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吃攤這對母女,我突然明白:為啥有的孩子一輩子都富不起來

2024-05-30     全能辣媽plus

大家好,我是探長~~

「咱家窮,沒錢買。」

「我可沒錢,出去別給我惹事兒,我賠不起。」

「你以後可得好好學習,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家裡全靠你了。」

不知從哪天開始,孩子成了父母想要改變命運的唯一希望。

他們在孩子面前訴說自己的苦衷、想讓孩子早當家、希望孩子有出息。

但是,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看到小吃攤這對母女,我突然明白:為啥有的孩子一輩子都富不起來

有一次,方女士帶著女兒逛街玩,女兒想吃冰淇淋。

雖然覺得冰淇淋太貴,但還是不忍拒絕女兒的要求,便咬牙給女兒買了一根。

邊買邊說:「媽媽掙錢不容易,我都不捨得吃,還給你買,你可得好好學習,以後孝順我啊。」

結果,女兒拿到冰淇淋之後,也沒有吃的心情的,便吃了兩口,就不要吃了。

本就心疼錢的方女士,看到女兒如此「不懂事」的行為,一下子怒了,當著路邊很多人的面,衝著女兒大喊:

「你知不知道,我跟你爸賺錢有多不容易?你知不知道,咱家有多窮?我們過得有多難?我給你買這個冰淇淋,頂我半天的工資了,我自己都捨不得吃,你還那麼浪費!」

站在一旁的女兒,顫抖地說了一句話:「咱們家就是因為我,才會這麼窮的。」然後眼淚刷刷的往下流,眼神很無助。

連吃個冰淇淋都要被父母扣上得好好學習的重擔。

如此沉重的愛和極深的期望,反而讓孩子透不過氣,不敢接受父母「偉大的付出。

負重前行、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反而常常擔心自己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而變得做事躡手躡腳、膽小自卑。

家庭對孩子心態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父母的言行,不僅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情緒和自我價值感,還可能影響到他們的未來人際關係和對生活的態度。

孩子成長路上的「毒藥」:父母無休止的「哭窮」「抱怨」

很多父母經常向孩子抱怨:賺錢多麼的艱辛、家裡如何的貧困。

常常「哭窮」,寄希望在孩子身上,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情緒上的壓力和自我價值感的降低。

當孩子頻繁聽到父母關於經濟的怨言時,他們可能會感受到一種難以承受的負擔,認為自己是家庭經濟困難的主要原因。

這種心理負擔便容易導致孩子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以及在社交環境中感到自卑或羞恥。

成功教育的密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心態

通過積極的溝通方式和示範行為,我們可以有效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的心態。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影響情緒的瑣事。

我們應當避免在孩子面前過度表達負面情緒,尤其是關於經濟的壓力。

相反,我們可以適當地讓孩子了解家庭的財務情況以及父母遇到的挫折,讓孩子分享他的計劃。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家裡的現狀,目前我們可以買什麼,不能夠買什麼,能夠擁有什麼樣的生活,短時間無法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然後,我們和孩子共同設定一個目標,並且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各司其職,為達到目標而努力。

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生活的更好並且一一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共同設定家庭目標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設定短期和長期目標,並一起努力實現。

這不僅能教會孩子責任感和目標導向的思維,還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對家庭有積極的貢獻,在實現家庭目標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

強調努力的價值

我們應當強調通過努力可以達成目標的重要性,而不是單純突顯困難和挑戰。

給孩子一個積極的示範,可以促使孩子在面對自己的挑戰時,採取積極的態度,學習如何控制情緒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是孩子情緒支持的「源泉」。

當孩子表達不安、恐懼或其他情緒時,我們作為父母,應當耐心地傾聽,並提供安慰和指導。

這種支持不僅能夠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也教會了他們如何在未來自我調節情緒。

辣媽語錄:

為了培養出自信、積極、陽光、有出息的孩子,我們需要與孩子積極的溝通,一起設置家庭的目標,彼此共同努力。在前進的道路上,做好對方的情緒調解員。

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不僅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還能為他們未來的社交和職業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家長們,你有給孩子哭過窮嗎?

(圖片源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eeac759ccfc031774218c8d6a5129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