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尼特」號裝甲戰艦

2024-01-19     悲喜歷史

原標題:「莫尼特」號裝甲戰艦

「莫尼特」號裝甲戰艦是由瑞典發明家約翰·埃里克森設計。它的干舷極低(艦身在水面上只露出500,包著5—8層2.5毫米厚的鐵板),主船體完全在水線以下,排水量有987噸,機動性好。船體中部安裝有一座可360度旋轉的炮塔,炮塔內有2門11英寸前膛炮,其最大航速為8節。莫尼特號是美國南北戰爭軍艦之一,北軍艦隊的一艘裝甲戰艦。

莫尼特號於1862年12月在一次航行中遇到風暴沉於北卡羅來納州附近海域。

1861年夏末,美國北方海軍通過情報獲悉,南方邦聯海軍的「維吉尼亞」號裝甲戰艦即將投入戰鬥。於是,北方海軍決定研製自己的裝甲戰艦「莫尼特」號,專門用來對付「維吉尼亞」號。

1862年3月,南北雙方最得意的戰艦終於在維吉尼亞東南方向的漢普敦碰面,引發了現代意義上的首次海上炮戰——漢普頓錨地海戰,開啟了現代海戰的新紀元。

「莫尼特」號於1862年12月在一場風暴中沉於北卡羅來納州附近海域。

1975年,「莫尼特」號沉沒地成為美國首個國家海洋保護區。

1986年,該地點又被指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莫尼特」號許多部件已被打撈上來,並陳列於維吉尼亞的紐波特紐斯海員博物館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dad90553548fc2dd135a8b5e7ef46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