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分,集中營,毒氣室,至今看過的最殘忍的電影,沒有之一

2019-06-27     電影班長

關注我,為你發現好電影

前言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豆瓣,9.0的高分劇情片《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其實呢本來不準備寫這部片子,因為影片結束的時候我都快要壓抑的喘不過氣來了,我應該沒有勇氣再看第二遍了,但不得不說這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反戰題材的劇情片。

反戰題材的影片有很多,而這部片子不同的是它從頭到尾都沒有正面其描述戰爭殘酷的畫面,然而卻將戰爭給人帶來的傷害展現的比任何片子都要強烈。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的德國,主人公是一個八歲大的小男孩布魯諾,布魯諾的父親是一名德國軍官,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布魯諾一家都搬到了一個偏遠地區,最後沒想到布魯諾父親的工作是拿猶太人做生化試驗,然後將屍體焚燒掉。

影片完全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以懵懂純真的視角揭露戰爭的殘忍和醜惡,用孩子的天真爛漫反諷戰爭的殘酷血腥。影片將集中營的所見以孩子天真的想法來展現

主人公布魯諾看到家裡的僕人都穿著條紋囚服以為是睡衣,看到他們胸前的編號以為他們在玩數字遊戲。而影片越是展現孩子的單純乾淨就越是襯托集中營里的殘酷。

電影開頭有這樣一句話: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以及視覺。是啊!孩子面對的世界是最自然真實的世界。而男孩的世界觀與社會本身產生了矛盾。錯誤的不是男孩,而是社會。

親情,愛情,友情,只是因為在那個時代,美好的被陰差陽錯地毀滅。偶然性產生悲劇,必然性讓人深思。假如理性黑暗,那只有用溫情、童心來帶給它光明。

影片的結局是整部電影的精華所在是整部電影的思想支柱,也是最讓人難以接受,最壓抑的結局。

布魯諾在離開之際想要幫助他在集中營交到的朋友一個穿「條紋睡衣」的小男孩找到他的爸爸。

於是偷偷換上了囚服混入集中營,兩個懵懂無知天真浪漫的孩子成了戰爭的犧牲品。即使到死的那一刻,兩個孩子也以為那是一場遊戲。

最後毒氣室的門關上的那一刻,畫面中的黑暗仿佛讓人的心也死掉了。可怕的結局以這種不言而喻的畫面呈現出來……深深的無力感。

願天下的孩子都生長在陽光里,他腳下的路、路邊的風景都是溫暖有希望的,願天下的孩子都遠離戰爭,願世界和平……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劇中穿插著很多小細節也很巧妙,如主人公的姐姐本該是青春美麗的年紀卻被灌輸了戰爭主義思想,丟掉了自己的洋娃娃,在牆上貼滿了德軍海報等。

相比較史匹柏導演的《希德勒的名單》而言呢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後者是非常真實的展現納粹的行為,猶如紀錄片一樣的還原現場,而這部片子的表現手法比較溫柔,隱晦。

喜歡這類題材電影的同學強烈推薦去看一看。

長按識別二維碼

回復電影名獲取資源

原創不易,期待讚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t_b_msBmyVoG_1ZgZ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