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協作,因此人類是以群居為基本屬性的,人類因生產和生活活動而聚居的場所,就是「聚落」。聚落不僅僅包括房屋建築的集合體,還包括大量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相關的各種設施。按照聚落的性質和規模,通常可以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很多城市聚落都是由區位條件較好的鄉村聚落髮展而來的。
我國西部地區的距離分布特徵
影響聚落分布的區位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源、土壤、交通、工農業基礎、軍事、宗教、科技、政策等等。在自然區位中,「地形」是影響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在平原地區,由於地勢平坦,地形的限制作用較小,人口多集聚分布,從而形成團聚狀或棋盤式的聚落,在北方地區多沿主要道路分布,在南方地區多沿主要河流分布。
華北平原聚落分布
但是,在丘陵山地地區,地形崎嶇,由於受到地形的限制,導致農田較為分散,所以人口多分散分布,形成的聚落規模往往較小,聚落多分布在地形相對平坦的山谷地區。當然,地形僅僅是影響聚落分布的一方面因素,在某些地區,其他區位因素的影響更為重要。比如,位於我國西北地區新疆南疆地區的塔里木盆地,其中的聚落幾乎沒有分布在地勢平坦的盆地內部,而是多分布在盆地四周的山麓地區。
塔里木盆地衛星圖
很顯然,由於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加上盆地地形封閉,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稀少,屬於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在塔里木盆地的中部形成了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所以在塔里木盆地生存,水源成了最為關鍵的因素。塔里木盆地地區最為主要的水源來源就是天山和崑崙山上的冰川融化水,由於氣候乾旱,冰川融水量也不是很大,形成的河流往往流程較短,很難深入盆地中心。
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圖
這些河流的徑流量通常是上游大,越往下游徑流量越小,但是河流上游多位於山地地形,地勢崎嶇,不利人類生存生存。所以,在高大山脈的山麓沖積扇地區,就成為了首選之地,一方面河流水源較為充足,同時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多形成綠洲,可以發展種植業,被稱為「綠洲農業」。有著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就有了人口聚居的條件,也就形成了很多聚落的分布。
天山及山麓沖積扇
我國青藏高原上的聚落分布又有自己的特色,我們知道青藏高原地區,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我們知道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就會下降大約6℃,青藏高原由於海拔高,形成了終年低溫的高山氣候。在農業生產方面,熱量不足是主要的限制因素,所以青藏高原地區在海拔較高的地區主要是以高原畜牧業為主。如果要發展種植業,那麼只能尋找海拔相對較低的地區來開展,那麼河流的谷地,如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就是較好的選擇了。
青藏高原地圖
青藏高原上的很多聚落,包括拉薩、日喀則等聚落多分布在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谷地中,這裡海拔相對較低,加上河谷地形封閉,熱量條件較好,河流流經水源充足,河谷地勢較為平坦,同時土壤也相對肥沃,擁有較好的農業生產條件。此外,對於人類生活來說海拔相對低一些,也更加舒適,比如拉薩位於雅魯藏布江的支流拉薩河中游谷地,海拔約為3650米,低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
青藏高原河谷中的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