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咬牙切齒的蚊子,為何感覺今年少了很多?難道蚊子也怕熱?

2023-01-21     娛樂九九

原標題:令人咬牙切齒的蚊子,為何感覺今年少了很多?難道蚊子也怕熱?

導讀:令人咬牙切齒的蚊子,為何感覺今年少了很多?難道蚊子也怕熱?

在夏季的時候,最煩人的就是蚊子了。

無論是在大江南北,夏季一到蚊子就出來禍害人了。它們不光是叮咬我們,影響我們的睡眠和生活,同時蚊子還會攜帶一些病毒,在吸食我們血液的時候順便就傳播了一些疾病。

比如在近些年多個地方都有出現的「花蚊子」,也叫它虎蚊,長腳蚊,學名叫白紋伊蚊,它就堪稱是蚊子中的「戰鬥雞」,咬人不僅又痛又癢,一會就會長出一個「大包」,而且被它們叮咬過的人還容易傳染戈丁熱病毒。

因為一旦這種蚊子叮咬了登革熱病人或隱性感染者後,病毒在蚊子的體內就可以大量複製,一旦它再叮咬其他健康的人,就可能會把病毒傳給他。

不過你們發現沒有,今年的蚊子也要較往年少了很多。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這個是我的錯覺。因為我是那種招蚊子叮咬的人群,夏季一到晚上如果出去戶外了,總是會叮得身上到處都是包。可是在今年我卻很少被蚊子叮咬,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甚至都不用掛蚊帳。只要把紗窗關好了,蚊香都不用點了。

後來我問了身邊的人,他們都說今年的蚊子較往年少了很多。後來在網上看到了一些網友也在說這個事情,他們都說今年的蚊子要比往年少。那為何今年的蚊子少了呢?它們哪去了呢?

今年夏季蚊子少是事實

對於今年夏季蚊子比往年要少很多,這一點也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他們指出,今年的蚊子要比往年同期少很多。而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最近的極端高溫天氣有關。

就如一些網友調侃的那樣:高溫的天氣把蚊子都給熱得中暑了。

還有一些網友表示,高溫天氣讓人熱得難受,而今年的蚊子少了,這也算是一種安慰吧。不然如果高溫天氣,還有蚊子的騷擾,真的是沒法活了。

那為何今年的蚊子少了很多?它們都去哪裡了呢?

其實蚊子雖然生命力強,繁殖能力很強,但是它們也是有缺點的。很多人只是知道蚊子怕冷,它們在溫度低於10℃的時候就躲藏起來冬眠了,不然就是被凍死,或者是被其他的天敵吃掉了,這也是天冷的時候沒有蚊子的原因。

而且蚊子不光是怕冷,同時還很怕熱的。它們和人類一樣,在溫度高的時候一樣會熱得受不了,並且還可能會被熱死。

有研究發現蚊子適宜的生存環境的溫度是在22-32℃,這個期間的蚊子最為活躍,它們也最愛出來叮咬人畜。對蚊子有所了解的都知道,蚊子是分雌雄的,其中雄性的蚊子不咬人,它們吸食一些植物的汁液為生。而雌性的蚊子才會吸食人畜的血液,這也是它們主要的食物來源。

但如果溫度超過了36℃,蚊子就變得不活躍了,它們也會躲起來,沒什麼食慾。而如果溫度超過了40℃,那對它們來說就是致命的了。

而近段時間,國內很多地方的溫度都已經超過了39℃,部分地區的最高溫度都已經超過42℃了,這麼高的溫度讓很多的蚊子都躲在一些陰涼的環境不敢出來活動,還有一大部分室外的蚊子則有可能直接被熱死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一般在天亮的時候蚊子常被蚊子叮咬醒過來,就是因為這個期間的溫度蚊子最活躍,它們出來覓食了。

另外高溫的天氣,對於蚊子的繁殖也是不利的。蚊子的一生其實不長,也就是28-35天左右,而且它們一生要經過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其中只有成蟲以後蚊子才能叮人。而今年的蚊子少,也和高溫天氣阻斷住了一部分。

蚊子是在一些有水,或者是陰暗、潮濕的環境產卵,然後不斷長大。可是如果常溫都已經達到了三四十攝氏度了,這麼高的溫度會讓很多的水域中的水也是滾燙的,在水裡面的蚊子卵,還有幼蟲等都會被燙死了。

尤其是近段時間很多南方地區都已經多日都沒有下雨了,這也就導致了蚊蟲沒有了產卵和生長的環境。就連繁殖出來的幼蟲也會因為發育受抑制,甚至會被直接給熱死掉。

再加上這一波高溫天氣持續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好多人都被熱得受不了了,更別說是小小的蚊子了,所以就導致了今年的蚊子數量不如往年多了。

不過專家也提醒了,大家不要高興得太早,等到出伏以後,隨著降雨的增多,氣溫降低了以後,蚊子就會快速地反彈,並且這種情況可能持續1-2個月之久,在南方有些地方甚至會持續到11月份。

各位朋友們,你家鄉今年的蚊子多不多呢?你們有沒有感覺今年的蚊子比往年少了很多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0058f1336cba7f13a244d78b7d09b82.html
















蛋糕媳婦真行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