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中國大學創新高,加拿大整體排名提高

2020-06-11     北美楓哥

原標題:2021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中國大學創新高,加拿大整體排名提高

6月10日,QS世界大學排名網發布了「 2021 QS世界大學排名」,三所中國頂尖大學獲得了其在QS排名史上的最高排位;三所加拿大名校的排名也大幅提升。

加拿大三所名校排名提前

今年的QS排名中,多倫多大學排名25位,較去年的29位上升了4位。

魁北克的麥吉爾大學排名31位,較去年的35位也上升了4位。

我大溫村UBC的排名更是上升10位,由去年的51位上升至41位。

中國大學排名再創歷史新高,清華排15

三所中國頂尖大學獲得了其在QS排名史上的最高排位。

清華大學再次打破了去年創下的中國大學的最高排位,從世界第16名上升到第15名,在亞洲大學中排名第3,這主要歸功於清華在學術聲譽和研究影響力指標評分上的提高。復旦大學則從去年的第40名上升到第34名;上海交通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前50名,排名第47位。兩所高校也雙雙創下了各自的歷史最好成績。

除3所頂尖大學的提升之外,相比去年,世界前1000名的中國大陸大學又增加了9所,中國已擁有41所世界前一千名的優質大學。

QS的研究總監Ben Sowter表示:「排名的上升絕非偶然,這是對一個國家的教育財富進行長期投資的結果。中國大學在研究領域的卓越表現已經越來越毋庸置疑,而中國的大學仍然可以在更多領域變得更具競爭力。」

美國大學仍占三甲,但集體下滑

美國依然穩居前三甲,排名世界前三的大學為麻省理工學院(MIT),連續第9年被評為全球最佳大學,史丹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分別占據榜眼和探花的位置。

而加州理工學院則升至第4位,超過了去年第4的牛津大學,意味著世界上排名前4的大學都是美國大學。

但是,美國頂尖大學保持著世界領先水平的同時,在153所參與本次排名的美國大學中,有112所排名下降,占比74%,只有34所排名上升。

結果表明,相對於全球競爭者,美國高等教育的整體狀況正在下降。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第51名)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第54名)跌出世界前50後,美國目前排名前50位的大學數量比去年少了兩家。

自2017年以來,名列全球前100名的美國大學的數量已從32所降至27,而達到前200名的大學的數量已從48所降至45。QS用來排名的所有六個指標的整體表現都在下降,但是在衡量國際學生人數和教學能力的指標中,這種下降最為明顯。與全球大學相比,在美國151所排名最高的大學中,有131所的國際學生比率得分在去年有所下降。

同樣,英國的大學也遭遇整體下降的趨勢,在84所排名最高的英國院校中,有62所的排名逐年下降。

英國的頂尖大學,牛津大學是英國第一,排名世界第5名,排名下降1名;劍橋大學排名第7,排名沒有變化;帝國理工學院排名世界第8,上升一位;倫敦大學學院排名世界第10,下降兩位。

英國排名下降的兩個主要原因是教學能力和研究影響力的持續下降。在英國排名前84位的機構中,有66家在過去12個月內其師生比率得分有所下降,而59家在QS的單位教師倫敦引文數指標方面的得分則有所下降。

不過儘管今年有所下降,但英國仍然在全球前100名大學中持有18家大學。這個數字是在過去的五年中保持不變,表現出比美國更出色的性能耐久性。

QS研究總監Ben Sowter表示:「美國大學的學術聲譽指標的持續下降,也表明全球學術界越來越相信,卓越的教育可以在美國以外的地區找到:這種趨勢也將對國際學生的往來和學術交流產生了影響。」

本次QS世界大學排名共採用了六個指標:

  • 學術聲譽40%:基於超過94000名學者的調查問卷反饋;
  • 僱主聲譽10%:根據超過44000名僱主關於大學與畢業生就業水平的調查答覆;
  • 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20%:衡量學術研究的影響力,通過五年內大學研究論文的引用總數除以大學的教師數量得出;
  • 師生比例20%:代表教學規模,將學生人數除以教職員工人數得出,可以用來參考各個大學的班級規模;
  • 國際教師比例5%: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之一,它衡量的是大學中非本國教師的比例;
  • 國際學生比例5%: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中的第二個指標,它衡量的是大學中非本國學生的比例,這也可以表明大學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以上信息與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doho3IBfGB4SiUwjhz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