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沿著紅色足跡·從勝利走向勝利」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為人民服務」的發祥地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張思德犧牲紀念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緬懷革命先輩,傳承紅色血脈。
在短暫的革命戰鬥生涯中,張思德始終盡忠盡職,從不計較工作大小,關心愛護同志、服務幫助百姓,充分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正如當年《解放日報》對其事跡所追憶、讚頌的:「張思德同志為黨為人民已戰鬥了十二年,走過雪山草地,受過長期艱苦的鍛鍊,也曾光榮地負過傷,是一個忠實為人民利益服務的共產黨員」。
張思德犧牲紀念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分為張思德生平事跡陳列館、炭窯遺址和紀念廣場三個區域。安塞區文物管理所講解員王靜介紹,張思德生平事跡陳列館通過豐富翔實的文字資料和珍貴的歷史照片,全面再現了張思德平凡而光榮的一生,由苦難童年、戰鬥歷程、光輝篇章和精神永存四個板塊組成;紀念廣場由毛主席發表《為人民服務》講話的浮雕和赴四川交流學習的照片牆、毛主席為張思德題寫的「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的紀念碑、張思德青銅鑄造雕像組成。
據了解,自2014年開館以來,張思德犧牲紀念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各方來客2萬人次以上。
炭窯遺址
來源:群眾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b6afda064b640deaaf55d6a2b785b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