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2與乳腺癌的故事: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認真和堅持 | 乳腺癌防治月

2019-10-20     醫脈通腫瘤科
每年的10月是「國際乳腺癌防治月」,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乳腺癌的治療也從「一刀切」、無差別化療走向了精準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每一步前進的背後都是無數科研人員日日夜夜虔心的付出。

2019年9月10日,被醫學界稱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狄貝基臨床醫學研究獎被授予三位科學家(H. Michael Shepard、Dennis J. Slamon 和 Axel Ullrich),他們發明了首個能夠阻斷致癌蛋白的單克隆抗體曲妥珠單抗,這一創新藥物顯著降低了早期和轉移性乳腺癌的復發風險,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上市20多年,挽救了無數乳腺癌患者的生命,成為靶向治療的典範。

從發現HER2基因到曲妥珠單抗的成功上市,科研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分子生物學新技術的迅猛發展,促進了對各種類固醇和肽類激素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的生物學認識和基因克隆,為治療藥物開發帶來了希望。其中,表皮生長因子EGF及其受體EGFR被發現。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包括4位成員——HER1、HER2、HER3和HER4。作為跨膜蛋白,它們可以在細胞表面與生長因子結合,進行信號傳導,調節細胞的生長、分裂和修復。

該家族的三個成員HER1(又稱EGFR)、HER3和HER4與至少11種已知的肽類配體結合,導致這些受體之間的兩兩結合(同類二聚化或異類二聚化)以及隨後下游酪氨酸激酶信號轉導連鎖反應。這些信號連鎖反應隨後刺激細胞的繁殖、轉移、浸潤和生存,成為癌症的特徵。但HER2並無已知配體,卻是其他三種受體的優先二聚化搭檔。

1987年,這也是乳腺癌治療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Dennis Slamon團隊發表在《科學》上的研究震動學界,有大約20%-30%的乳腺癌存在HER2基因的擴增或過表達,過多HER2的存在導致了細胞增殖的失控和腫瘤的發展,這部分患者也因此具有更低的生存率和更快的復發。基於這些發現,HER2毫無疑問的成為了乳腺癌的一個潛在治療靶點。

靶點找到了,但要怎麼射准它卻是一個難題。1988年,Slamon教授團隊成功生產了一種能結合和滅活HER2的鼠抗體,用這種抗體治療培養皿中HER2過度表達的乳腺癌細胞,結果細胞停止生長,並且消退、死亡。更令人驚喜的是,當他把Her-2抗體注射給體內有腫瘤的活小鼠時,腫瘤也消失了。歷經 3 年,在 1990 年夏天,Slamon教授等人歷經艱辛,終於製造一種針對 Her-2 分子靶向藥物——曲妥珠單抗。

但是這時的Slamon教授卻面臨著資金短缺以及外界的質疑。幾經波折,Slamon教授團隊終於得以開展臨床研究,最終研究共納入 37 名受試者,大多數的患者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開了,最終只有5個人完成了試驗,其中只有一人,癌症完全消失。但是這一消息還是讓無路可走的乳腺癌患者看到了希望。但是,由於該藥尚未得到FDA的批准,醫藥公司也不想冒險把未經批准的藥物提供給患者。

一位名叫納爾遜的婦科醫生髮現自己患有乳腺癌後,也申請「特許使用治療」,但公司堅持認為,如果沒有檢測確認為HER2陽性,就不能提供藥物。納最終爾遜在乳腺癌防治協會的幫助下,一年之後終於確認為HER2陽性乳腺癌,然而消息來得太晚,納爾遜尚未用藥就已經告別人世。

納爾遜事件後,在全國乳腺癌聯盟(NBCC)的幫助下,三項Ⅲ期臨床試驗在乳腺癌患者中開展,以評估曲妥珠單抗的臨床療效。其中一項被稱為「648」的註冊試驗納入469例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隨機接受標準化療或標準化療聯合曲妥珠單抗,治療一年即顯示出顯著差異,聯合治療組應答率53%,對照組為32%;應答持續時間9.3月vs. 5.9月,至疾病進展時間7.6月 vs. 4.6月,曲妥珠單抗對生存率的改善達到30%。基於648試驗的結果,1998年FDA批准曲妥珠單抗用於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

為了紀念Slamon教授做出的貢獻,2008 年,一部名為《生存證明》的電影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在 1988 年至 1996 年的 8 年時間中,Slamon教授開發曲妥珠單抗的故事。

曲妥珠單抗開啟了HER2陽性乳腺癌靶向治療的大門,新的靶向藥物的研究也沒有停下腳步。2019年9月10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了密西根大學羅傑爾癌症中心Daniel F.Hayes教授的述評:HER2與乳腺癌——非凡的成功故事。Hayes教授表示,腫瘤醫學界以及我們的患者,都應該感謝烏爾里希、謝潑德和斯拉蒙以及眾多其他實驗室、轉化研究和臨床研究人員的付出。我們還必須感謝已經參加和正在參加HER2陽性乳腺癌臨床研究的那些勇敢的女性,這些研究讓更多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活得更久,甚至被治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svI7W0BMH2_cNUgwL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