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得好不如生得好,多孩家庭中考加10分,教育公平豈能有孩次之分

2023-03-13     糖果媽媽

原標題:學得好不如生得好,多孩家庭中考加10分,教育公平豈能有孩次之分

常言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話用來形容生育政策也最為恰當不過。

曾經很多人為了多生一個孩子而違反「生育計劃」被罰款,甚至丟掉工作;而隨著新生人口的急劇下降,國內人口進入「負增長」模式,國家開始推出各項福利待遇來促進生育,來了個現實版的「乾坤大挪移」。

01學得好不如生得好,二孩三孩家庭子女中考可加10分

最近兩會的召開,生育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而為了扭轉低生育率,很多地方也是紛紛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

山西省的澤州縣,也在今年出台了鼓勵生育的政策。

從政策上來看,為了鼓勵生育,當地還是很有誠意的。那些在公立醫院完成產檢和分娩的家庭,二孩三孩分別給予1000元的補助;而二孩三孩出生後,也會分別一次性給予5000的獎勵。

不僅如此,對於這些二孩三孩家庭,一年之內還會每個月分別發放500元的奶粉補助,這樣的生育補助,可謂是做到了「實打實」地發現金,也算做得不錯。

但等到教育這方面時,網友們就紛紛都有了意見。原因是針對二孩三孩的家庭不僅可以減免學前教育的學費,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中考的時候,還能額外另加10分。

這樣的政策可謂是招到了網友們的廣泛批評,要知道,中考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中考時的競爭激烈程度,和高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二孩三孩家庭的子女,僅僅是就是因為「生得好」,有兄弟姐妹,就能享受到加分政策,那麼對於一孩家庭的子女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等於直接讓一孩家庭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02生育不該和升學考試相掛鉤,會破壞教育公平

不得不說,現在很多鼓勵生育的政策,大多都把關注點放在了二孩和三孩的身上,很多鼓勵生育的補貼、福利都只有多孩家庭才能享受,卻完全忽視了一孩家庭。仿佛生育率低,是人們不願生二胎三胎導致的,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出生一孩數量為468.3萬,二、三孩及以上為593.7萬;而8年前的13年,一孩數量為1056萬,二、三孩及以上為584萬。

可見,生育率下降,並不是因為人們不生二孩和三孩,連一孩有而不願意生了。

如果一個家庭的夫妻,連一孩都不想生,不願生,那麼哪有之後的二孩和三孩呢?所以說,鼓勵生育不能斷章取義,一孩二孩三孩都應該一視同仁。

就像在今年的兩會上,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就表示:發錢獎勵生娃不能只給二孩和三孩,一孩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教育公平是底線,每個孩子在教育面前都應該是平等的,否則生育一孩都要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人們自然更不願意生了。

03從教育方面,如何更好地提高生育意願?

很多家庭不願意生二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一孩的教育過程中受阻,無論是教育成本還是教育經歷,都會讓家長們打消了再生孩子的想法。

另外,多胎家庭中父母最重要的就是一碗水端平,作為家裡最大的孩子,身為哥哥姐姐的一孩本就可能會因為要照顧弟弟妹妹而受到委屈,如果還要在教育政策上受不公平的待遇,那麼一孩就太慘了。

不僅在家庭上被迫妥協,在教育上也會意識到自己和弟弟妹妹的差距,甚至覺得是自己出生的順序不對。

想要緩解家長的教育焦慮,鼓勵生育,可以制定統一的政策,比如降低教育成本,減輕學生學業壓力,降低升學難度等,而不是把教育當成是催生的工具,對獨生子女父母進行「綁架」,單純地用加分和升學當成鼓勵生育多胎的獎勵。

04教育不是催生道具,想要多生還得減少壓力

當代年輕父母不想生不想多生,主要是因為沉重的生活壓力、養娃壓力讓人讓人望而卻步。

據數據顯示:國內平均養娃到18歲的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這意味著,國內養娃壓力絕對是全球前列。

這樣的壓力,不是單靠考試加分就能解決的,因為那是後話,要把孩子先生下來,養大到中考的年紀的壓力如果不解決,對於那些仍不想生的家庭,很難扭轉。

發錢、中考加10分這些政策對於鼓勵生育來說,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提高生育率還得從根本上解決,像大家都關心的住房、教育、醫療等問題。

當人們都不再為了生活而疲於奔命時,自然生娃就自然而然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f271024fad3c7fd2546387198aced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