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95歲老人林時弁|一生赤誠!晉江永和老黨員最後囑託,多年留下存款都捐給黨的事業

2019-10-24   晉江經濟報

昨日,晉江市永和鎮巴厝村95歲老黨員林時弁與世長辭,彌留之際,他留下一份鄭重的囑託:把放在身邊的錢,還有多年來留下的存款,都捐給黨的事業。

老人的孫子林長溫等人隨即聯繫了巴厝村黨支部,忙碌著捐贈事宜——按照老人的遺願,身邊的15268元現金全部作為黨費交給黨組織;另一筆存在銀行多年的10萬元,捐給巴厝啟蒙小學教育基金會。

關於這筆黨費,永和鎮組織辦相關人員介紹,這是在特殊時期交納的義務之外的「特殊黨費」。「自願一次性多交納1000元以上的黨費,將全部上繳至中央。」目前,鎮組織辦正積極協助林時弁的家人向上級組織部交納這筆黨費。

一筆特殊黨費見初心

「雖然只是一筆黨費,但卻是爺爺生前最大的遺願。他用一生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林長溫一邊講述著爺爺的過去,一邊翻開一本厚厚的日記本。

日記本里,林時弁記錄著自己這一生參加共產黨的經歷。1948年,24歲的他參加共產黨組織的地下工作,第二年,他還參加解放戰爭。1953年,他正式加入共產黨,在當時的鄉政府工作。

而讓後輩人更為感觸的是林時弁的節儉。多年來,家人總會不定期給他生活費,但他總是「私藏」起來。此次所捐贈的特殊黨費和教育善款,也正是林時弁多年來節省和「藏」下來的,直至過世前夕,子孫們才知道他留有這些存款,並打算過世後捐出去。

林長溫說,生前,爺爺總說「生活上要能省則省」,平時連一張紙巾都要撕成四五張來用,臨終前,爺爺卻把身後留下的所有都慷慨地捐了出去。

在村裡人的眼裡,林時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而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老黨員,他始終不忘初心,還常常提醒身邊人和後輩人——不能忘了當初為什麼入黨。

昨日,不少前來弔唁的鄉親都這樣評價:「作為一名老黨員,林時弁66年如一日,忠誠於黨、勤於奉獻。」

一生赤誠傳承好家風

「林時弁為人正直善良,辦事有能力,他最適合當我們的帶頭人。」村裡老人林先生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初,林時弁回到村裡,先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帶領全村人共同發展,一干就是26年。

「我記得在他『退休』時,不少村民都一再『挽留』,希望他能繼續為村裡、為村民多干幾年。」林先生說。

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離開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崗位,林時弁依然對黨一片衷心與赤誠,並且熱心教育、慈善、扶弱、濟困等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家鄉建設。

「但凡是公家的事、村民的事,總能看到他的身影。」林長溫告訴記者,爺爺林時弁「退休」後,依然勤於奔走,還當起了鄉村調解員。「大家有糾紛,常請他主持、調解。別人有事相求,他總是義不容辭。」

受爺爺的影響,林長溫從學校畢業後也到村裡工作,曾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15年之久。

「他總是教育我,在村裡工作,就必須比別人更勤快,要為村民利益著想。」林長溫說,雖然後來不再任村幹部,專注於創業,但爺爺的教誨依然使他一生受用。

多年來,在家鄉的教育、建設等諸多公益事業上,林長溫及其家族人員總是積極參與,慷慨解囊。多年來,他們還延續著一個習慣:每年的除夕夜,全家人都會坐在一起開會,大家逐一總結和交流各自一年來所做的事,最後林時弁再逐一分享自己的見解,悉心教育後輩人。

林時弁的後輩人表示,這些好做法、好家風,他們會一直傳承下去。


本報記者:王詩偉

本期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