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公章、打官司,海倫哲美女董事「吹哨」有何內幕?

2023-10-29     野馬財經

原標題:搶公章、打官司,海倫哲美女董事「吹哨」有何內幕?

董事三番五次對財報提出反對意見,根源還是內鬥?

作者 | 張凱旌

編輯丨高岩

來源 | 野馬財經

近日,海倫哲(300201.SZ)發布一份亮眼的三季報,公司單季營收同比增長65.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92.82%。受消息面影響,公司股價自10月24日至今累計漲幅達4.5%,目前股價4.64元/股,總市值48億元。

然而這樣的「喜報」,卻遭到了董事姜海雁的反對。

讓姜海雁產生異議的並非公司的業績,而是海倫哲第三大股東中天澤集團,持有股份仍為凍結狀態。姜海雁認為,該現象是匪夷所思的,因為上市公司已經在解凍方面做了許多努力,甚至導致該凍結狀態背後的訴訟本身,都是無法成立的。

來源:海倫哲公告

事實上,這並不是姜海雁首次對海倫哲財報有意見。在此之前,其已經在董事會會議上,相繼對公司2022年年報、2023年半年報的議案投出棄權票。其中,針對審議海倫哲2022年年報的董事會會議,姜海雁曾洋洋洒洒寫了近4000字,來陳述自己對部分議案投出棄權或反對票的原因。

姜海雁認為,現在的海倫哲存在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比如,目前海倫哲沿襲了前任董事長金詩瑋「聚焦主業」的發展戰略,與丁劍平時期「雙主業戰略」截然相反。公司在承認此前一系列「剝離非主業資產」合理性的情況下,卻又以剝離資產損害公司利益的理由,起訴了金詩瑋;又如,2022年10月公司董事會通過了對金詩瑋撤訴的決議,但2023年1月,董秘又試圖重新審議並做出相反決定,然後這一舉動又被現任董事長高鵬叫停。

董事姜海雁現年43歲,有香港中文大學EMBA背景,於2004年至2014年任第一財經市場總監;2014年至2017年任深圳中航金鼎股份公司副總經理;2017年至今任深圳中航產業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夥)執行事務合伙人委派代表。

連續發聲的姜海雁,想傳遞什麼信息?凍結的股份背後,又牽扯了怎樣的故事?

股份凍結背後的內鬥風波

中天澤集團股權被凍結的直接原因,源自一場「自己告自己」的訴訟。

海倫哲主業本是軍品及消防車的研發和生產經營。2020年,公司引入了主要從事國防軍工和智能裝備領域股權投資、產業運營的中天澤集團。

來源:易維視圖庫

原本的計劃是,海倫哲原控股股東江蘇機電先通過轉讓股份和表決權的方式,讓中天澤集團以及其實控人金詩瑋上位,後續中天澤集團再通過參與定增,進一步鞏固控制權。

然而中天澤集團卻半途終止了定增計劃,這引發了海倫哲原實控人丁劍平的不滿,雙方各執一詞。

丁劍平指責金詩瑋一方不按合同辦事,而金詩瑋則認為,丁劍平在簽合同的時候未能完全真實地披露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嚴重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具體而言,2020年9月,江蘇證監局曾在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海倫哲在丁劍平實控期間,存在重大披露不實情況的線索。中天澤集團通過調查認為,截至2020年底,丁劍平方重大披露不實行為已造成損失6.38億元。

就在證監會進一步調查還懸而未決的時候,海倫哲竟上演了「搶公章」戲碼。

2021年10月,金詩瑋通過媒體發聲,稱丁劍平搶走了公司公章及財務章,並提出全面接管公司。此後海倫哲董事會分列兩派,金詩瑋一方堅稱公章被搶,已向公安局報案,並宣告即日起所有印章作廢;丁劍平一方則成立了臨時監管小組,旨在開展自救,幫公司走回正軌。

此後雙方訴訟你來我往,逐漸陷入僵局。而凍結中天澤集團持股的訴訟,則發生在2022年6月。《民事裁定書》清楚寫著,是海倫哲告了金詩瑋和中天澤集團,理由是2015年,海倫哲曾斥資2.6億併購了連碩科技,但金詩瑋任職期間,卻「惡意裁員、破壞連碩科技生產經營」,並以1元轉讓連碩科技全部股權,給海倫哲造成巨額損失。

金詩瑋一方稱,該案件起訴狀不具有法律效應,因為加蓋的是被丁劍平一方搶走的公章,未經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審批同意。

不過,徐州中院還是同意了丁劍平一方申請凍結金詩瑋、中天澤集團1.5億元財產的請求。這便是中天澤集團股權被凍結的來源。

事件在2022年底出現轉機。彼時由於管理層糾紛,海倫哲內部管理一度極為混亂,年內定期報告全部難產,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2023年1月1日,公司就將被退市。

站到懸崖邊的海倫哲,內部終於再次達成一致。與此同時,公司還迎來了兩位新股東——頂航慧恆、海德資產。

隨著新董事會的誕生,丁劍平此前的臨時監管小組已經解散,金詩瑋也失去了上市公司控制權。2023年,丁劍平此前的財務造假行為被證監會公開。2016年-2019年,連碩科技在未開展真實業務的情況下,虛構了大量銷售、採購合同,4年裏海倫哲虛增利潤總額分別占此前披露利潤總額的74.3%、43.1%、70.39%和103.56%。

來源:證監會官網

看上去,海倫哲內鬥風波已經就此偃旗息鼓,但姜海雁連續針對財報的「意見」卻揭示了其中的蹊蹺。

2022年10月,海倫哲在董事會會議上通過了撤訴決議;2023年來,公司已經在多份公告中寫明,2021年1元轉讓連碩科技的交易「合理、恰當」。而這種表達,實際上是對當初海倫哲起訴金詩瑋和中天澤集團理由的一種否定。

另外,2023年6月,由於海倫哲未向法院申請凍結續期,金詩瑋的個人銀行帳戶已經解凍。這部分財產,之前是和中天澤集團持股一齊被凍結的。

「一個強搶公章違背法定代表人意願的訴訟能夠成立,董事會決議撤訴也未能撤訴,而且公司明確訴訟理由不成立的訴訟,卻能夠在原告並未申請續封的情況下繼續凍結被告資產,這樣的事情與法治精神完全相背離,讓人匪夷所思。」姜海雁表示。

而海倫哲則在公告中回復稱,股份凍結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另外,根據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被執行人銀行存款的凍結期限不得超過一年,股票凍結期限不得超過三年,所以公司並不涉及違法凍結行為。

丁劍平PK金詩瑋?

其實,股權凍結的根源還是丁劍平與金詩瑋兩方的內鬥。今年7月,江蘇機電還曾向法院申請,判此前海倫哲董事會通過撤銷對金詩瑋、中天澤集團訴訟的決議無效。不過,這一申請已被法院駁回。

而股權一直沒有解凍,已經對金詩瑋和中天澤集團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10月24日,上交所宣布終止對比特技術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定。比特技術是中天澤集團控股的軍工通信龍頭,實控人為金詩瑋。2019年-2021年,比特技術營收年復合增長率為74.64%,扣非凈利潤從不足200萬元暴漲至超8000萬元。

明面上,比特技術IPO失敗的原因是保薦人中信建投的撤銷保薦,但姜海雁認為,比特技術是受到了海倫哲一系列「鬧劇」的拖累。

上交所對比特技術的兩輪問詢中,都將金詩瑋與海倫哲的糾紛拿出來作為一個重點單元進行提問。先是提問與海倫哲的訴訟,是否會讓中天澤集團和金詩瑋,面臨較大金額債務,以至於可能影響發行人控制權的穩定性;後又問及金詩瑋財產是否受限,是否有因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的風險。

來源:易維視圖庫

而中天澤集團1.5億元股權凍結案作為一個關鍵的案子,在比特技術對上交所的兩次回覆中都占到了一定篇幅。

海倫哲甚至曾在2022年7月通過公開的董秘郵箱對《華夏時報》採訪回復稱:「該訴訟全屬濫訴,其訴訟目的不是訴訟本身,更不是想贏得訴訟,而是以濫訴影響中天澤其他下屬企業IPO進程。」

除了比特技術外,中天澤集團在海倫哲「自救」時期的另一項動作也因為股權凍結被擱置了。

2022年11月,中天澤集團讓出了海倫哲控股股東的位置。按照原本的計劃,其會將部分持股和表決權轉讓給頂航慧恆。交易完成後,中天澤集團直接持股比例將從6.85%降至5%,表決權比例則從17.13%降至10.28%,頂航慧恆持股比例將升至1.85%,表決權比例6.85%。

來源:海倫哲公告

頂航慧恆與海德資產,被外界視為化解海倫哲困境的兩名關鍵新股東。但由於中天澤集團持股一直沒能解凍,頂航慧恆一直到今年10月前後,才通過親自增持入場。至今,這1.85%的股份也沒轉過去。

如此來看,股權凍結已經成為了針對金詩瑋一方的重大不利因素。不過,金詩瑋也並非待宰的羔羊,其對丁劍平發起的訴訟反擊,同樣讓對方難受。

比如中天澤集團以協議違約為由,要求江蘇機電和丁劍平賠償違約金6.38億元,同時凍結江蘇機電持有的海倫哲股份。這個金額恰好對應經中天澤集團調查,丁劍平重大披露不實行為給海倫哲造成的損失。目前該案一審被法院駁回,二審中天澤集團已提起上訴,江蘇機電持有的海倫哲股份亦處於被凍結狀態。

海倫哲平靜水面下仍有暗流?

客觀來講,金詩瑋與丁劍平的內鬥沒有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面,近兩年雙方是互有勝負,也都為自己一方爭取到了一些權益。

其中,丁劍平通過訴訟,以及「公章」爭議事件,客觀上讓金詩瑋放棄了控股權,而且也影響到了金詩瑋旗下的其他公司;而金詩瑋雖然不再掌權,但中天澤集團好歹是保住了當初由丁劍平一方委託過來的表決權沒被撤銷,而且金詩瑋在業務方面的戰略思想,也在現在的海倫哲身上得到了延續。

具體而言,公司在2022年董事會換血後沿襲了金詩瑋「聚焦主業」的戰略。為了執行這一戰略,海倫哲曾在金詩瑋任職期間陸續剝離了丁劍平時期併購的連碩科技、巨能偉業、德國施密茨等資產。今年9月,海倫哲又繼續出售了閒置資產東莞海訊。

姜海雁稱,東莞海訊的剝離是金詩瑋掌權時期早確定的具體事項。當時海倫哲與多個意向方深入溝通,價格也比現在好很多,但是交易在公章事件後被迫擱置。「現董事會繼續推動該項工作,能夠談到現在這個價格已屬不易,海倫哲本可獲得更高的收益,但已被人為浪費。」

來源:罐頭圖庫

海倫哲現在的選擇並不意外。2020年之前,如果扣除財務造假虛增的部分,公司業績起伏較大。2011年-2019年,海倫哲營收翻了7倍,但凈利潤卻多年滯漲,甚至還由盈轉虧,公司毛利率從32.54%跌到了23.55%,資產負債率則從14.46%升至60.89%。

來源:Wind數據

而金詩瑋接手後的第一年,海倫哲營收就創出歷史新高,還成功扭虧;第二年,在內鬥逐漸發酵的背景下,公司雖然營收有所下降,但凈利潤卻達到了歷史最高,毛利率也處於回升態勢,資產負債率則顯著下降。

今年前三季度,海倫哲業績回暖迅速,累計凈利潤已經超過了2021年;公司股價自2022年11月至今,漲幅達144.21%。公司9月的投資者調研,吸引了48家機構的參與。

在此背景下,此前內鬥的餘波還會對海倫哲造成影響嗎?至少從目前公司高層人員微妙的關係來看,還無法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

2022年底選上來的這批董監高,董事姜海雁是中天澤集團提名的,曾任職金詩瑋秘書;總經理尹亞平、副總經理陳慧源、監事姜珊珊、高管曹中華、陳慶軍、鄧浩傑都是丁劍平時期進入海倫哲的老臣;監事塗衛東有海德資本任職背景,群雄割據的同時,現在的海倫哲並沒有實際控制人。

現在的和諧,能保持多久?

你如何看待海倫哲這齣「宮斗戲」?還對哪些上市公司的內鬥印象深刻?評論區聊聊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ba580ccc12a01f7a6c86231d7cf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