,勒伯夫最終還是踏上了足球之路。

少年時代的勒伯夫,發展並不算順利,在數家俱樂部留下過自己的足跡,一度需要通過打工的方式來維持生計。直到1992年,當時已經24歲的勒伯夫,這才登上法甲聯賽的舞台。至於他的東家,則是斯特拉斯堡。

這一階段的勒伯夫,已經展現出了成為一名優秀中衛的潛質。人高馬大的他,不僅球風異常彪悍,還有一腳精準的長傳球,能夠在球隊由守轉攻的時候直接製造威脅。在當時那個並不強調中後衛出球能力的年代,勒伯夫的長傳技巧,還是比較稀缺的。

但是,勒伯夫絕對不是什麼完美中衛。他的性格略顯急躁,時不時就犯下一些低級錯誤。除了防守失誤等問題之外,他還會因為因為防守動作過大,吃到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紅黃牌。

總而言之,勒伯夫是那種優缺點都很明顯的中後衛。跟同時代的德塞利相比,差距簡直不要太明顯。所以人家德塞利早就成為頂級豪門的座上賓了,勒伯夫還在法甲聯賽廝混呢。直到1996年的夏天,勒伯夫這才告別斯特拉斯堡,成為切爾西的一員。

這一階段的切爾西呢,競爭力並不算太強。最起碼,跟同一時期的曼聯與阿森納比起來,差距蠻明顯的。勒伯夫初來乍到,就成為了切爾西的主力中衛。許多國內球迷對勒伯夫的了解,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1998年的法蘭西世界盃,勒伯夫成功入選大名單。只是因為德塞利與布蘭科的存在,他並不是法國隊的首發中衛。不過勒伯夫的運氣還是挺不錯的,他的主要競爭對手布蘭科在對陣克羅埃西亞的半決賽時吃到紅牌,不得不缺席最終的決賽。

於是,在法國對陣巴西的世界盃決賽,勒伯夫成為了法國隊的首發中衛,與德塞利、圖拉姆們一起直面羅納爾多。眾所周知,這時候的羅納爾多患上怪病,根本就發揮不出來自己的真實實力。所以勒伯夫沒費多大力氣,就成為了世界盃冠軍得主。

可能是世界盃冠軍得主的頭銜,讓勒伯夫膨脹了。他才回到俱樂部沒多久,就跟時任切爾西主帥維亞利鬧起了矛盾。至於這兩人矛盾的起因嘛,大概是勒伯夫在對陣利茲聯時吃到紅牌,身為切爾西主帥的維亞利並沒有支持勒伯夫,反倒是打算處罰勒伯夫。

維亞利為什麼不支持勒伯夫呢?原因很簡單。勒伯夫的紅牌,根本就不是正常的足球動作。這位世界盃冠軍得主在比賽時用腳踩踏科威爾,卻被當值主裁抓了一個正著。裁判不僅當場就驅逐了勒伯夫,還向英足總提交了詳細報告。

就勒伯夫這種操作,只要稍微有點是非觀的足球從業者,都不可能支持他的。維亞利對此心生不滿,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麼?更何況,在這件事情徹底結束之後,維亞利並沒有因此而棄用勒伯夫。這位法國中衛只要身體健康,仍是維亞利麾下的主力中衛。

說句心裡話,人家維亞利已經仁至義盡了。可是勒伯夫又是如何回報維亞利的?當時身為切爾西主力中衛的他,直接背刺自家教練。這位世界盃冠軍得主居然在接受採訪時聲稱,維亞利跟所有的隊員都有矛盾。

正是因為勒伯夫引爆更衣室,直接導致維亞利黯然下課。除此之外,身為切爾西球員的勒伯夫,還公開表示切爾西隊的訓練條件太差,自己來這裡只是為了錢。以及,自己夢想在皇馬結束球員生涯……

這些發言,真的太抽象了。若是切爾西球迷繼續支持勒伯夫,那才是咄咄怪事了。於是,這就有了勒伯夫在主場踢球時,被自家球迷狂噓的奇景。沒過多久,勒伯夫就混不下去了,只能離開史丹福橋。

讓人頗覺不可思議的是,已經背刺過維亞利的勒伯夫,在離隊之後又背刺了另外一位切爾西主帥拉涅利。按照他的說法,在他心中有很多教練比拉涅利厲害。所以當拉涅利激勵勒伯夫成為偉大球員的時候,他都是極為敷衍地回到道:「是的,教練,是的。」

以勒伯夫的性格,他在切爾西能折騰出這麼多么蛾子,那他在法國國家隊,自然也會搞出動靜的。2000年歐洲杯的半決賽之前,勒伯夫居然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葡萄牙的菲戈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球星。以及,相比齊達內,菲戈對球隊具有更大的影響力,而且菲戈的得分能力更強一些。

筆者無意討論菲戈與齊達內孰強孰弱,可是勒伯夫身為法國球員,在比賽之前做出這番表態,這也太離譜了吧?

更為離譜的事情,發生在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勒伯夫憑著資歷上位,成為法國隊的首發中衛,卻在小組賽首輪的較量被對手徹底打爆。塞內加爾的進球,就跟勒伯夫的鏟球失誤息息相關。

明明是自身的問題,勒伯夫卻要丟鍋給隊友德約卡夫。這位世界盃冠軍得主明確表示,正是德約卡夫的丟球導致了球隊的失球,乃至球隊的失敗。與此同時,他還暗示德約卡夫取代不了齊達內的作用……

誠然,德約卡夫確實要為這粒失球承擔一些責任,可是人家終究是在中前場丟球的,勒伯夫卻是在本方半場鏟球失誤的。誰的責任更大,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勒伯夫還能丟鍋給中前場的德約卡夫,想想就醉了。

還有4年之後的德國世界盃,這時候的勒伯夫早就淡出法國國家隊了,可他還是能找到存在感。在齊達內吃到紅牌之後,勒伯夫聲稱自己無法接受齊達內用一張紅牌毀了法國隊的冠軍夢想。與此相對應的是,人家貝肯鮑爾卻表示齊達內的情緒失控情有可原……

總而言之,勒伯夫這名球員吧,球技確實是有的。可是他的性格嘛,那真是硬傷。有他存在的隊伍,註定會鬧出么蛾子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0a6c7958b260c201ee08fd70d49c9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