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詠老師八字起名案例(第十篇),夢回唐朝,我勸李白來改名

2022-07-29     周易與傳統文化

原標題:謝詠老師八字起名案例(第十篇),夢回唐朝,我勸李白來改名

謝詠老師八字起名案例(第十篇),夢回唐朝,我勸李白來改名

李白改過名嗎,李白為什麼要取這個名字,中國姓名學大師,謝詠老師姓名學談,李白的名字是怎麼由來的,唐代詩人李白名字的來歷,謝詠老師姓名學談詩仙李白名字的由來;

本篇是中國著名姓名學大師,謝詠老師八字起名案例(第十篇),《夢回唐朝,我勸李白來改名》,本篇謝詠老師運用姓名學為主,結合傳統《易經》文化,來和大家共同探索一下唐代詩人李白名字的來歷和情況,當然了,本篇文章僅僅是代表謝詠老師個人觀點,茶餘飯後的娛樂談資為主,不喜者請忽略!

謝詠老師特別聲明:

謝詠老師特別聲明:自從2010年至今2022年這十多年間,謝詠老師陸陸續續原創過很多文章,有些發布在網絡上博客或者自媒體上,有些發表在以前各種雜誌刊物上,都是謝詠老師親自實踐運用的案例,其中有看風水方面的,有測八字命理方面的,也有取名字方面的;但是因為時間久遠,再加上有些博客被刪除找不到了,所以就殘缺不全,於是就有很多朋友們都私信謝詠老師說,希望謝老師能夠把以前的文章重新修正整理一下,以方便完整系統閱讀和學習,其中尤其是關於謝詠老師在姓名學取名字方面的的呼聲最高,於是應朋友們的呼喊,謝詠老師就把之前的實踐取名案例方面的文章重新歸類整理一下,以供感興趣的朋友們學習,本文則是謝詠老師八字取名案例系列的第十篇《夢回唐朝,我勸李白來改名》,如果對前面「第一第到第九篇」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在網上自行收索閱讀,如果自身有姓名或者命理方面搞不清楚的問題,也可以聯繫謝老師解決!

謝詠老師:將敬酒,我勸李白來改名

——謝詠老師瞎侃李白,夢回唐朝,勸君先把名來改,莫使人生空餘恨

自從前一段時間讀到李白的《將敬酒》之後,就為李白的大氣豪邁所折服,同時也為李白的一生坎坷和懷才不遇所惋惜,考慮良久,終於決定朝李白下手了,希望不要被朋友們所詬病!

李白,是我們很多中國人眼中神聖不可侵犯的「詩仙」,既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大詩仙,也是一個抱負滿懷的有為青年,謝老師作為一個不入流的偏門學者要在此大談李白,實在是沒有資格的,可能不為主流文化人之所喜,但是既然是家喻戶曉的大紅人,我想不同的人眼中會有個不同的李白;李白作為一個大文豪詩人,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無疑是很成功的;但是要說他的仕途理想方面的建樹,無疑是很失敗的,李白的理想是要做宰相,最終卻只是皇家豢養的家奴罷了,後來很多學者就此為李白大鳴不平,認為唐玄宗把一位偉大的詩人召進宮裡當弄臣,實在不應該得很。

其實,這個說法不太確切,唐玄宗在金鑾殿上曾經考察過李白的政治才能,但沒有什麼結果,後者只寫了一首讚美詩了事。此後也未見李白提出治國方略,或者顯示出管理才幹。相反,李白在政治上表現得十分幼稚,完全是一副酒徒嘴臉,甚至給自己樹立了一個致命的敵人—高力士。

高力士作為唐朝時期最耀眼的人物之一,這樣一位顯赫的人物,李白竟然不買帳,而且倚酒三分醉,伸出一雙臭腳強令高力士脫靴,實在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果然,事隔不久,李白便被官場淘汰出局。

所以說失意之後的李白,基本上作詩,都不是他的本意,可能僅僅是一時失意之後的借酒澆愁之作而已,比如膾炙人口的《將敬酒》;

——傳世經典《將敬酒》

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後,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里,李白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聖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李大詩人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

謝詠老師還是很喜歡李白的詩的,小時候覺得他的詩豪放大氣,後來長大之後又更多的了解了他生平,也知道了他更多的詩,在他的詩里讀出了一種不甘卻又鼓勵自己的味道;本來一直以為李白就是個樂天派,一直活在盛世下,沒想到在晚年生活也是如此艱苦。

在中唐,行卷是科舉的必由之路,有名的詩人都要經過這條路,李白名滿天下,可以說只要科舉必中無疑,但他宣稱絕不科舉,不科舉沒問題,但是他還想做官,還有大志向,這就和當時的體制不合了。李白的痛苦,我覺得主要是因為他想要的,與他的才能並不匹配,他想要做宰相做宰輔,可他真的沒什麼政治才能。

唐玄宗沒給過他機會嗎?給過,可他真的不太行,唐玄宗對他挺好的,最後站錯隊,不還是因為沒什麼政治才能,在政治上眼光不太行,又著急想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所以終究是時運不濟;別說李白被流放的事,就他那行為,擱別人身上,殺頭都是輕的。

為什麼對他卻就網開一面,還不是因為唐玄宗喜歡他,我們現代人眼中的李白也是被後世給神化了,其實並沒有那麼超脫的,最終李白的是一生大起大落的,然其得後世之追捧,化為一縷仙氣在人間,也算是功成名就!

最後謝詠老師這裡要說的是李白的姓名,這可能會在很多主流文化人眼中可能是很不削的,沒關係,不喜者可以忽略即可,僅圖一樂耳!

謝詠老師:夢回唐朝,勸君先把名來改,莫使人生空餘恨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傳說稱在李白出生的那一天,他的母親曾經做了一個十分祥瑞的夢,夢見天空之中有一顆長庚星,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太白金星,划過空中。就因為這個原因,李白的母親認為這個現象十分神奇,並且是十分值得紀念的時刻,於是她就將這顆星星作為她孩子的姓名以及字號,於是從此以後中國歷史上就誕生了一個詩仙「李白」;

謝詠之所以想起了要談一談李白之姓名,完全是深受其《將敬酒》詩詞的影響,突發奇想而言,如果可以穿越的話,謝詠老師第一件事情就是穿越回唐朝,去勸李白改個名字!

(1)謝詠老師:李白簡潔明了,直白不染風塵

遙想李白當年,他作為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怎麼會落到窮途末路、沿門托缽的地步?

「李白」二個字,從書寫筆畫來說,簡潔明了,幾乎可以說一氣呵成,姓名簡單明了,這個是沒有錯的,當然也不是什麼壞事情!

從我們每個人喜好角度來看,有些人喜歡簡單的事物,包括姓名,而有些人喜歡複雜多元化的事物,其中也包括姓名的多元化,比如裝修房子,每個人喜歡風格就不一樣!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需要多元化的內容來點綴和填充;而頭腦複雜的人,則對簡潔有著特殊的心理需求,李白的這二個字足夠簡潔明了了,所以也可以看出李白的內心是個非常複雜之人!

白者,潔白無瑕之白,把這個字放在我們人性方面來看的話,其實是很不利的,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是一個多元素,多元化的複雜世界,人性複雜,如果一個人真的做到潔白無瑕凡事眼睛裡容不下半粒沙子,那麼可能就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了,最後只剩下被孤立出局的局面!

反觀李白的一生,就是如此,性格上來看李白實在是太傲了,也太狂了,李白天性天真洒脫、狂放傲岸,這與官場所需的拘謹權變、順服謙恭恰恰構成了最鮮明的對抗,這也是無法調和的兩種人格的對抗。朝廷求賢是真的,但本質上是需要能幹的奴才,而絕對無法容忍一種獨立鮮明的個性。於是,哪怕李白之才千古獨步,也無法避免終身潦倒的命運。率真直「白」的天性成就了李白,也貽誤了李白,人世間的事情總是這樣具有許許多多難以解開的雙重性。敢叫當今天子久等,敢叫當朝寵臣高力士脫靴,傲岸洒脫依舊,狂放不羈依舊。身處江湖要唯守天性也許比較容易,當身在宮闕恩寵有加仍不失本性,仍有力量抗拒那種溫柔的扭曲,確實是真正的內心強健。這就是李白,這才是李白!這種姿態是官場上絕對不能接受的,這裡需要的是謙順、機變、平庸。

李白是一個文人,但文人並不是一種價值的證實,一個文人,如果他不能在官場上占據一個位子,即使他才高八斗,氣沖霄漢,到頭來,也只是一個卑微的人物,李白的一生就是如此。

(2)謝詠老師:李白數理含凶,懷才不遇

其實三才五格姓名學是民國時期才發明的一種學術,用來推算姓名吉凶的一個方法,如果我們放到唐朝去,用來檢驗一下李白的姓名,是不是也可以呢?

三才五格姓名法中的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五格即天格、人格、地格、外格、總格的總稱。它們的配置組合,反映綜合內在運勢。

五行之間的關係是:木火土金水相臨相生,相隔相剋。這樣,根據數理與五行之間的內在聯繫,推算出來的配置關係即為三才配置,三才的生克關係在姓名學中是極為重要的,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情感、生活、事業多方面的優劣吉凶!

李白的姓名數理各方面,經過推算之後發現,完全是不吉的大凶之數!

從姓名學「三才五格」配置來看,其「李白」僅僅是只有二個字,按姓名的正宗配置來說,應該是「姓氏+輩份字+名字」才算得上完整;

這裡二個字則稍微顯得有些不足,當然也不是說二個字就不好,關鍵是二個字的姓名要配置的比較恰當才是,但是我們通過現代姓名學來嘗試測算,發現其姓名的二個字數理搭配也並不是很合理,這也是一個不足之處!這裡我們無法找到李白大詩仙的出生命格之五行八字,所以沒辦法更加進一步的了解其更加詳細的氣數,只能從現有的姓名來做一個簡單的推算而已!

縱觀歷史發現,李白的一生是很失敗的,李白是個悲劇人物。他生逢封建盛世,卻難展宏圖,並一再遭受打擊,甚至流放,晚景淒涼。

時代的不幸加上個人的原因,釀成他政治上的悲劇,李白具有強烈的個體意識,追求個體精神的自由解放,追求人生價值的實現。他重感性而非理性,很難適應周圍的環境與人際關係。他的悲劇在歷史上很有代表性。後世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改塑李白的形象,突出了他的飄然不群而淡化了他的悲劇色彩。

李百晚年最大的錯誤就是入永王幕府,本以為終於獲得一展才能的機會,甚至寫下了「談笑靜胡沙」的豪言壯語,結果永王卻因謀亂兵敗身死,李白也因此被流放夜郎,雖然結局是李白中途遇赦,但從此隕落。

(3)謝詠老師:李白姓名五行相剋,水火不容

姓氏李,其五行屬性為火

名字白,其五行屬性為水!

稍微有一點基礎知識的朋友們都應該是知道的,從五行角度來看,「水與火」是相剋的二個五行,互不兼容的二個五行,熟話說水火不相容等等,所以說相信很多朋友們都應該是有所了解的!

此處李白先生的姓名就是「水火不相容」的二個字,所以從傳統《易經》文化角度來看,這二個字是不應該組合在一起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水火不相容,所以謝詠老師也勸朋友們在給自己改名字,或則給自己的小孩子起名字的時候,一定要留意這一點,或則說有些情況下可以「水火兼容」,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姓名和命格都合適的,尤其是相剋一定要注意!

這種「水火不相容」的相剋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很明顯就是會導致一個人會非常的矛盾,比如當五行火的熟悉要發揮作用之時,而後面之水又會緊貼相剋,又會否定火的發揮,所以其人必是多重性格之人,其內心必定會矛盾重重,猶豫不決,優柔寡斷;這恰恰是李白平時的內心寫照,我們通過其詩詞《將進酒》就可以窺探一二了!

這個「水火不容」也是他人生最大的敗筆,面對社會之陰暗,面對政敵之作為勢必水火,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孫權這些人就不一樣了,諸葛亮和東吳之孫權,既是水火不相容的敵人,但是面對強敵曹操來犯的時候,又能夠握手言和共同抗曹而不是絕對的「水火不容」,而一旦曹操退了之後,諸葛亮和孫權一方又變成水火不容了,這就是審時度勢知進退而言,李白的本性則決定了他不會審時度勢,面對看不慣得對手,從來就不知道妥協和忍讓!

《將進酒》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事業前途出現波折後,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里,李白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聖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詩人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所以姓名在此即可窺探人生之軌跡了!

(4)謝詠老師:李白易經卦象珠玉蒙塵

《易經》是漢族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軍政和商家的必修之術。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漢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 易經六十四卦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每一卦都會有六爻和爻辭,以及三百八十四種對應的狀態,透過這些變化可以知道世間萬物的運作以及人生的哲理。

李白的姓名卦象:

上艮下巽,上坤下巽

巽者,巽木,為植物,

從卦理之五行屬性看,易經卦象之艮坤均是屬於土,相當於是層層之土

而巽卦之五行是屬木的,把象徵植物之木埋在了層層厚土之下,很難以嶄露頭角出來,想一想是不是一種懷才不遇之感?

基本上植物要從層層厚土之中冒出來,也需要突破重重困阻,這也是一種艱難之兆!

我們來回顧一下李白的一生,李白的官場之路可謂是非常坎坷,李白這一生一直懷著,對朝廷的不滿,以及對國事的憂慮和不安,重重矛盾的心理,四處漂泊,或鬱郁不得志,或瀟洒放縱,最終得病死於族中的叔叔家,可憐一代傳奇詩人,就這樣草草離世,不可謂不讓人嘆惋。

李白在這個人與人相互傾軋、世態炎涼的大千世界,達官們輕歌曼舞,小吏們也有一份溫飽,然而,惟獨卻沒有天才李白的一條生路,寂寞淒涼、卑微貧窘,這就是一個堅守著心靈真誠的文人的命運。

李白這一生,才華橫溢,放蕩不羈,命運坎坷,尤其到了晚年,生活窘迫,心中悲苦,偏偏又不甘寂寞,酒是唯一能讓他解脫痛苦的靈藥。

他的才華既是靈魂棲息的所在,又是束縛他一生的枷鎖,儘管他的仕途之路諸多不順,但他卻成為後人心中永遠的景仰。

他的才華震驚了盛世大唐,甚至讓千年之後的現在,也為之驚嘆不已,其得後世之追捧,化為一縷仙氣在人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c9caecefaf218c90e26270d09b410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