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人跑已開始,我們可以不戴口罩跑步?可以約跑了嗎?

2020-03-23     跑步學院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大流行」。目前國外因新冠肺炎致死人數已超過國內,義大利、美國等國相繼陷入疫情困境。國外疫情雖日益嚴峻,3月以來還是如約舉辦了不少馬拉松比賽。


3月1日日本東京馬拉松仍如約開跑,卻只保留了207位選手參賽的精英組,賽會組織者要求賽前熱身時所有運動員和工作人員都按規定佩戴了口罩,但是在比賽運動員可以摘戴口罩。日本曾在2月16日,全國各地仍有11個地區如期舉行了馬拉松比賽,其中包括至少有1.9萬人參加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馬拉松預選賽。



3月8日美國洛杉磯馬拉松也按期舉行,約有2.7萬人參賽(不包括觀賽者)。而對於參賽者的建議主要為參賽前洗手,不要與其他參賽者和觀賽者握手或分享飲食,主辦方也會在沿途給參賽者提供給手消毒的設備。(美國疾控部門並不建議沒有症狀的人佩戴口罩,並認為預防新冠病毒傳染的最好辦法是洗手。)



3月15日當天,英國至少有三場半程馬拉鬆開跑。引發爭議最大的是6200人(據報道參賽人數為報名人數的一半)參賽的巴斯半程馬拉松,組委會在14日下午發出的的聲明中指出:「當地的衛生組織表示,現階段戶外活動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很低,大型體育活動如巴斯半馬,還沒有必要取消。而且現在取消比賽已經來不及了,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就位,選手們也從四面八方趕來,迫切的想要參加比賽。」



但也隨著國外疫情的不斷嚴峻,波士頓馬拉松124年歷史上第一次推遲比賽,將原定於4月20日舉行的波士頓馬拉松推遲至9月14日。倫敦馬拉松也宣布原定於4月26日舉行的比賽延期至10月4日舉行,這也是倫敦馬拉松自1981年誕生以來首次延期。


與此同時國內新冠疫情逐漸向好,各地體育場館逐漸開放,但在嘗試重啟生活的起步階段。這兩天最令跑友關注的,無疑是即將在本周末在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區舉辦的2020成都雙遺馬拉松健康跑。限額1000人,賽道長6公里。



這是疫情發生後,國內首場千人級別的田徑運動。但現在國內疫情還沒有徹底解除,這一賽事信息發出,引來不少質疑——路跑賽事已經可以「重啟」了嗎?



輿論的擔憂和質疑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國內疫情沒有徹底結束,輸入性病例的風險還在持續增加。在質疑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成都的疫情現狀。事實上,早在3月15日,成都下轄的崇州、都江堰、彭州和蒲江這四個「無疫地區」,各自舉辦了人數在200人左右的「綠道健康行」活動,並且都沒有出現疫情疑似或確診報告。



如果說已經能舉辦千人級別的田徑賽事,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也可以恢復跑團訓練了?是否可以重新跟跑友約跑?什麼時候能夠跑馬拉松?


>>> 運動鍛鍊很重要


在18日的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通氣會上,鍾南山再次表明運動、鍛鍊是任何事都替代不了的。


「我比較早認識到健康需要投資。年輕時我就比較喜歡競技體育,工作後更加關注生活健康。到現在我還能為社會幹點事、還不太糊塗,關鍵還是有健康的身體。」鍾南山說。


在他看來,保持身體健康第一條經驗是:任何工作代替不了身體的鍛鍊。第二是心態要好,「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我的經歷多,心態比較好,很多事情可以一笑置之。」「第三是不要吃太飽。」鍾南山說,「我從來不會吃太飽。要吃早餐,早餐非常重要。」


鍾南山表示,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全民的小康。「希望大家都活到八九十歲的時候都能為國家做貢獻,我們的民族一定會非常強大。」


>>> 現在還不是跑馬拉松的時候


美國阿帕拉契州立大學運動健康學教授大衛·尼曼也在接受《Runner’s World》雜誌採訪時強調,跑馬拉松對身體免疫系統帶來的壓力和跑步增強抵抗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當跑者完成了一場高強度訓練,或者在跑後的恢復階段,身體反而是更容易受到感染的。以馬拉松為例子,42.195公里結束後,跑者受到呼吸疾病感染的風險比沒有跑步的人高了6倍,而且高強度運動對於免疫系統的壓力,會持續好幾周。」 



>>> 復工已開始,我們是否能恢復集體訓練


一般的訓練營或者跑團,人數多會超過50。就算訓練不會全員參加,也會有幾十號人湊在一起。這時「約跑」就會在無形中變成了人員聚集活動。而現階段疫情剛剛得到緩解,還是不建議參加或組織集體訓練的。


但如果是只約幾個跑友一起跑,且你約的跑友都是熟悉的、經過確認是安全的,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注意的是,注意保持距離,保持間隔2米以上。


>>> 現階段戶外跑注意事項


場所選擇:

儘量選擇選擇空曠的地方,或者人流量少的公園(人流量少、空氣好、測體溫允許入內)。外出跑步一定要記住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出門跑步才有鍛鍊意義。



口罩: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李太生主任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記者詢問:「如果我想去奧森跑步,我需要戴口罩嗎?」 李主任的回答很明確:「開放的環境下,尤其是在奧森那麼少人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戴口罩,你完全可以自由呼吸新鮮空氣」。



國家衛建委也在3月18日發布消息,倡導科學戴口罩,並指引普通公眾、特定場所人員等應在不同場景下如何佩戴口罩。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通過調查我們也得知,很多跑友在進入公園開跑後會摘下口罩。當然這也是在人少的公園,或者空曠的場地才能做到的。需要注意的是,跑步之後要及時重新戴好口罩。


輕鬆跑:

控制跑步時間與強度特殊時期要注意控制跑步的時間與強度,一般來說最好不要超過1個小時,輕鬆跑的強度就可以了。這是因為,長時間的耐力、強化訓練,會短期抑制免疫系統,容易給病毒留下可乘之機。這也是我們在上面說過的馬拉松給身體免疫系統帶來的壓力,即高強度跑步後身體抵抗力會一定程度下降。



綜合來看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各行各業都在有效的組織下得到恢復。對於我們跑步人群,戶外訓練也在逐步恢復之中。但集體訓練、大型約跑等還需等待疫情徹底解除。


現階段適當的戶外跑也可以開始恢復,除了上述我們提到的場所選擇、佩戴口罩、運動強度,也要做好個人防護,選擇人少、通風環境好的地方跑,控制跑步的時間、強度與頻率,跑完迅速回家、及時補充水分及營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uc3EHEBfwtFQPkdxX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