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江心嶼,一樓千古兩詩人

2020-07-16     溫州古道

原標題:溫州江心嶼,一樓千古兩詩人

來源:《鹿城人文景觀》 沈克成 湯章虹 著

個別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登上江心孤嶼,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浩然樓——人們憩息、觀景的好地方。綠樹叢中、江樓一角、真有說不盡的詩情畫意;曲檻回欄、畫棟飛榆,都還保存了原來建築的風貌。登樓遠眺,翠微、郭公、海壇諸山盡收眼底;甌江上往來的巨輪小帆,還有那市區鱗次櫛比的房屋一覽無餘。

浩然樓位於宋文信國公桐東首。明萬曆八年(1580)巡道吳自新、郡丞劉正亨創建。邑令郝敬有「層樓環擁大江流」句,知府陳公相有「樓開鰲背日孤懸」句。

據明劉東星《新建浩然樓記》引首倡建樓者吳自新的話來說,建樓的目的是為了「以壯觀瞻」,至於命名的由來,有人說是以文天祥《正氣耿》中「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日浩然,沛平塞蒼冥」之意命名,樓名取「浩然」二字、是為了紀念文天祥曾到江心寺暫居。

如明末清初溫州詩壇祭酒梅調元有詩詠浩然樓:"百尺層樓冠巨鰲,文公曾此駐旌旅。厓山事去家何在?孤嶼潮生塔自高。魄化杜鵑啼夜月,神騎白馬瞰秋濤。憑欄一望忠魂杳,天地茫茫首重播。"

清代溫州太守方鼎銳在《登浩然樓弔文信國》中有"我登浩然樓上望,弔古愴懷真宰相。江上寒嗚咽聲,助我狂歌更悲壯。"

另一說為紀念初唐詩人孟浩然曾在江心登樓賦詩,故名之。據《新建浩然樓記》云:"而名之日浩然,蓋取文公正氣歌中所稱孟子浩然之旨雲。"但只是說"蓋取文公正氣歌中所稱孟子浩然之旨",並未提到該樓為紀念誰而建。儘管如此,後人總喜歡把孟浩然的名字與浩然樓聯繫起來。每當登上浩然樓,見景生情,顧名思人,使人很自然地會聯想起偉大詩人孟浩然來。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山水詩人,湖北襄陽人,故又稱孟襄陽。他的詩格律嚴謹,意境深遠,特別是五言詩,極負盛譽。他的詩與王維齊名,後人提起盛唐時期的山水詩人,常常是王孟並稱。

孟浩然

唐開元十三年(725),時年37歲的孟浩然去樂成訪問同窗好友張子容、順道遊歷江心孤嶼,並寫下了一首溫州人民所最喜愛而經常傳誦的詩篇《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

詩曰:"逆旅相逢處,江村日暮時。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鄉園萬餘里,失路一相悲。"全詩一氣呵成,確是佳構。首聯兩句,首先交代了兩人會晤的時間——當天日暮之時;地點——江村(上浦館)逆旅之中。從而把讀者帶進了詩的意境,引起讀者翩翩聯想。頷聯則是他倆當日遊覽江心孤嶼情景的如實記敘。

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

來自孤嶼志

00:00

01:09

當時的孤嶼還十分荒涼,他倆遊覽孤嶼的目的.主要是去領略周圍群山的景色,同時藉以追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遊蹤屐跡。尾聯中"失路"者,不得志也,孟浩然為自己才華正茂的同窗好友被謫遷至遠離故鄉而又如此荒僻的樂成,深表同情和惋嘆。

全詩即景抒情,情融於景,令人讚賞不已。可惜當年兩位共游孤嶼時聯袂題的詩沒有留下來。不過張子容在他的《泛永嘉江日暮回舟》中寫道:"無雲天欲暮,輕鷂大江清。歸路煙中遠,回舟月上行。傍潭窺竹暗,出嶼見沙明。更值輕風起,乘流絲管聲。"還是隱隱約約可見孤嶼身影。

孟浩然的一生雖然是布衣一生,可是他的詩才卻譽滿一時。李白以極其崇敬的心情讚美他:「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詩聖杜甫亦如實地給予很高評價:「賦詩雖不多,往往凌鮑謝。」

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到過溫州,游過江心孤嶼,還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給溫州地方文化史寫上了珍貴的一頁。孟浩然的溫州之行,在溫州人民的腦海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記憶,孤嶼題詩的韻事,更使江心名勝因之增輝生色不少。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鄉人將浩然樓移到今址重建,樓為木結構,三開間,重檐歇山頂,造型輕巧別致

五十九年(1794),溫處道秦瀛以前賢名不宜名樓而索性把樓名改稱為"孟樓"。並記"孟襄陽會游此"。

光緒元年(1875)重修時,仍復名為浩然樓但詩人吟詠仍稱孟樓,如宋恕《孤嶼懷古》詩有:"題詩對酒憶唐賢,海宇清平韻事傳。憑弔江潮夷犬吠,大英領事孟樓眠。"梁章鉅《孟樓》詩中有"江山如此清輝在,人物當年逝水忙。誰識浩然留正氣,西偏丞相有祠堂。"江心十景之一的"孟樓潮韻",也就因此而得名。

後有兩層樓房,是1934年欽雲老和尚主持江心寺時所添建。

在浩然樓上,匾額書"江城如畫"。

有乾隆間學使李宗昉(字靜遠,號芝齡,江蘇山陰人,清嘉慶間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撰寫的名聯:"青山橫郭,白水繞城,孤嶼大江雙塔院;初日芙蓉,曉風楊柳。一樓千古兩詩人。"此聯是寫景聯。通過對江心自然風光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山水詩派仰慕之情,流露了浪跡山水的歸隱之心。

上聯化用李白《送友人》詩中的名句「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勾勒了一幅雄渾而自然的圖畫:遠處青山蒼茫,城廓巍然,近處江水如帶,飄拂而過。正是在這雄渾而自然中,孤嶼砥柱中流,東西塔院遙相矗立。

聯的景觀清新活潑,「初日芙蓉,曉風楊柳」,色彩堪為絢麗,情感更為強烈。"曉風楊柳"脫自宋代詞人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一樓千古兩詩人",作者觀景懷古,心中感嘆油然而生。在讚美謝、孟同時也披露了內心胸襟。

浩然樓古聯

李芝齡 撰 張原 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fVSW3MBfGB4SiUwt9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