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爾·里德:消失在迷霧中

2022-07-29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埃塞爾·里德:消失在迷霧中

近日,位於紐約的海報之家舉辦了一場名為「埃塞爾·里德:我是我自己的財產」(Ethel Reed: I Am My Own Property)的展覽。此次展覽由海報之家的首席策展人安吉麗娜·利伯特(Angelina Lippert)策劃,通過展現埃塞爾·里德的藝術作品向我們呈現了在那個以男性為主導的藝術年代裡,埃塞爾·里德對藝術的思考、認知、呈現、批判以及她與生活、階級、男權的抗爭。

埃塞爾里德

年少成名,天才海報設計師,美麗,這些都是埃塞爾·里德在世人眼中的標籤。她才華橫溢又神秘消失,如曇花一現,閃過新藝術運動的星空, 壯麗璀璨,成為了藝術史上最傳奇的女藝術家之一。埃塞爾·里德於1874年3月出生於美國馬塞諸塞州紐伯里波特郊區的一個貧困家庭。埃塞爾·里德很有天賦,大部分時間她都在自學繪畫。 1890年,埃塞爾·里德跟隨母親搬到波士頓,那個時候的波士頓已成為出版業中心,匯聚了關於出版、藝術與設計的各類精英。作為圖像生動、 色彩鮮明的印刷品,一張好的海報不僅能促進商品的銷售,更成為人們收藏的對象。藝術家們對海 報創作充滿了熱情,出版業也不斷挖掘有才華的藝術家。1894年冬天,一位在《波士頓星 期日先驅報》工作的朋友來拜訪埃塞爾·里德,無 意間看到了埃塞爾·里德的肖像畫,遂將其推薦給《波士頓星期日先驅報》。隨後的幾年間,埃塞爾·里德逐漸成為了美國最有名的女性平面設 計師,先後為《波士頓星期日先驅報》、《新畫報雜誌》、童書《阿拉貝拉和阿拉明塔的故事》、詩集《樹屋和其他詩歌》、小說《特勞梅雷小姐》、 戲劇《瘋子與聖人》等諸多出版物完成了海報、 封面、插圖等設計。這也讓埃塞爾·里德在1895- 1896年 期間成為一 個多產的設計師,而此時的她只有21歲,被評論家稱讚為美國平面設計界的閃亮新星。

左:《回聲》,1895; 右:《波士頓星期日先驅報》,1895

這一時期的埃塞爾·里德不僅在創作上充滿熱情與靈感,而且還熱衷於參加各類社交活動,結交了很多藝術家朋友。其中就有著名的攝影師弗雷 德·霍蘭德·戴(Fred Holland Day)和弗朗西斯·班傑明·詹森(Frances Benjamin Johnston),他們為埃塞爾·里德拍攝了一系列照片,成了她最好的形象宣傳。埃塞爾·里德逐漸成為波士頓的名人藝術家。此時命運卻跟她開了一個玩笑,這也成為了埃塞爾·里德藝術生涯的轉折點。後來,埃塞爾·里德與印象派畫家菲利普·萊斯利·黑爾的婚姻破裂,埃塞爾深感受傷,決定帶著母親去歐洲散心。

左: 《愚蠢或聖潔》,1895; 右:芭莎雜誌8月刊,1898

埃塞爾去了倫敦,開始了新的生活。英國前衛期刊 《黃皮書》(The Yellow Book)向埃塞爾遞出了橄欖枝,邀請她為期刊繪製插圖。1896年,埃塞爾還為作家理察·勒·加利安(Richard LeGallienne) 設計了小說《黃金女郎的追求》的海報,這張海報亦成為了年輕的埃塞爾最後一張海報作品。在此期間,埃塞爾與理察·勒·加利安相戀了,這是一段沒有結果的關係,因為理察已經結婚。埃塞爾與理察育有一個孩子,但隨後埃塞爾就被理察拋棄了。此後《黃皮書》也在1897年宣布停刊,埃塞爾備受打擊,她的作品也越來越多地流 露出了悲哀的情緒,她設計的海報中的優雅浪漫的女性被光頭的「女性小丑」所取代,如她在期刊上發表的插圖作品《小丑愛情》和《睡著的小丑》 等。這些消極的情緒變成了靠狀態創作的埃塞爾的阻礙,隨著生活逐漸陷入困境,埃塞爾的創作 也愈發艱難。

左:《阿拉貝拉和阿拉明塔的故事》,1895; 右: 《特勞梅蕾小姐》,1895

埃塞爾·里德被稱為消失在迷霧中的女藝術家,一 生短暫且戲劇化,21歲成名,24歲銷聲匿跡,38歲 英年早逝。作為女性藝術家她是非常成功的,不僅才華橫溢,還在年少的時候就得到了外界的認可。但隨著她的人生際遇與感情的變化,她賴以創作的靈感和良好狀態逐漸變得糟糕,也漸漸在藝術界銷聲匿跡。今天我們重新審視埃塞爾·里德的藝術,她的作品中飽含著她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在一個被認為女性是第二性別的時代,埃塞 爾·里德認為女性應該是獨立的,不應該通過取悅男性而生存。

展覽現場

埃塞爾·里德的海報與插畫設計多以女性形象和精緻的花卉為主,其靈感來源於新藝術運動和日本浮世繪藝術,使用了像藤蔓一樣具有曲線美的線條,背景常常選用花朵等植物,強調人物和背景之間的對比。同時,這些作品也具有時代特性, 在尺寸上比歐洲的作品要小,採用了一種反映當時美國文化的簡單而含蓄的圖形語言。與同時代美國男性 平面設計師相比,埃塞爾的作品更加個性化,幾乎全部都是女性,而這些女性也充滿了她自己的影子,這些被編碼與符號化的形象, 也反映了埃塞爾的故事和作為一個女藝術家所面臨的普遍挑戰,進而使得埃塞爾的作品比其他同行的看起來更現代與前衛。其中,具有代表性 的作品有她為1895年2月24日《波士頓星期日先驅報》創作的海報,描繪了一個正在閱讀報紙的優雅女性,背景為三朵罌粟花,畫面對比強烈。 此外,還有她為童書《阿拉貝拉和阿拉明塔的故事》所創作的海報,畫面中央是兩個金髮的雙胞胎女孩——阿拉貝拉和阿拉明塔,表情具有細微差異,暗示著她們不同的個性。背景選用了火紅的罌粟花配以裝飾線條,並選用了紅黑相間的字 體,與中心圖案相呼應。

左:《金姑娘的追求》,1896; 右:《海報展》海報,1896

女性藝術家團體游擊隊女孩(Guerilla Girls)在其作品中發問:「為什麼現代藝術領域中只有不到 5%的藝術家是女性,卻有85%的裸體是女性?」 這個問題指出了以下兩個現實,即作為一名女性藝術家在男性主導的藝術世界中想要有所成就比男性更難以及女性的身體作為被凝視的對象。 作為女性藝術家的埃塞爾·里德是深知這兩點的, 所以一方面她通過表演和模仿的形式塑造了自己 「迷人的女藝術家」的身份;另一方面,她在自己的平面設計中通過描繪不同的女性形象來探索她的那個時代所流行的女性氣質,進而來挑戰男性 的凝視和對女性氣質的刻板印象。

英國作家伍爾夫說:「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觀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義也 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也要盡情感受這種沒有答案 的人生。」埃塞爾·里德向我們呈現的不僅是她絲毫不遜色於同時代男性藝術家的創 作,還有她對女性獨立的追求,對生命對藝術的熱忱。 (編輯:九月)

文 Article / 李萌 Molly Li

圖 Pictures / 紐約海報之家 Poster Hous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f1bf9ec4da51e6a98aa5003ee8d64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