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利亞諾·龐氏:回溯好時光

2022-07-28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埃米利亞諾·龐氏:回溯好時光

6月上旬,設計重鎮米蘭因為國際家具展覽會的正式回歸而生機勃勃。今年是該展會的60周年慶,插畫家埃米利亞諾·龐氏(Emiliano Ponzi)將上世紀60年代至今的義大利設計剪影濃縮於六張宣傳海報中。對於這位出道超過20年的插畫家而言,如何「創作出能夠與所有人,包括本地和外國訪客共鳴的插圖」是這項 設計的關鍵點。

米蘭國際家具展覽會60周年慶海報

「我從一開始就決定避開單純傳播信息和說教, 專注於通過情感來傳達米蘭國際家具展覽會的紀念意義與影響力。」他表示。為此,埃米利亞諾深入研究了自1961年至今塑造了義大利與米蘭身份特徵的禮儀與習俗,並將在其中生髮出的情感與理念濃縮到每一幅海報之中。米蘭的城市發展之物電車、「80年代」義大利時裝業崛起的衣香鬢影還有米蘭著名的斯卡拉劇院和全新的 Rho Pero 展覽會場,都成了展會的魅力景點。有趣的是,這系列海報也隨著每十年的推演而逐漸 走出黑白灰的色調,最終跨入「紅彤彤」的視覺性 中,與展會那清晰且無疑的紅色標誌與形象色交相呼應。

對於米蘭,埃米利亞諾其實毫不陌生。自1997年 起,他就從義大利中部的費拉拉(Ferrara)小鎮移居到米蘭就讀歐洲設計學院(Istituto Europeo di Design),畢業後便定居於此。畢業後的4年 里,埃米利亞諾躲在米蘭的公寓里專注於他的插 畫,鮮少做別的事情,亦很少出門。「當我決定我 必須為了工作而不是為了娛樂而畫畫時,一切就成了一條不歸路。」而這「修行」時期所誕生的作品,也集結成名為《roxio》的作品集,並在那個尚未有網際網路的年代裡應用為他的「簡歷」。奏效的 是,小型義大利公司開始委託他進行廣告和編輯 的工作。而後,來自紐約的代理公司也向他招手, 讓《紐約時報》《紐約客》《世界報》以及紐約現 代藝術博物館等成為他的客戶,從而讓他名聲大噪。

小米新品 Mi 10T Series 5G 推出時的英國廣告插畫

Salone Del Mobile 時至今日,插畫師早已非同早年那樣,僅涉及到 手繪和平面印刷而已。打從在大學本科便開始應 用繪畫軟體的埃米利亞諾,也可說是業界的首批 「數字原住民」。因此,問及他如今是否會以畫筆做草圖時,他也笑說即使會,都是「為了滿足我自己,而不是為了工作。」現今的他一 般都會在接到委託時便立即操作起平板電腦或計算機,以更 快速和輕鬆的方式來完成任務。這也難怪他的作品,尤其與時事有關的,都經常出現在雜誌、報章和廣告中。

小米新品 Mi 10T Series 5G 推出時的英國廣告插畫

與此同時,他的設計也散見在其他領域中:如為 食品品牌百味來(Barilla)設計義大利面包裝,村上春樹的《棄貓》設計的書封;甚至,連近期爆紅的非同質化代幣(NFT)也成為了他的畫布——適 逢今年情人節,他就與歌手朱利亞諾·桑吉奧爾吉 (Giuliano Sangiorgi)合作開發了名為《可以愛你 嗎?》(May I Love You)的三件短片式「畫作」,以「吻」作為題材。當中短暫且具有電影感的場景,皆展現出每個人都能識別出的情感:等待接吻的時刻。這些充滿空間感和時間張力的片段,不僅希望讓人們體驗到純粹的幸福,也因為其特性讓這一時刻無盡重複。

企鵝圖書出版社周年紀念的《企鵝之旅》

「當時,我只想嘗試看看它是如何運作的。」他解釋:「因為 讓數字作品與實體藝術品有了同樣重要的身份,所以從我的觀點來看,這確實是個有趣的市場。」當然,因為 NFT 領域仍屬「雛 形」,亦有讓他擔憂的地方,特別是在購買 NFT 的選擇下缺乏自然機制上。「這類作品,一般都是基於投資性而被購買。這雖然可以被理解。但因為一切都發生得太快,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它反而變成了一種金融投機,而不是對藝術本身所有的熱情。」

百味來(Barilla)義大利面限量包裝插圖

如此迅速地探入這一新領域,是否代表他正朝 「藝術家」的路邁進?還是他仍認為自己是個純粹的「插畫家」?「其實,我感覺兩種都有,因為 我對客戶的態度非常專業,但我創造的卻是情感 的作品。所以我以創造性的方式解決視覺問題。 我使用我的理性思維以及我的情感思維。」他解釋道。他也同時意識到,在過去的 20 年裡藝術家 和插畫家之間的區別已變得越來越小。「或許是 因為這兩個類別都為觀眾服務:插畫師的對象是 雜誌、書籍或廣告,而藝術家的對象則是畫廊、私人收藏家、活動家。」

村上春樹《棄貓》義大利版

他的作品可被歸類為一種簡約風格中充斥著清晰、大膽的符號和象徵性細節;也曾被形容為寫實畫家愛德華·霍珀(Edward Hopper)和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合體。然而,對他而言, 這「語調」(Tone of Voice)其實已隨著他的品位和慾望的變化而不斷演變。他解釋:「語調是我們通過我們的感性和經驗過濾世界的方式。這是一個 充滿動態的概念,因為我們從來都不是同一個人, 尤其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皆會不斷地變化。」 (編輯:九月)

文 Article / 甄建恆 Yen Kien Hang

圖 Pictures / 埃米利亞諾·龐氏 Emiliano Ponzi、米蘭國際家具展 Salone Del Mobil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f1c9f2d348a792ebd46334aa462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