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演藝第一股2021年財報發布,疫情三年,難回從前……

2022-04-29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中國演藝第一股2021年財報發布,疫情三年,難回從前……

第3518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日,中國演藝第一股——宋城演藝公布了2021年度和2022年一季度財報,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11.85億元,同比增長21.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5億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17.89%。儘管2021年度業績卻扭虧為盈,但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僅有0.85億元,同比下滑72.16%,虧損約0.4億元。 可謂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 小軍哥(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三川匯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給我一天,還你千年!」提到這句經典的宣傳語,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聯想到國內演藝第一股宋城演藝。然而,身處文旅產業低位復甦大環境下的宋城, 昔日這句響亮的口號,如今已演變成「疫情三年,回到從前!」

近日,據宋城演藝公布2021年度和2022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11.85億元,同比增長21.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5億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17.89%。 儘管2021年業績扭虧為盈,但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僅有0.85億元,同比下滑72.16%,虧損0.4億元。

據相關信息披露,受疫情影響,2022年初以來,所屬子公司演出場次僅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隨著4月份全國部分區域大範圍疫情管控升級,杭州、三亞場次先後關停, 上海、西安、張家界、九寨等景區劇場仍持續閉園中。那麼,在此背景下,宋城演藝2022年能否再下一城?頗受業界關注。今天,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將就此展開深度分析。

疫前輝煌業績,開創五項世界第一

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浙江杭州,創立於1996年,2010年12月9日在深圳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演藝第一股」(【深度案例】宋城演藝:每年4億利潤是如何練成的)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成為全球主題公園集團10強企業, 連續十一屆獲得「全國文化企業三十強」,實現了從「一台戲」到「一個產業」的蛻變,總資產超過700億元。

杭州宋城千古情(圖源:宋城演藝)

目前,宋城演藝公司旗下擁有包括杭州宋城、三亞千古情、桂林千古情、張家界千古情、麗江千古情、九寨溝千古情、西安千古情和上海千古情等子公司,擁有74個各類型劇院、17.5萬個座位,超過世界兩大戲劇中心倫敦西區和紐約百老匯全部座位數總和,創造了世界演藝市場劇院數第一、座位數第一、年演出場次第一、年觀眾人次第一、年演出利潤第一等五項世界第一。

據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梳理盤點,截至2018年,全國旅遊演藝劇目共有305台,同比2017年增長11.7%(40台);場次達到13.5萬場,同比增長21.5%;全國旅遊演藝觀眾人次達到8357.8萬人,同比增長21.3%,票房達到58.96億元,同比增長13.3%。

而,作為國內演藝第一股宋城演藝,占據了國內旅遊演出票房的半壁江山。從2015-2018年營收和凈利潤持續雙增長,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1.49%和25.8%。其中,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高達31.2億元、凈利潤為12.9億元。 然後,2019年的營收下降至26.1億元,同比下降-18.7%,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比2018年增長了4.1%。這是宋城演藝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業收入負增長。

綜上可見,2019年之前,在國內演藝行業80%公司虧損的狀況下,宋城演藝卻牢牢占領中國旅遊演藝的王者寶座(「 為何旅遊演藝80%公司虧損,宋城卻以454億市值坐穩王座!」 ) ,主要得益於其定位於高端、科技文化旅遊,在一二線城市布局,單客價較高,盈利能力強,經營性現金流好。

疫後是個分水嶺,一夜回到八年前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旅遊行業陷入寒冬,而旅遊演藝更是痛不可言。受疫情影響,宋城旗下各景區於2020年1月24日起暫停運營。據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 宋城演藝實現營收1.34億元,同比下降83.71%;凈利潤0.50億元,同比下降86.5%。

面對疫情的影響,儘管宋城演藝付出諸多努力,卻仍然無法迴避現實的打擊。據宋城演藝當年財報披露,2020年宋城演藝實現營業收入9.03億元,同比下滑65.4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230.80%,虧損高達17.52億元。 這是也宋城演藝自上市11年來首次出現虧損紀錄。

進入2021年,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轉入常態化防控條件下文旅市場復甦期。為化解疫情常態化下低位復甦的窘境,宋城演藝試圖以杭州宋城推動演藝公園模式突破升級,推出了室外版《宋城千古情》、實景演出《風笛之戀》、光影秀《My All》等多劇院、多類型、多場次的項目,滿足不同觀演需求。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五一、國慶期間,杭州宋城總接待人次、總演出場次、營業收入、遊客逗留時長等指標全面接近或超越2019年同期。與此同時,2021年4月底開業的上海千古情景區也獲得了成功。五一小長假期間, 上海千古情景區實現收入超2500萬元,接待遊客17.9萬人次,客單價創宋城所有景區新高,打破全國宋城開業當年黃金周紀錄。

杭州室外版《宋城千古情》(圖源:宋城演藝)

2021年在疫情防控趨於穩定的背景下,宋城演藝充分發揮競爭優勢,堅持室內與室外多劇院、多類型、多場次的演出,合理有效安排各項目經營節奏,三亞、麗江、九寨、桂林、張家界、西安等地也實現較好回暖。

據4月23日宋城演藝2021年度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1.85億元,同比增長21.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5億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17.89%。 其中,杭州宋城旅遊區2021年營業收入為4.85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41.01%;三亞千古情景區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48億元,占宋城營業收入的12.49%。

雖然數據向好,但已經無法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據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梳理,對比宋城往年歷史數據,2021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僅相當於2014年的水平,凈利潤更是只有2018年的四分之一左右。 反之,如果不是有2020年數據墊底的話,2021年的情況也相當難看,基本上回到了八年前。

總體而言,雖然目前宋城演藝各個景區均受到疫情影響, 總營收只有11.85億元、還不到正常產能的50%(2019年5個景區實現營收21億元)。例如,杭州宋城2018、2019年全年營收都超過9億元,而2021年杭州宋城營收僅4.85億元,也僅恢復了50%左右。

反之,如果沒有疫情影響,宋城演藝以現有8大重點景區正常運營能力,保守估計每年能夠實現超30億元的營收,凈利潤約在15-20億區間,總資產合理估值也應該在400-600億元左右。因此,宋城演藝生產潛力仍然不可忽視。

宋城實力依然在,給點陽光就燦爛

4月23日,宋城演藝發布2022年一季度財報披露,報告期內,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30.41萬元,同比減少72.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58.65萬元,同比減少129.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013.34萬元,同比減少130.85%;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2102.99萬元,同比減少75.66%;基本每股收益-0.0148元。

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查證了宋城演藝上市以來的數據發現, 宋城演藝2022年一季度營業收入(0.9億元)與2013年同期持平。據宋城演藝2013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當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0.9億元,同比增長23.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47億元,同比增長15.85%。

由此可見,因3月底以來全國部分區域大範圍疫情管控升級,宋城演藝營收及凈利潤均受到很大影響,出現史上從2012年公開數據以來的首次一季度虧損,而且營收規模還不足一億。轉了一圈,又回到十年前。

就當下局面而言,受疫情影響,自今年年初以來,其所安排的演出場次僅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4月份全國部分區域大範圍疫情管控升級,杭州、三亞場次先後關停,上海、西安、張家界、九寨等景區演藝仍處於持續閉園中。 因此,宋城演藝短期仍需等待上海等地疫情防控拐點的出現。

但值得慶幸的是,在諸如眾信、途牛等國內線上線下行業巨頭舉步維艱、頻頻失守的情況下 (最慘A股民營旅行社,高管陸續離職、董事長年薪僅5萬……) ,倔強且堅強的宋城演藝仍在負重前行。

麗江千古情序《納西創世紀》劇照

(圖源:宋城演藝)

為凝聚力量,宋城演藝在2022年度工作計劃引言中寫到,站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的十字路口, 公司更需要仰望星空的格局和腳踏實地的勇氣,堅定不移地走好「宋城模式」,始終做中國主題公園的拓荒者和引領者,做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同時,宋城演藝還在年度計劃中提出,短期,將以各景區為基本盤,加快推進演藝公園模式打造,在抗疫和經營中尋求平衡,做好準備隨時迎接後疫情時代的恢復性增長; 中期,將通過科技化、數字化改造提升潛力,降本增效,保持內生性增長;長期,將推進演藝平台和宋城科技等創新業務落地發展,打造新的增長極。

西安千古情之《大唐盛世》(圖源:宋城演藝)

此外,面對不利的外部環境,宋城演藝已經開始做最壞的打算和最好的準備。據4月24日宋城演藝發布公告稱, 擬將澳洲項目和珠海項目100%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宋城集團。宋城集團同時承諾待珠海宋城演藝公園符合注入公司條件的情況下,將優先轉讓給上市公司。此舉,將有利於宋城演藝現金流和利潤的改善,減少資本支出,從容應對疫情持續時間不確定的風險。

那麼,旅遊行業何時才能穩健地復甦?2022年宋城又能否「再下一城」?這些問題誰也沒有能力給出準確答案。不過,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認為,目前宋城演藝帳上仍有29億的貨幣資金,截至2021年底,公司負債率也只有19.4%。如果剔除掉因租賃準則形成的租賃負債和遞延收益的話,公司的負債率也只有11.31%,公司仍有餘力去應對市場危機。

鄭州黃帝千古情序章劇照(圖源:宋城演藝)

「五一」小長假將至,據宋城演藝公眾號「特惠購票」平台顯示,目前,除了杭州宋城本部、三亞、九寨、桂林、張家界、西安、上海等六地千古情景區未開園外, 麗江千古情、鄭州黃帝千古情、宜春明月千古情、炭河千古情等劇場,「五一」前後預訂仍能正常運行。這也意味著,第二季度宋城演藝業績恐怕也很難有起色。

創意者不死,獨特者永存!相信疫情陰霾終將會散去,到那時宋城定將展現「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強大彈性和韌性,並在浴火重生中打開後疫情時代全新格局!

話題互動

您對宋城演藝未來發展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加入社群

推薦收聽

全國小學生都在唱!《孤勇者》憑啥火了?

中國男足的輿論環境為什麼這麼差?

創始人卷錢跑路,萬門大學暴雷早有預謀

看完林黛玉發瘋文學,發瘋的竟是我自己

被售後壓垮的泡泡瑪特,還能成為迪士尼?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運維3000多期(持續8年有餘,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7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小軍哥 打 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 作者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bd80211205f0c9560238591f234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