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糖尿病是一種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異質性代謝性疾病,與遺傳、自身免疫和環境因素有關。
糖尿病是指血液中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導致高血糖和糖尿病,從而導致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臨床表現包括多尿、多飲、多血、消瘦等。重症患者容易出現酮症酸中毒和其他急性併發症,如血管、神經等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通常無法治癒,但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來控制糖尿病,從而很好地控制血糖,從而實現臨床緩解,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01
糖尿病高發的原因是什麼?
1.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尤其是2型糖尿病和腹部肥胖。
隨著國民飲食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會因為暴飲暴食和頻繁攝入過多的油膩和辛辣食物而增加肥胖率。肥胖者體內的胰島素也會受到極大的抑制,因此他們無法穩定血糖,導致血糖升高。
2.不良飲食習慣
疾病通過口腔傳播。禍從口出。糖尿病患者經常吃高脂肪食物。它會增加身體肥胖率,並誘發2型糖尿病。脂肪食物中含有高熱量和高蛋白質。大量攝入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誘發高血糖。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惡化為糖尿病。
3.心理因素
過度壓力和過度體力消耗的人往往會導致大量失血,最終由於激素水平紊亂而成為糖尿病患者。
4.免疫力低
免疫是人體抵抗細菌和病毒入侵的重要防線。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中分布著更多的免疫抗體。其主要機制是抗原物質進入人體,導致免疫功能紊亂,產生一系列針對B細胞的抗體物質。
免疫力低下的人對B細胞有嚴重損害,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從而誘發糖尿病。
5.病毒感染
糖尿病的發生與一些病毒感染有關。當病毒進入人體時,糖尿病將變得易感和有抵抗力。它是B病毒和B細胞損傷,釋放自身抗原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力,促進血糖升高。
02
有一種零食,或許在「摧毀」你的胰島,建議45歲以後儘量少碰
堅果食品
堅果類食品富含脂肪、優質蛋白質、鋅、鐵等元素以及胺基酸、維生素等微量元素,能為人體各組織器官提供充足的營養。此外,它們還可以提高大腦神經細胞的思維活力和記憶力。
因此,對於一些長期使用大腦的中老年人和青少年來說,吃堅果有很好的營養作用,堅果還富含卵磷脂,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然而,堅果類食物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很容易導致胰島素抵抗或體內高膽固醇。吃得太多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誘發高脂血症、高血壓等疾病。
03
如何預防糖尿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2021世界衛生統計報告,糖尿病已成為世界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在2000年至2019年的19年間,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增加了5%。為了防止糖尿病危害身體,我們應該如何預防?
1.增加體力活動,參與體育鍛鍊
適度運動可以增強心血管功能,改善血壓和血脂,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每周至少鍛鍊150分鐘,比如每周5天每次鍛鍊30分鐘。最好每周進行兩次阻力肌肉鍛鍊。阻力運動和有氧運動相結合可以獲得更大的代謝改善和益處。
2.少熬夜,保證睡眠時間
經常熬夜不僅會讓人感到沮喪,還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它還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內分泌失調,它會引起激素分泌失調,人們會有意識地吃太多的食物,導致肥胖,這是糖尿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為了預防糖尿病,我們必須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每天至少睡眠8小時。
3.多吃粗糧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吃更多的粗糧,因為粗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粗糧中的膳食纖維不僅能促進胃腸蠕動,而且對改善便秘有一定作用,能有效排出有毒物質。
4.保持標準重量
糖尿病是肥胖人群中的常見疾病。肥胖會導致新陳代謝異常。因此,適當的減肥對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減肥是通過合理的運動來減肥,而不是服用減肥藥。
04
生活中哪些食物有助於降低血糖?
1.枸杞
說到枸杞,我相信你並不陌生。枸杞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的食品,含有枸杞多糖和多種營養物質,具有降血糖、抗脂肪肝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多飲枸杞水或使用枸杞湯也可以起到滋補肝腎的作用。強身健體對糖尿病和肺結核患者都有好處。
2.苦瓜
苦瓜是一種特殊的營養食品,但它經常作為一種日常生活食用。
苦瓜含有苦瓜苷、5-羥色胺、谷氨酸、丙氨酸和維生素B1等營養成分。粗提物類似於胰島素,可以幫助穩定血糖水平,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3.洋蔥
洋蔥也是一種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食物。雖然味道辛辣刺激,但其營養價值不容忽視。
前列腺素A和硫胺素酸還可以擴張血管,維持血液循環,保持血管彈性,阻止動脈硬化。
洋蔥還含有刺激胰島素生成的物質。胰島素分泌後能有效穩定血糖水平。由此可見,吃洋蔥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前列腺素A和硫胺素酸還可以擴張血管,維持血液循環,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
4.魔芋
說到魔芋,我相信你並不陌生。魔芋也是一種很好的降血糖食品。
研究表明,魔芋中含有的葡甘聚糖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它還可以延遲身體對葡萄糖的吸收,減少身體的餐後血糖問題,減少身體的飢餓感。
結論:糖尿病是非常可怕的,但這不是癌症。因此,如果患者朋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更加關注日常生活,做好日常預防措施,疾病就會得到控制,從而避免糖尿病的更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