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潑天富貴」的背後,老牌旅遊城市如何才能熱度「長紅」?

2024-01-05     北京知道

原標題:哈爾濱「潑天富貴」的背後,老牌旅遊城市如何才能熱度「長紅」?

在哈爾濱生活二三十年,對於今冬哈爾濱旅遊的爆火,當地市民姚先生和胡先生異口同聲:「等了那麼多年,終於輪到哈爾濱了。」冰雪大世界、索菲亞大教堂、中央大街、松花江……這些原本就是哈爾濱老牌旅遊景點,但在網絡短視頻的加持和遊客們的追捧下,這些「老」景點成為這個冬季的新「頂流」。3天遊客量達到304.79萬人次,旅遊收入59.14億元,這是哈爾濱旅遊這個元旦假期的「成績單」,也創下了歷史最好成績。

從2023年淄博的「進淄趕烤」,到貴州黔東南州榕江、台江兩縣憑藉「村超」「村BA」出圈,還有古都洛陽的唐裝潮,不管是傳統的旅遊目的地,還是新晉「網紅」城市,它們迅速出圈、翻紅。如何才能接住這「潑天的富貴」,實現旅遊業「長紅」?旅遊業內專家認為,網紅經濟並非旅遊業發展之道,一座城市的旅遊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應該找到最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

3天創下60億元旅遊總收入新高

在哈爾濱市民胡先生的印象中,哈爾濱的爆火是從去年12月中下旬開始的,一夜之間,中央大街遊客突然多了起來,「中央大街、索菲亞大教堂、冰雪大世界……這些景點好多都是穿著白色羽絨服、戴著小白帽的外地遊客。」胡先生說,之所以能分辨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主要看的是羽絨服顏色,「哈爾濱人不怎麼穿白色羽絨服或者淺色羽絨服,冬天那麼冷,淺色羽絨服穿一冬天肯定髒。」在網絡小視頻中,不管是福建、廣東、四川,還是北京、河北、山東、陝西,都被暱稱為「南方小土豆」「南方小金豆」,哈爾濱旅遊的熱搜也因此頻頻霸榜。

志願者司機姚先生和遊客們合影。受訪者供圖

為了招待五湖四海的遊客,哈爾濱使出不少「花活兒」,交響音樂會搬進了商場,人造月亮、熱氣球上場,擺盤凍梨、免費糖水、甜豆腐腦、小暖屋,鄂倫春人牽著馴鹿走上中央大街,哈爾濱當地市民當起了志願者免費搭載外地遊客……遊客的湧入讓東北的洗浴文化也火爆起來,胡先生笑稱:「以往我每個星期都要去一兩次澡堂子,現在我已經有20多天沒去澡堂子了。現在都是遊客,洗浴中心拿號都拿到200多號。」

花樣翻新的攬客舉措取得了實效。去哪兒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元旦,零下20攝氏度左右的旅遊目的地頗受歡迎,哈爾濱、瀋陽、長春、大連、延吉預訂量較高。最遠的一段航程是從廣東湛江飛往哈爾濱,歷時7個多小時,全程3434公里。

從途家的數據來看,元旦期間,哈爾濱90%以上的民宿被預訂一空。在冰雪游熱度的帶動下,大興安嶺、大慶、佳木斯、牡丹江等地民宿預訂量相較去年同期迎來了5-10倍的增長。

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提供大數據測算,元旦假期3天,哈爾濱市累計接待遊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9.14億元。遊客接待量與旅遊總收入達到歷史峰值。

3天近60億元的旅遊總收入是什麼概念?國內冬季旅遊向來是「一南一北」最受歡迎,「一南」是以海南三亞為代表的海島度假游,「一北」則是以哈爾濱為代表的冰雪旅遊。數據顯示,元旦假期,三亞旅遊市場共接待遊客56.33萬人次,同比增長36.19%;實現旅遊總收入11.19億元,同比增長27.45%。因此從數據上不難看出,今年元旦假期,哈爾濱旅遊總收入是三亞的5倍多。

志願者免費開車搭載遊客一天用完一箱油

從去年年底到現在,胡先生一直在當志願者,在上下班高峰計程車運力不足的情況下,免費搭載外地遊客。「這幾天我每天都凌晨一兩點才到家,拉了福建、廣東、北京、山東好多地方的遊客,跟他們聊得可開心了。」元旦3天假期,胡先生每天在路上跑,每天用完一箱油,「我在哈爾濱生活了30多年,看著那麼多遊客來哈爾濱,喜歡哈爾濱,打心底高興,旅遊的火爆終於輪到我們了。」

姚先生在哈爾濱生活了20多年,他也沒見過這麼火爆的旅遊場景。姚先生的餐館開在中央大街附近,自從去年12月中下旬開始遊客量上來後,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平日裡哈爾濱在上下班高峰時期會出現計程車運力不足的情況,所以我花了三天時間去『蹲點兒』,看看哪些地方、哪個時間段不好打車,我就想著約上朋友們,免費給遊客們當司機。」去年12月底,姚先生製作的第一批1000多套免費搭載遊客的順風車車貼「出爐」,他把車貼分散在朋友們店鋪,沒幾天就送出去400多套。

志願者順風車司機們有自己的原則,只要計程車運力充足,他們就不出車,姚先生說:「我們是義務搭載遊客,所以不能影響計程車司機的工作,只有在計程車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們才會出車,主要是早上上班高峰,以及晚上五六點下班高峰以後。」如何判斷計程車是否能忙過來?志願者司機們主要觀察路上計程車亮燈的多不多,亮燈多,空車就多,說明運力充足。

志願者胡先生免費搭載外地遊客。受訪者供圖

旅遊舉措輪番「上新」

哈爾濱似乎正在從一個老牌旅遊城市走向新晉「網紅」城市。哈爾濱爆火出圈後,網絡上不乏大量跟「冰城」旅遊相關的視頻,姚先生也玩視頻,他坦言,現在只要是視頻里有哈爾濱,瀏覽量都低不了。去年12月底,姚先生自己混剪了一條哈爾濱旅遊的視頻,兩天的瀏覽量高達25萬。

對於今冬的出圈,記者聯繫了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歡迎遊客們到哈爾濱旅遊,旅遊接待涉及全市多個部門,大家合力為遊客們做好服務。

在外旅遊,最怕遇到宰客。為維護消費者權益,特別是為外地遊客提供溫馨舒適、優質優價的賓館酒店服務環境,1月1日、2日,哈爾濱市政府組織召開哈爾濱市冬季旅遊提升賓館酒店服務質量座談會。參會代表表示,將按照哈爾濱市政府要求,加強行業自律,提升服務質量,堅持明碼標價。部分酒店同步推出了延長早餐時間,贈送凍梨、黏豆包等哈爾濱特色食品,房間配備地方小吃,增加大堂禮賓員,提供伴手禮、禦寒用品等多項服務。

哈爾濱市政府要求,賓館酒店經營企業要做到不過度浮動價格、不盲目調整價格、不虛高標註價格,真正提供質價相符的優質服務。市場監管、文旅、公安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客房價格、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社會治安、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監管力度,堅決打擊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

據媒體報道,連日來,哈爾濱交通部門陸續推出服務舉措,方便遊客在冰城主要景區遊覽。比如說,針對太陽島、冰雪大世界遊客較多的情況,哈爾濱地鐵製作印發了「地鐵擺渡票」,乘客憑此票可免費往返乘坐地鐵。車站還為乘客開闢了「綠色通道」,確保快捷出行。跨年夜當天,為保證遊客及市民能安全返回、解決乘坐公交車需求,哈爾濱公交公司準備了60台應急保障車輛集結到防洪紀念塔(友誼路)區域,時刻準備與冰雪大世界接駁專線進行無縫對接,有效保障夜間乘客疏散。

提前預熱、引流,爆火並非偶然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哈爾濱的出圈時,多位哈爾濱市民提到淄博,笑稱哈爾濱接過了淄博的接力棒。不過,與憑藉小燒烤「一己之力」帶火的淄博相比,哈爾濱的這番爆火並非偶然。

1月2日,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何晶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哈爾濱這個冬天的火爆其實不是偶然的,已經做了一年的準備了。

何晶說,在2023年1月份,哈爾濱就開展了夏季的避暑旅遊「百日行動」和冬季的冰雪旅遊「百日行動」。從去年年初開始,運用新媒體平台多維度宣傳旅遊,邀請頭部博主為黑龍江旅遊引流,同時還策劃了很多高流量的IP,比如「逃學企鵝」「歌聲里的黑龍江」等等,用這些IP引爆黑龍江的旅遊市場。

此外,據媒體報道,1月3日,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工作人員回應爆火現象時表示,整個冰雪季設計有100項活動。

一位接近當地文旅部門的人士告訴記者,網友們看到的爆點冰雪活動,其中一些是既定安排,另外一部分則是新創意。

記者注意到,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在多個社交平台均開設了帳號,發布冰雪旅遊的信息、攻略,其中不乏「哈工大」研學攻略、哈爾濱大滑梯盤點、雪人地圖等等網紅旅遊、觀光點位。何晶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除了發布視頻,文旅部門更關注視頻的評論,「遊客需求什麼,我們就上什麼。有遊客說,在索菲亞大教堂旅拍的時候,如果有個月亮就更好了,我們就弄了一個大大的人工月亮;有客人說,哈爾濱天太冷了,我們就造了很多小暖房子。」

專家觀點:旅遊產業發展要避免走「網紅」之路

從淄博、洛陽到現在的哈爾濱不難看出一個新現象:政府部門出台一系列舉措拉動旅遊,社交媒體發布視頻,頭部博主引流,熱心市民積極參與城市旅遊業的發展……這似乎正成為一種全新的旅遊營銷模式,那麼這種模式是否能助力旅遊「長紅」?

1月4日出版的《哈爾濱日報》刊發《深入打造系列品牌 保熱度聚流量坐穩冰雪「頂流」》的文章,介紹了哈爾濱市政協關於開展「挑戰冰城」打卡活動攪熱冰雪旅遊經濟的建議。文章提出,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走訪調研哈市旅遊市場發現,除了政府層面正在做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服務質量、旅遊市場管理的全面升級,還需要從民間層面順應遊客需求,特別是南方年輕遊客獵奇冒險的心理和消費需求,整合民間自發的旅遊促銷活動,深入打造系列品牌,賦予冰雪旅遊更多文化內涵,以持續吸引遊客注意力,維持哈爾濱冰雪旅遊持續升溫,拉動哈爾濱冰雪經濟新增長。 ‍‍‍

中國旅遊協會旅遊營銷分會副會長葛磊認為,哈爾濱的翻紅與淄博的爆火不盡相同,前者是傳統的旅遊城市,而後者的旅遊吸引力並不充分,「哈爾濱本身具備一定的旅遊資源和品牌影響力,這也決定了它成為很多遊客認為值得一去的城市。」他認為,哈爾冰的爆火並非偶然,多年來在發展冰雪旅遊的過程中,哈爾濱聚焦「冰城」文化品牌,打造了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冰燈遊園會、雪博會品牌,這是哈爾濱與淄博顯著的不同。

那麼哈爾濱的旅遊熱度為何在今冬引爆?葛磊分析說,今冬哈爾濱解決了一個重要環節,這就是真正形成了全民參與的、對遊客友好的旅遊環境。 舉例來說,「往年冬季哈爾濱交通的短板是計程車問題,那麼今年這個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當地市民也加入到志願者行列中,形成非常好的正向氛圍,這的確有跟淄博學習的效果。」葛磊表示,當地文旅部門、市民每一次善意的表態、行動,通過新媒體發酵後,形成了正向循環,這與淄博躥紅的邏輯一致。另外一方面,哈爾濱的多個旅遊產品進行了提前預熱,包括冰雪大世界等著名景點,「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市場是需要話題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產品為王,只有擁有好的旅遊項目,才能真正吸引到遊客。」

無論是以小燒烤出圈的淄博、以唐裝勝出的洛陽,還是以冰雪翻紅的哈爾濱,都離不開流量和網絡平台的推動,這也因此讓這些城市或多或少有一些「網紅」的色彩。這樣的搭配是否可以複製?借力流量爆火的城市如何避免旅遊「曇花一現」。葛磊認為,網紅經濟將帶來同質化,最終可能讓旅遊「一地雞毛」。因此一座城市的旅遊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應該找到這座城市最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比如哈爾濱最核心的吸引力就是冰雪文化,這也是當地在發展冰雪文旅中長期疊代、創造性開發的成果。」其次則是各方面的服務提升,「誠懇和善良是一個城市最大的魅力,哈爾濱和淄博都是通過釋放善意,通過服務的提升,通過目的地城市與遊客之間關係的轉型,獲得了很好的口碑效應。」

此外,網際網路、新媒體的參與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起到了促進作用,線上線下互動、全民參與的旅遊營銷模式正在形成,這也是與傳統的旅遊營銷明顯的不同。葛磊認為,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是製造眼球效應,也不是製造短期的流量,而是需要深耕挖掘這座城市的獨特性,方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記者/吳婷婷

編輯/唐崢

校對/趙琳

運營編輯/劉茜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bd2144065abbae77ae718360daca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