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頂漫談:從萬神廟到阿布達比羅浮宮

2022-05-27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圓頂漫談:從萬神廟到阿布達比羅浮宮

圓頂是具有彎曲表面的建築屋頂結構,由圍繞拱形的中軸旋轉產生,具有與其共同的品質:就拱形的特性而言,圓頂稱為半球形(圓拱形),拋物線形,降低形,傘形,球莖形或洋蔥形。

在中歐和俄羅斯,分布在亞美尼亞的圓錐形建築是東正教典型的集群,而凸起的基督教建築則是印度和穆斯林建築的典型形態。

圓頂就像拱門一樣,是建築最偉大的象徵性和建設性元素之一:羅馬式建築的表達要素開發出多種解決方案,而伊斯蘭和拜占庭式的表達要素則衡量著西方和東方教堂之間的關係,比如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有些圓頂清楚的展示著建築建造的過程。例如萬神殿的圓頂是人類最高的宗教和政治願望的象徵,從帕拉第奧到盧蒂安斯都是模仿的對象。

聖母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的穹頂具有受古代建築實踐啟發的自支撐結構,標誌著傳統建築工地的革命和建築師的誕生;而聖保羅的圓頂則具有純球形輪廓,帶肋和雙蓋以及設計用於支撐肋骨推力的鼓座,這些都是文藝復興時期圓頂的典型特徵。

聖母百花大教堂

因此,圓頂時常存在於彩繪藝術中:所有與古代有關的事物都落在廢墟的範圍內。萬神廟和它的圓頂出現在版畫中,刻有時間對其物質的影響。

在所謂的現代建築中,圓頂被三石系統所取代,從戰後第二個時期開始,圓頂就呈現出與參考文化相關的不同研究線所賦予的建設性特徵和意義。

1967年蒙特婁世博會美國館

測地線是由有機運動的代表人物開發的圓頂樣式,其中以巴克敏斯特·富勒為首,他對有機和無機世界的幾何學研究的結果,測地穹頂的網狀結構基於三角形或四面體節點的使用和複製。

巴克敏斯特·富勒 曼哈頓上空的屋頂 1960年

這些穹頂在可變尺度上充滿了對科學的積極態度,並在縮小人類空間的上限上,可以採取個人或集體的保護措施:測地穹頂可以覆蓋房屋,展廳,整個城市或流浪社區。

富勒 《十二面人》1982年

在此框架出現後,許多建築師從測地幾何開始,嘗試將天然材料用於臨時穹頂的結構:Kristoffer Tejlgaard和Benny Jepsen的穹頂是用機械加工的膠合板製成的; 而坂茂設計的紙屋頂在與雕塑家Klaas Kamphuistubi的合作下,將結構紙管與鋼製接頭連接在一起。

羅斯基勒巨蛋 2012

坂茂 紙圓頂

但丁·比尼的穹頂非常薄,由鋼筋混凝土製成,表面連續:它們標誌著建築系統的使用,系統利用了氣動結構並開創了一種新的理解和創造穹頂的方式。它不再只是屋頂結構,也不是臨時活動的結構:圓頂變成了可以在任何地方建造的建築物。

但丁·比尼 撒丁島哥斯大黎加天堂 1969

胡安·納瓦羅·巴爾德維格的圓頂總是被隱藏或者懸掛起來。例如,薩拉曼卡國會宮的中心思想與圓頂建築的悠久傳統相對立,其屋頂象徵著天空,但顛覆了天空的含義:降低並懸掛起來的圓頂使其與眾不同傳統的負載和支撐概念,創造了一個解放的現代空間。

薩拉曼卡國會大廈 1992年

但丁·比尼 圓頂建築系統 2016年

胡安·納瓦羅·巴爾德維格設計的圓頂受19世紀初約翰·索恩的幻覺圓頂的啟發,還受到阿斯普倫德古典主義的影響,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在西班牙創造了一種有效的替代傳統法蘭克文化的方式。

胡安·納瓦羅·巴爾德維格 里約塞古拉磨坊的整修 穆爾西亞 1988年

胡安·納瓦羅·巴爾德維格 里約塞古拉磨坊的整修模型

圓頂與旨在通過閱讀空間和建築(包括與路徑和位置相關的位移和感知的概念)編織「記憶」的詩學聯繫起來,具有矛盾的含義。

阿布達比羅浮宮的穹頂(2017年)來自遙遠的視野:其直徑大小180米及其與構成鄰里的底層空間建立的關係,用圓頂屋頂重寫了任何空間概念。

羅浮宮穹頂由八層鋼結構組成,它們在現代風格中重新構成了傳統的伊斯蘭網格,羅浮宮穹頂確定了傳統阿拉伯建築典型的光線和感官效果:它也是一個mashrabiyya(中東花格窗)。

圓頂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烏托邦而非建設性活動的背景下。在這些情況下,它具有社會,環境和政治意義,通常包含慾望的含義,幾乎不讓自己陷入建築形式的有限歷史中。

露西+豪爾赫·奧爾塔組成的五十隻帳篷裝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旗幟,這些帳篷組成了Antartica村(2007),其名稱是:圓頂織物帳篷,是國際社會在南極開展研究的標誌,旨在保護南極洲。

Antartica村

三冢下築(Tsukagoshi Miyashita Sekkei)工作室的半穹頂由輕巧的可摺疊樹脂面板組成,為地震高發的日本領土上的居民提供臨時保護;但這種設計卻不適用於彼得·斯洛特迪克,格薩·穆勒·馮·德·哈根和建築師迪爾克·喬丹(全球即時物體)他們所開發的氣動議會(2006年),因為在沒有這種社會秩序的國家中,塑料穹頂會被充氣和並且強加上「民主對話制度」的含義。

圓頂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專業術語。

來源:ArchiWorld世界之旅 ,作者漫談的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c95fc7d5c376d0376b109f2c5a1f1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