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是虛構的
時空任君穿越
就像元宇宙
本篇的日曆要翻到892年以前
那是一段風雨飄搖的日子
濤濤甌江依舊是那條甌江,江心嶼還是那座孤島,只是今天甌江的水流平緩了許多。
當年南宋皇帝趙構被金兵驅趕,陸路不敢走,水路經寧波到溫州,駐蹕江心寺,後移至城中。(註:駐蹕兩個字意為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暫停小住)
在溫州逗留的時光很短暫,皇帝要返駕,他有他放心不下的南宋江山。
從哪道門離開古城呢?幾座城門他選擇從安定門走。(下圖為定安門)
為什麼不是別的門,而是安定門?社稷江山此時以安定為重中之重。皇帝的選擇沒錯。
皇帝定了走這街過這門,這條街從百里路彎進去,不長,259米,一眼看見迎面就是甌江碼頭,還有江心嶼的西塔,街口西側那幢高高的住宅樓就叫「迎潮大廈」。
古時候沿街沒有高樓大廈,進入南面街口就能聽見北面潮水嘩嘩響。
那天,皇帝從安定門經過了。皇上是聖上,安定門後被改名為「上門」,地方官拍拍聖上馬屁。
溫州話裡面,「上」字與」象「字同音,久而久之,改朝換代,這條街被叫象門街了。皇帝也人走茶涼。
如今,象門街上最重要公共建築是百里路小學,一座百年名校,它建於1912年;此外,此地過去還有煤球廠,其餘就是住宅小區。
走過象門街到碼頭,皇帝要經過望江西路斑馬線,還好遇上綠燈,一路順風。
照片上的這個位置,估計就是趙構皇帝告別古城的地方。
他在江邊停下腳步,留戀地四處望了望。右邊是太陽升起的東方,一條望江路一直通往洞頭島,然後就面對茫茫東海了。
他返身向西看過去,郭公山邊一橋飛架南北,那是東甌大橋。
這一趟碰巧是個冬天,城裡頭沒有落雪,雪花都飄北面的四海山去了。皇帝羨慕地自言自語:哦,好一個溫潤之州。
江面上停泊著接送他的船,對面是他前些天住過的江心嶼。當然,那時的船沒有照片中這麼大這麼結實,若有這麼大型的鐵制艦船,我南宋皇帝何懼兇悍的北方騎兵?
趙構皇帝走了,他是中國494位皇帝中唯一踏上溫州土地的皇帝!經此象門街,避難皇帝及朝廷從此轉危為安。
圖/文:丁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c875f04313bd464967fc31d60dcf7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