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後,要養成三種好心態,這才是幸福的關鍵

2022-07-08     仲念念。

原標題:退休之後,要養成三種好心態,這才是幸福的關鍵

圖/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退休之前,人憑藉本事而活,退休之後,我們就將靠著心態立足於世。

這個年紀的我們,心態越是豁達、通透、健康,人生越是有滋有味。否則一旦心態無法擺正,整個人生也將糟糕無比。

其實好心態並不難,關鍵要想開、看開,不做無意義的內耗。

退休之後,要養成三種好心態,這才是幸福的關鍵。

01:不管閒事,過好自己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旅行,路上總有無數行人,也有許多風景,但並非所有人和事都與你有關,更多的只是匆匆過客。

多少人煩惱的根源,就是太關注外界,卻又得不到外界的承認。就像你總想勸一些人走向正途,但他們卻嫌棄你多管閒事,翻來覆去,折磨的只是自己罷了。

還有些人太在意外界的看法,別人的指指點點使其難過許久,別人的質疑又讓他急於證明自己。

可證明了又怎樣?爭辯了又怎樣?外界的聲音從未停止,因為這些與你本身無關,更多的是有人嫉妒你、陷害你。

電影《哪吒》中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無論如何都無法搬動。

我們改變不了世界的眼光,卻能讓自己掙脫而出,只活給自己。

到了晚年更是如此,人生所剩無幾,該取悅的是自己,而不是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

02:過去不可追,未來者猶可待

我們為他人的眼光而懷疑自己,也為過去的傷痛而苦苦掙扎。

但無論是別人還是過去,於現在的自己而言都無足輕重。

有些錯誤已經釀成,後悔也無濟於事,倒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爭取不再重蹈覆轍。

愛過的人、失去的寶物,早已隨風而逝。它們被掩埋在時間裡,就是提醒著你要忘記過去,重新開始。

一位哲人曾說:人的眼睛長在前面,就是為了向前看,少往後回頭。

過去不可追,未來可待,我們唯一能握住的只有現在和將來。別再為曾經而痛苦,就能看到以後的精彩紛呈。

03:生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碌碌無為、渾渾噩噩

退休之後,很多人最害怕的莫過於死亡,好像一隻腳踏進了退休的旅程,另一隻腳就邁入了死亡的歸程。

再強大的人也在死亡面前戰戰兢兢,再體面的人也可能在該過程中失去生機,原來在生死之中,人是沒有三六九等的。

一樣的害怕,一樣的彷徨,一樣的不敢面對。

可細想來,我們當真是害怕死亡的過程嗎?

正如某個小品所說:眼睛一閉一睜,一切就過去了。

閉上雙眼時,一切都與自己無關,你甚至來不及痛苦。我們真正害怕的,是遺憾和不舍。

總覺得還有未了的心愿,總是放不下一切,才覺得死亡是掠奪。而那些一生充實、看透人生的智者,只當死亡是超脫的。

小時候害怕考試,不是考試本身有多難,而是你還沒有準備好。

退休後害怕死亡,也並非死亡多麼痛苦,只是你沒有活出想要的樣子。

我們對於任何事物的恐懼,都來自於內心沒有底氣,既然如此,改善現狀的最好方法便不是哀嘆餘生,而是儘快去充實自己。

去愛想愛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去體驗未知的人生,從此不留遺憾。

當你體驗過了、沒有遺憾了,就能輕鬆地走向命運的最後一程。

正如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楊絳先生,她一直活到了一百歲,獨自面對了死亡。人們都以為她會很恐慌,但楊絳先生卻在書中,寫到了自己的坦然心境。

這一切宛如她曾經翻譯過的一句詩:「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 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死亡對於無能者是種掠奪,對於智者來說是功德圓滿後的必然。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了這一階段,才意識到自己碌碌無為、滿腹遺憾,卻又無法改變。

努力去過好當下,這才是應對死亡的唯一方法,若是每天都無比充實,便不會恐懼生命的戛然而止了。

退休後,人活的是心態,這三種心態將為你驅散陰霾、重拾幸福。

保持好心態吧,相信往後餘生,你將與美好緊緊相隨。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cbeafe6691fda273321eab5bdef10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