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英語進入中小學課堂已經很多年了,關於英語的爭論卻從未停止過。
有委員在會議上說,根據數據統計,每年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的人數接近一千萬,但是畢業之後真正需要英語的卻只有幾百萬,這是對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因此建議取消英語的主課地位。
這個建議一出,立刻引來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大家紛紛表示不贊同該委員的建議,這次就來探討一下其背後的原因。
1.網友普遍反對降低英語學科地位,聲稱這是開教育的倒車
在評論區里,各路人士對取消英語主課的建議褒貶不一。
部分網友認為從官方給出的結果看,確實有必要減少英語所占的教學比重,以便把資源分配給其它課程。
但是,更多網友對這個提案持負面的態度,他們認為,放棄英語的主科地位,會讓學生失去公平的考試機會。
比如一些外國語高校的附屬中學,實際上對英語特長生有優待措施。只要能夠通過本校的英語測試,就可以獲得入學資格。
以南京為例,市內多所中學都有類似的英語特長班,專門負責招收在英語方面有才能的學生。這和科技特長生一樣,已經成為南京培養拔尖人才的成熟渠道。
而如果學校突然宣布降低英語科目的地位,勢必會對已有的培養模式造成衝擊,使一些有特長的學生無法順利入學。
也有人認為英語必須要學,但是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比如現在英語授課多側重筆試,而實際生活中,口譯能力比書面能力要重要得多。
造成一些委員覺得英語無用的原因,可能是實際效果不理想。但這種啞巴英語,說到底還是教育模式有問題,不能歸結到英語本身。
如果能夠加強對學生口語表達的培養,並增設相關考察環節的話,相信未來就不會出現中式英語這樣的笑話。
更有一種比較激烈的觀點認為,不學英語會失去開眼看世界的能力。
他們援引林則徐、魯迅等名人案例,聲稱放棄英語就是再次把國門關上。這樣做必將對經濟、科技等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甚至是開歷史倒車。
2.英語在工作中應用廣泛,線上翻譯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英語的作用都是巨大的。對於學生來說,最明顯的幫助就是查閱英文資料、上網與外國人溝通交流。
有人認為,現在網絡翻譯如此發達,這些工作完全可以交給線上系統做。這只能說是局外人的看法,只有在校學生才懂得自主翻譯的重要性。
著名思想家嚴復在翻譯外文著作時提出了信、達、雅三方面的要求,而目前在線翻譯系統只能勉強滿足達的層次,有時甚至連信都是不及格的。
這就需要學生具有深厚的文學素養,才能把模糊的機翻改為通順的語句。如果能力不夠的話,還是得藉助工具書來幫忙。
特別是一些擁有歧義的詞彙,翻譯系統就更顯得無能為力。這時如果沒有紮實的英語基礎,那簡直就是在看天書,有時甚至會翻譯出完全相反的意思。
對於工作者來說,線上翻譯也只是輔助手段。因為其中會摻雜大量的專業名詞,而線上翻譯結果肯定是不達標的。
更不用說現在很多項目都是涉密的,連網絡都不允許連接。像複製粘貼到網上翻譯的操作,分分鐘就會觸犯泄密罪,根本沒人敢用。
還有就是線下即時翻譯對人們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試想,在旅遊時遇到一個老外,對方問某地要怎麼去。這時基本的英語交際能力就凸顯其作用,可以讓國外友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淵博。
而如果大家從口袋裡掏出手機,打開上面的翻譯軟體作為中介的話,不僅非常麻煩,還會被外人嘲笑,所以英語能力確實不能落下。
3.各項學科都有自己的作用,取代成本比想像中的高得多
如果將來真的會減少英語所占用的課時,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由誰來補充這些空檔。
這位委員建議,在取消英語的主科地位之後,可以適當增加美術、音樂、體育等課程的布置。
這種做法確實解決了未來可能遇到的麻煩,但是這樣一來,對於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來說,可能會讓高考失去公平。
因為這些窮人家的孩子,根本不會有條件進行相關的課程學習。譬如當雲南決定將美術納入中考範圍時,就曾經引起軒然大波。
很多當地家長表示,學習美術都需要配備專業的工具,這對於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更何況將來孩子不一定走上藝術發展的道路,那學習的這些知識,同樣沒用。與其浪費錢財,還不如把錢用在使用範圍更廣的英語學習中。
此外,對於一些資質平庸的學生來講,光是語數等主課就已經很吃力,更別提副課了。
特別是像體育這樣的課程,邊遠地區的學生身體素質本來就偏弱。不說考試達標,連每天固定體能訓練能否順利完成都是問題。
還有就是隨之而來的輔導班問題。眾所周知,上學和上輔導班基本是綁定的。特別是納入考核標準的課程,相關培訓課的錢是一定要交的。
如果取消英語而引入體音美,就相當於省了一份錢卻要多交三份錢,這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是絕對無法承受的。
更何況還有一些二胎家庭,供兩個孩子上學,日子就已經很緊巴巴了。現在主課翻倍,對應的輔導費蹭蹭往上漲,無疑會使他們的生活雪上加霜。
總之,英語學習對於學生來說確實是不可或缺的。有關人士不要單純地把它當成一個考試科目,而是應該從獲取信息、中外交流這個角度來看待它。
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這樣一個整體的趨勢下,英語在未來發展中還會有很大的應用潛能。希望委員們能夠以一個更加開放的視角看待此問題,不要一葉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