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生豬生產,全國各地都出台了那些好政策?

2019-11-23     北方新農村

今年8月31日以來,國務院有關部門相繼出台17條政策支持生豬生產發展。各地也積極行動起來,目前,記者統計發現,已經有24個省份相繼發布了促進生豬生產的有關措施(含徵求意見稿)。

對這些政策措施進行解讀後,發現了一批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高頻關鍵詞,快來一起看看吧。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

各省區市出台的政策措施中均提出支持動物防疫、糞污處理、養殖環境控制、自動飼喂等基礎設施建設。福建省還提出,加快構建生豬主產區與主銷區有效對接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實現從「運豬」向「運肉」轉變,從熱鮮肉向冰鮮肉轉變。

養殖用地

四川、雲南、江蘇、湖南等省允許生豬養殖用地作為設施農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允許生豬養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為養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補平衡。

補貼補助

多地出台了明確的補貼補助措施。如浙江對新建(擴建)的萬頭以上規模豬場,按照每出欄萬頭給予100萬元的補助獎勵;河南對每個洗消中心建設給予30萬元補貼,對從國外引進種豬每頭補貼3000元。

保險

河北、天津等省市均提高生豬保險保額,將能繁母豬保額從10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豬保額從500元增加至800元,擴大育肥豬保險規模,進一步增強生豬養殖風險抵禦能力。

抵押貸款

目前遼寧、河南、廣東開展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抵押貸款試點。浙江省已在衢州、金華開展以生豬為代表的活體抵押貸款模式。

異地重建

貴州對2020年底前新建和改擴建的種豬場、規模豬場(戶),以及禁養區內規模豬場(戶)異地重建等,給予一次性補助,金額從50萬元到500萬元不等。湖南提出,對禁養區內關停需搬遷的規模化養殖場戶,要優先支持異地重建,對符合環保要求的畜禽養殖建設項目,加快環評審批,2020年底前環評審批時間由原法定時限壓縮一半。

貸款貼息

遼寧省安排貸款貼息資金4133萬元,組織各市對去年8月1日至今年7月31日期間有流動資金貸款的種豬場和規模豬場開展貸款貼息工作。

綠色通道

運輸是保障豬肉品質的重要一環。安徽省將仔豬及冷鮮豬肉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範圍。2020年6月30日前,對整車合法運輸種豬及冷凍豬肉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廣西從2019年9月1日起,對整車合法運輸仔豬及冷鮮豬肉的車輛,恢復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同時,在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對整車合法運輸種豬及冷凍豬肉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

疫病防控

多地針對疫病防控出台了實施意見。黑龍江提出完善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堅決做好養殖業污染防控,依法依規劃定禁養限養區,加強市場監測,做好政府和企業豬肉儲備。四川要求圍繞「人員、車輛、生豬、肉品、飼料」等重點環節,推動生豬養殖企業全面落實動物防疫主體責任,增強防疫意識。

廢棄物處理

雲南要求將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的廢棄物處理、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裝備等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範圍,實行應補盡補。

來源:人民網,中國鄉村之聲

由北方新農村整理髮布

部分圖片與內容來自於網絡

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vLflm4BMH2_cNUg-y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