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抗日老兵喜迎三婚,領證時才發現,新娘是失散61年的結髮妻子

2022-02-24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82歲抗日老兵喜迎三婚,領證時才發現,新娘是失散61年的結髮妻子

愛情是美好的,但是出生在戰爭年代的愛情卻不一定那麼美好,往往會有各種陰差陽錯和身不由己。愛情不止是愛情,夾雜了太多國讎家恨和傷別離,甚至很多人一旦錯過了就是永遠,從此天人永隔。

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多到讓旁觀者有些麻木,但是有一段奇蹟竟然在重慶的一對古稀老人身上發生了。這是一位來自重慶,名為邱大明的老兵的故事,這個老人在他82歲的時候再次迎娶了他的結髮妻子李德芳。

猶記初相識

1936年,劉湘川軍中有一位排長,名叫邱大明,只有21歲,身材高大面容周正。邱大明出生於重慶,因為當時的大環境,所以從小就立志參軍,1936年6月他當兵後隨軍駐紮到四川的宣漢縣。

當時部隊駐紮到四川宣漢縣後,長官余凱常負責邱大明所帶的排。余凱常與邱大明接觸過,很認可邱大明,認為他不光業務能力很好,而且為人也非常穩重,值得信任。

余凱常作為當地人,他姑姑也正好住在宣漢縣的塔河壩爐子山,在這期間他去姑姑家拜訪過一回,突然有了一個主意。

因為余凱常姑夫很早就亡故了,姑姑李余氏一個人將獨女李德芳帶大。17歲的李德芳在十里八鄉遠近聞名,長相清秀美麗為人品性也好,還識字,在當地很受稱讚,當時已經到了待嫁的年齡。

余凱常和姑姑交談以後突然想到了邱大明,這兩人年紀相當,還知根知底,所以他把邱大明的情況告訴了姑姑,姑姑思索一番後同意安排兩個年輕人見一面。

回到營地後,余凱常告訴了邱大明有這麼一個女孩,並說明將姑姑家是想要招贅婿,邱大明猶豫了一番,但出於聽說對方是一位品貌上佳的女孩子,邱大明還是決定去見一面。

見面的當天,余凱常帶領著邱大明來到了姑姑家,李余氏對邱大明很滿意,認為其很是沉穩,看起來是承擔家庭責任的男孩。

而李德芳很羞澀地一言不發,但是即使這樣害羞的女孩子還是讓邱大明很心動。不過邱大明離開時,李德芳也偷偷地目送邱大明背影走出院子。兩個年輕人都暗暗對彼此有了好感。因為兩個人都有意,長輩也看好,兩個人的婚事很快就定了下來。

婚禮雖然簡單,也很熱鬧。兩人新婚燕爾,一起度過了新婚最快樂的三個月,還對彼此許下相守一生的承諾,期待共白首。

君問歸期未有期

然而,事與願違,就在這年的10月,邱大明所在部隊接到命令,需要上前線抗日,馬上行動。邱大明雖然不舍,卻也只能踏上征途。甚至來不及說一聲,就匆匆離開了妻子的家鄉,然而兩個人都不知道,這一別,就是幾乎一生。

雁子飛來又飛回,時間一年年過去,丈夫仍然毫無消息,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戰爭結束了,她的丈夫還是沒回來。相信丈夫一定還活著的李德芳又等了五年後,決定離開家鄉去丈夫的老家重慶榮昌縣尋找。

獨自一人堅持來到榮昌縣的李德芳很快又陷入了失望中,她詢問很多人,但是沒有人知道邱大明的訊息,然而李德芳還是沒放棄,她留了下來,等著重逢。

慢慢地,她身上的錢用完了,別說一個婦人,就是不怕人身安全的男子在那個年代長期在外地,沒有家人相互照應,也沒有工作,都很難生存。這時李德芳遇到了一個廚師叫況明。他對李德芳有意,總是出手幫助她。於是李德芳在無計可施下無奈地開始了第二段婚姻。

而邱大明在哪裡呢?是升官去了別處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妻子嗎?還是已經罹難?原來那年調離後,很快全面抗戰就打響了。邱大明被輾轉打了很多仗。他雖在外打仗,仍然挂念家中妻子,多次給家裡寫信報平安。但是戰爭年代,意外頻生,李德芳沒有收到一封信。

而某次身負重傷後,他退回後方做文職工作。1942年,邱大明開始在瀘縣工作,在這裡安定下來後,邱大明又想起了自己的妻子。邱大明決定再次聯繫妻子,希望將她接到瀘縣生活。

但初到此地的邱大明並不特別清楚每個人的情況,他在瀘縣找了兩個人,可能覺得這兩個人有門路,就托這兩個人幫自己探聽妻子下落。但是這兩個人拿錢不辦事,收了錢卻騙人說:日軍轟炸有爐子山,李德芳沒能倖免!邱大明信以為真。

後來失望的邱大明結緣一位女學生,兩個人結了婚有了子女。然而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因為歷史原因,邱大明又被迫離開家鄉,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農二師勞作,待了很多年。

共剪西窗燭

這樣勞動直到1976年,邱大明重新回到了重慶,他很開心。然而回到家鄉後,發現第二任妻子早已改嫁,一雙兒女對他沒什麼感悟,也不親近。於是他只能獨自生活,成了一個孤寡老人。

而李德芳30多年的第二段婚姻,雖然不富裕也過了下去,期間李德芳改名劉澤華。直到1992年丈夫去世,因為她和況明沒有要孩子,兒女都是收養來的。丈夫去世後,一對養子養女對她看不慣,就選擇了獨自離開。

可能是緣分,有一個名為李臘芝的熱心人出現了,常熱心照料她,在其熱心介紹下,雙方老人也同意了,李德芳來到邱大明的住所見面。並於兩個多月後辦酒,算正式走在了一起。

宴後,李德芳想和丈夫領個證,她還沒有領過結婚證,當時和邱大明在一起沒有村裡沒有那個規矩,就辦了酒作見證。

她跟邱大明說了以後,對方也十分認同,於是兩個人聊了起來。談到家鄉,邱大明對李德芳說可以去對方老家領證,問對方家鄉在哪。李德芳說是宣漢縣塔河壩爐子山。

邱大明很吃驚,說自己認識爐子山一戶姓李的人家,李德芳說自己改名字前也姓李,邱大明忙問姓名,李德芳說叫李德芳,邱大明驚疑不定,強忍住激動問她,她母親姓余否?李德芳大驚:「你咋個知道?」邱大明含淚說到:「德芳啊,我是邱大明!」

李德芳頓時大哭起來,兩個老人又哭又笑,沒想到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的人,兜兜轉轉又在一起了。兩人說了一夜的話,像是要把這一輩子沒說的話都說了。兩位老人就這樣在人生的最後階段相守了。

小結:

人生緣起緣落,終究會化為塵土,沒過多長時間,李德芳和邱大明相繼雙雙離世,兩人的感情畫上了終點,雖然錯過60年,但是所幸終能相遇。

半個多世紀風風雨雨過去,老天終究眷顧了這對夫妻,讓兩人重逢。他們比起那些埋在黃土裡的人已經是難得,兩人的婚姻是彼此的起點也是彼此的終點。

只希望山河無恙,永無戰爭,如果有下輩子,希望李德芳和邱大明可以從少年到白頭,一直在一起,不會分開。還有其他成千上萬的在那個年代揮灑熱血的青年人,下輩子可以和自己的戀人長相廝守,再不分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b69b0dfba6b94dbf10cb5462bd3ef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