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的幼兒園?聽聽孩子們怎麼說!

2023-11-01     園長幼師通

原標題:什麼是好的幼兒園?聽聽孩子們怎麼說!

什麼是好幼兒園?也即好幼兒園的標準是什麼?

以往我們能得到的有關這方面的信息,要麼從學術——課程設置的角度為我們的家長確定標準;要麼從市場——硬體設施(完備性)的角度吸引家長的眼球;要麼假以各種名稱——蒙台索利,多元智力,潛能開發,藝術,武術等等來博得家長的「歡心「...

這樣做實際上有欠公平。要想真正了解什麼是好幼兒園,最好的裁判員應當是孩子。因此,讓我們不妨來耐心聽聽孩子的心聲。

一、我喜歡

孩子說:我越來越喜歡這裡

上幼兒園是我一天中最快樂的事情。每天早上牽著媽媽的手,雖然心裡也想和媽媽多呆一會兒,但一到幼兒園大門口,我的腳步就不自主蹦蹦跳跳地加快,恨不得一步就能進到我的班級里。老師總是在班級門口,帶著甜甜的微笑蹲下身來,將我輕輕拉到懷裡,給我一個媽媽般溫暖的擁抱。那種感覺真是爽歪歪了。

當我回身和媽媽說再見的時候,發現媽媽臉上幸福的表情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一樣。走到教室裡面,班級裡面已經來了好幾個小朋友了。教室里有非常好聽的音樂,小朋友們有的在建構區里擺積木,有的在閱讀角里讀書,還有的在美工區里畫畫,這些都是我喜歡玩的。而且小朋友們都喜歡和我一起玩遊戲。

評論:孩子喜歡是首要標準

孩子,而且是所有孩子都喜歡的幼兒園,就是好幼兒園,這是首要的標準。

幼兒園主要是為孩子而存在和實現其特有的功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比滿足家長的需求更為重要。前者體現為更多的「專業性」,而後者主要體現「市場」化需求。事實上,學前教育根本不是急功近利者的所為。只有專業者所辦的「高度專業化」的幼兒園,才更能吸引孩子喜歡幼兒園。

二、就像在爸媽身邊一樣

孩子說:老師們像媽媽一樣對我好

在這所幼兒園裡,班上的老師和保育員對我都是一樣好。她們的臉上總是在笑,說話的聲音又好聽又輕輕的。老師要求我們做什麼事情時,總是提前告訴我們,和我們商量,還讓我們自己想一想在做選擇。

有時候我犯了錯誤,老師也不會大聲批評,只是蹲下身來,握住我的手,看著我的眼睛,輕輕地告訴我,讓我到靜思角的小椅子去坐著想一會兒,想好了就回來和老師說一聲自己那裡做的不對,以後改正就行了。老師們象媽媽一樣對我好,我就很聽老師的話,照老師的話去想事情和做事情。有時候做錯了事情,我就很後悔,應該聽老師的話。

評論:讓孩子心理上陽光明媚

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是幼兒園教育中的核心所在。

即無論是何種職務,凡是與孩子打交道的人,其人格、地位均與其平等,必須相互尊重。愛彰顯為基本的心理安全感——內心狀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平靜如水。主要體現為生物基因規定性的親子之愛,職業規定性的師童之愛(教師在某種程度上起到父母的「心理替代」作用)。三者之間的關係應當是,以自由和民主為前提的愛,是最高水平和質量的愛,彰顯最高心理安全感;沒有自由和平等的愛是扭曲的(老師:我罵你吼你管你,是為了你好,你懂嗎?)沒有心理安全感——內心昏昏暗暗,焦躁不安,充滿恐懼。其結果必然導致兒童人格和發展方面的扭曲——偏離正常價值軌道(老師對待我的惡劣方式,就是我長大後對待別人的方式),造成片面與不和諧發展。

好幼兒園就一定讓孩子心理上陽光明媚。

三、每天都有好玩的遊戲和活動

孩子說:班級里有好多好玩的區

班級里有好多好玩的區,建構益智區里有積木和樂高玩具,娃娃家區里好多衣服,有婚紗,旗袍,醫生白大褂,護士白帽子,聽診器,小電話,警察服,消防隊員服,小廚房用具,讀書角里更好,有小沙發,好多顏色的枕頭和漂亮地墊,還什麼書都有,每個月都有新書換上來,還有繪畫角,有各種各樣的筆、紙、水彩,可以在那裡畫畫。最有意思的是,每天老師都會給我們準備不同的東西,把我們班級所有的小朋友分成好幾個小組,坐在不同的角落裡,讓我們動腦和動手做東西,解決問題。

雖然有時候一些東西挺難做的,可我們特別想去做好,後來也都能做得很好。這時候老師和我們都特別高興。每天早上來幼兒園的時候,一想到有新的事情做,心裡就高興。

評論:不斷挑戰和探索

幼兒園的課程必須對每一個孩子都具備挑戰性,必須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在每天的遊戲和活動中持續地挑戰孩子。遵循著孩子的這種自然天性,通過不斷地挑戰,來達到培養自信心,獨立性和創造才能的目標。在專業上,能設置出每天都能挑戰孩子課程和教學計劃並非易事,需要高度專業化的能力所及。

因此,好的幼兒園必須具備高度專業化的課程設置,以及對教師專業化培訓體系的有力保障。總之,如果幼兒園的課程無法挑戰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就會逐漸泯滅。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識和技能,而不接受挑戰的幼兒園,沒有教育可言,是另一種形式的悲劇而已。因為,兒童的發展是在不斷接受環境挑戰中,才能得以實現的。

四、每天活動我們都清楚

孩子說:每天不同時間都有活動

早上一進教室要和老師擁抱打招呼,然後看簽到提示版簽到,簽完到就可以到開放的區角里去玩,接下來去廁所,洗手,吃早飯,吃完早飯就是坐圈時間。

我很喜歡坐圈時間,可以把家裡我最喜歡的東西拿到班級里和小朋友分享。坐圈時可以和我的好朋友挨著坐,也可以和老師挨著坐。接下來可以去做老師給我們準備好的手工,畫畫,塗色,認圖形,把一樣的東西配對,玩沙水,這些都可好玩兒了。

評論:規範的一日流程

第一,優秀的幼兒園課程,必須能將一日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納入計劃。一天中每一個時間段內所發生事件的形式要相同,但內容須有變化。兒童對的世界認識時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外化到內化。

第二,孩子在班級中如果能準確的知道做完某件事情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會對環境事件出現的秩序有掌控力。對環境本身的掌控能力可以增強兒童的自信心。

第三,研究表明,在低年齡段(4歲以下),兒童的煩躁,恐懼,反抗,甚至攻擊性,往往是由於對環境事件的失控引起的。換言之,一日流程的非計劃性,或活動的隨意性,是引起孩子心裡沒有安全感的原因之一。

幼兒園課程的設置中,最大的忌諱就是一日流程環節的隨意性。好的幼兒園教師在一天中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計劃的,而且每一個環節都能賦予和實現其應有的教育價值。

五、總是知道該怎樣做事

孩子說:老師讓我們記住好多事情

在這個幼兒園裡,老師讓我們記住好多事情。我和小朋友都知道,在樓道和教室里都不能跑,要走路。如果跑了,老師就讓我們重新走一次,然後我們就記住了。

說話要和氣,不要大聲講話。在自由活動時,我們都知道每一區角里可以有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因為人太多玩具就不夠,就會吵架和爭搶玩具。站隊時不要挨著小朋友的身體,女孩要站在前面,男孩站後面...

評論:規則能使人尊重環境

一日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以及孩子活動中所處的任何環境部分,都應當訂有一定的規則。這些規則需要老師和孩子一起一起討論制定,因為只有孩子參與制定規則,才能完全自覺地去恪守這些規則。

規則的意義在於,有了規則能使人尊重環境,尊重別人和尊重自己。規則的另一個目的,是使孩子在任何情境中學會自律。自律的基本前提,是行為發生前孩子心中已有標準(規則)。

沒有規則,尤其沒有良好規則的幼兒園,不是好幼兒園。

六、這裡的課很有意思

孩子說:我很喜歡讀繪本

在幼兒園我們每天都是很忙的,要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最喜歡的是讀繪本。老師帶著我們讀繪本,然後每個小朋友輪流用自己的話把剛才讀的故事說出來。我們每個星期要讀至少10本書,小朋友們互相比賽,可以把書借回家,也可以自由活動時在班裡讀。我最高興的是把讀過的書摞到一起的時候,看上去有那麼多,心裡就特別高興。

還有算數,除了做一些有趣的圖形和數的遊戲以外,也每天做20以內的加減法速算練習比賽。老師說做得越快對的題越多越好。

評論:讓孩子喜歡學習

好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是可以在尊重孩子願意聽故事這種自然天性的基礎上,讓孩子在這一過程的不同年齡段,用專業的設計始終對每一個活動都保持著高度的興趣,直至將讀書變成孩子內在的需要。好幼兒園的孩子都喜歡學習、探索和挑戰。

結論:好幼兒園就是讓孩子喜歡學習。

END

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 為中國學齡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致力於幫助托育園&幼兒園園長、教師專業化提升,為托育園&幼兒園提供專業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平台。

*聲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小編因教學和研究需要轉載或選編的文章,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c1731d696dffe3f16edf5c38255f1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