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 | 撇開是否「抄襲」,《非凡醫者》算翻拍成功嗎?

2023-12-14     新民周刊

原標題:好戲 | 撇開是否「抄襲」,《非凡醫者》算翻拍成功嗎?

好戲 | 撇開是否「抄襲」,《非凡醫者》算翻拍成功嗎?

文 | Pauline

故事的一開頭:一個年輕男子闖進便利店,搶了一瓶白酒、一把美工刀、一卷膠帶和一根軟管。店員將他死死抱住,可路人非但不幫忙,還反過來讓店員放他走。原來他「搶」這些東西是為了救一個幾分鐘前被意外墜落的廣告牌砸倒的小男孩。

年輕人叫陳輝,是剛畢業的醫學博士,本來他是要去參加一場很重要的入職面試。

陳輝經過簡單檢查,判斷是玻璃碎片刺進體內,導致氣胸。此時已經等不到救護車的到來,再不救治男孩將失去生命。於是,他當街開胸,並用剛才「搶」來東西製作了一個簡易的「單向閥」。

救護車正好是去他要面試的那家醫院,陳輝順理成章地上了車。就在車上,他又敏銳地觀察到男孩心電圖的異常。在被醫護人員攔在手術室外時,他不停地提醒,一定要給孩子做心超。

仍不放心的陳輝,此刻完全將面試拋在腦後,他試圖繞過保安、找出死角,試圖闖入手術室。最後,手術中的醫生髮現異常命人找到陳輝,最終發現了一塊極小的碎玻璃扎破了男孩的心包,成功挽救了男孩的生命。

說到這裡,是不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2017年開播的美劇《良醫》里,主角肖恩就這麼做過。

但上述劇情來自於11月17日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台網一起開播的都市醫療劇《非凡醫者》。該劇由陸川擔任總導演、編劇,張晚意、姜珮瑤、鄭雲龍、呂曉霖、柳小海、王志飛等主演。

該劇一開播就引發關注,收視率也很高。但隨著劇情的展開,評分逐漸降低,爭議也隨之而來。加上其獨特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播出安排,全劇16集的體量到現在還剩下兩集沒有播出。

有評論更是直言,《非凡醫者》沒有原創性,沒有真實性,沒有感染力,也沒有娛樂性,「它不僅辜負了觀眾的期待,也浪費了演員的才華,也玷污了醫療劇的品質」。

事實果真如其所言?《非凡醫者》到底算不算「抄襲」呢?

01

劇中和美劇《良醫》相似的地方還有很多——

比如,陳輝和肖恩都是擅長治療癌症、婦產科、肝臟移植等複雜病症的醫生;他們都有溝通障礙,都遇到了不理解和排斥他們的同事和領導,都有一個喜歡他們的女同事……

比如,美劇《良醫》用線條和圖表呈現主角刻板化的行為動作。這種可視化的手法被照搬了過來。陳輝在整理床鋪時,被子和床鋪形成的夾角一定要90度,洗完臉之後擦拭五下。

又比如,肖恩仿佛有「超能力」,能在腦內3D建模。到了陳輝這裡,也完美繼承了這一能力,憑心超就可以構建立體且完整的3D圖像,僅憑摸脈搏、聽心跳就能找出患者的病因。

不過,在美版中,通過注釋還做了相應的解釋,《非凡醫者》倒是乾脆放棄了這點。

除部分劇情設置外,連一些台詞都是照搬的。因此,網友們對這種「抄襲」行為非常不滿,認為該劇沒有創意,也沒有尊重原作的版權。

對於「抄襲」的指責,《非凡醫者》方面間接給出的回應是,已經購買了韓劇《好醫生》的版權。

那我們就來好好捋一捋其中的關係。其實,美劇《良醫》也不是原創,它正是根據2013年的韓劇《好醫生》改編而來。2018年,這個「醫生IP」還被改編成了日劇《善良醫生》,由山崎賢人主演。這麼看來中國版的《非凡醫者》只能排行「老四」。

如果看過美劇和韓劇的觀眾應該知道,兩部劇除了主角都患有「學者綜合症」之外,經手的各種病症和情節幾乎沒有任何關聯。

反觀《非凡醫者》,要說購買的是韓劇版權,怎麼劇情卻與美劇高度相似?就連豆瓣的介紹頁面上,也赫然寫著《非凡醫者》又名「中國版良醫」。有沒有小夥伴來科普一下,這樣的「隔代抄」算不算「抄襲」呢?

撇開這點暫且不論,由於美劇《良醫》的高評分,如果真能「抄」好,相信該劇也不至於評分太差。但《非凡醫者》明明以張晚意飾演的「天才醫生」陳輝的成長史為切入點和敘事線索,卻把他患的病從「學者綜合症」改成了「阿斯伯格症」。

阿斯伯格症,是一種屬於孤獨症譜系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而學者綜合症,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病症,主要表現為在某一方面有超常的能力和天賦,但不一定會有溝通障礙。

換言之,陳輝壓根不可能是一個「天才」,他的醫術和智商都不可能超過常人,他只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普通人。這樣的人設,明顯不符合醫學常識,讓人感覺很不真實,也不合理,堪稱全劇最大的Bug。

02

觀眾對《非凡醫者》期待,其實還來自於這是導演陸川的首部電視劇,大家很想在這部劇里看到更高維度、更有風格和質感的拍攝水準。

有一說一,該劇的故事原型來自韓劇,想要落地到中國,存在很大的本土化問題。從現實來看,像陳輝這樣的阿斯伯格綜合症患者,在中國的三甲醫院當醫生絕對撐不過兩集。三甲醫院的醫生每天要承擔的接診量、工作強度和需要掌握的人情練達程度,非他國醫生可比。

陸川和團隊在這一點上倒是做了最正確的選擇,不拍門診、住院診療這些常規醫療劇中的日常節奏。而是設定了一家比現實中的三甲醫院更規整,看起來高級一些的普雲醫院;病案選擇也主要突出奇觀性;人物關係勾畫的是科室內的團結、配合。唯有這樣的環境下,像陳輝這樣的醫生才有生長空間。

但該劇在劇情設置上還是不能免俗,比如講述陳輝「為什麼想成為醫生」的時候,這個問題出現在男主應聘醫生的關鍵戲份里,是韓美兩版都保留的重頭煽情戲。其他版本男主都對兒時寵物兔和親兄弟意外身亡的時刻做了動情的描述,「他們沒有機會長大,我想要幫助其他人實現這一切」。

但到了陳輝,變成了一段擲地有聲的《希波克拉底誓詞》,只見他站起來舉起拳頭宣讀誓詞,坐著的一眾醫院骨幹腦中紛紛閃回當年校園宣誓的場景。螢幕前的我,一邊生氣,又一邊不爭氣地流下了眼淚,「該死,又中了國產劇煽情慣用的圈套」。

事實上,大導演「下場」拍攝電視劇能帶來話題度,也能給觀眾帶來「降維打擊」的期待,但也容易因導演摸不准電視劇觀眾的喜好、把握不好電視劇的創作邏輯而導致作品口碑走低。

回顧此前著名電影導演下場拍電視劇或網劇的經歷,市場反應未盡如人意的例子近年來已屢見不鮮。

2021年,馮小剛首次執導的網劇《北轍南轅》上線,結果卻因為炫富、不接地氣、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等槽點,遭遇口碑滑鐵盧,僅僅收穫了豆瓣5.0的超低分。

同年,愛奇藝曾經引以為傲的「迷霧劇場」上線了重點劇《八角亭迷霧》,該劇由著名第六代導演王小帥指導,呈現出電影級質感的畫面,但也遭遇了「將懸疑劇拍成家庭倫理劇」的質疑,導致懸疑劇迷不買單,最終僅僅收穫了豆瓣5.7的不及格分。

如此看來,《非凡醫者》目前豆瓣7.4的評分,已經算是高分了,雖然沒有很出彩,但也不至於太差。就是不知道陸川導演本人滿不滿意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f0e10e7f0e9a0958fc8fc4dcab0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