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時多賣500塊!蜜雪冰城、海底撈的門店,找到新商機?

2023-08-21     咖門

原標題:1小時多賣500塊!蜜雪冰城、海底撈的門店,找到新商機?

發現了嗎,最近很多城市都在開「手作奶茶」店,而且幾乎是開一家火一家。

據了解,南京小金金手作,有門店日均銷量1500+杯;長沙茶姥姥,占據大眾點評飲品店熱門榜與打卡人氣榜雙榜第一;杭州牧白手作,門店數已超過70家;CoCo都可也在蘇州開出「都可手作」店。

「手作奶茶」,正在悄悄起勢?

集體登上熱門榜

最近「手作奶茶」開一家火一家?

此前,阿嬤手作的走紅,讓行業看到「手作」的價值感,而今年,不知不覺間,「手作奶茶」已占領多個新一線、二線城市。

大眾點評上,很多城市飲品店熱門榜、人氣榜中都有手作奶茶店的身影。

比如,誕生於長沙的手作奶茶品牌茶姥姥,目前擁有2家門店,其中創始店步步高星城天地店,多次占據大眾點評飲品店熱門榜與打卡人氣榜雙榜第一,剛開業沒多久的梅溪新天地店也已是嶽麓區飲品店打卡人氣榜第一。

廣東佛山的吾小時·古早味手作茶,也是當地的打卡必備,鮮磨現熬5小時的招牌產品豆沙牛乳,是當地消費者的心頭愛,很多人都說「為了豆沙牛乳,一定要衝」,至今,吾小時·古早味手作茶所有門店,都在區域飲品店熱門榜前列。

同樣,今年夏天首進鄭州的葉婆手作,在各大社交平台也火出了圈,各種打卡分享在朋友圈刷屏,區域飲品店人氣榜上,葉婆手作「發現感」爆棚。

而行業內大家熟知的手作奶茶品牌也有了新動向。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目前阿嬤手作開出了30家門店,杭州牧白手作已超過70家;小金金手作門店數達到19家,CoCo都可,也在蘇州開出「都可手作」店……

「手作奶茶」的價值,正在被重新認知,呈現出遍地開花的景象。熱潮之下,很多門店的銷量也在持續攀升。

據品牌方透露,小金金手作景楓中心店日均銷量超1500杯,常州龍湖天街店單日營業額3萬+;而有自媒體報道,牧白手作門店最高營收在無外賣的情況下依舊可月達30萬。

種種跡象表明,「手作奶茶」這條賽道,正在持續走高。

「手作奶茶」

今年為什麼突然這麼火?

新茶飲市場加速內卷,為什麼今年手作奶茶又火起來了?

首先就是消費趨勢的變化,當標準化成為常態,「手作」反而更顯難得。

有市場需求才會有發展,手作奶茶有其發展的市場基礎存在。

「阿嬤手作真的不考慮來北方開店嗎?」在社交平台上,經常看到這樣的「呼喚」。他們期待「阿嬤」,實際是期待像阿嬤手作這樣的手作類奶茶新面孔的出現。

究其原因,當整個行業都在講究「快」的時候,一些「慢」元素就會火。

手作常伴的一個詞是「溫度」,切、剝、熬、煮等質樸的操作工藝,可以觸發大眾的情感共鳴。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手作」代表的新鮮與健康。

明檔廚房,茶湯現萃、水果現切,熬紅糖、蒸荔浦、煮紅豆、打麻薯……消費者一眼就能看清產品的整個製作過程,「手作」也可以說是對健康需求的另一種表達。

特別是,當現熬紅糖、現煮珍珠的香氣在空氣中飄散,水果切開立刻放入杯中的過程被看到,「新鮮健康」就更真實可感。

如今,手作奶茶迎來新發展,一些本土手作奶茶品牌呈現出熱門趨勢,然而縱觀市場,我發現他們有很多相似點:

  • 把後廚搬到前廳,公開熬煮區,現場製作,突出手作工藝;
  • 經營品類豐富,幾乎都有鮮果茶、鮮乳茶、冰激淋等產品系列,麻薯、芋圓、芋泥、珍珠等小料也幾乎一樣。
  • 定價相對高一些,基本在15~36元不等。

而且我發現,這一批走紅的手作奶茶品牌,很多都找到了自己的差異點,做出了產品壁壘和延伸。

新一代走紅的手作店

每家都有自己的「小秘方」

1、甜酒配奶茶,做出地域特色

茶姥姥菜單中有一個系列是「長沙限定·甜酒」,產品主要有小缽子甜酒湯圓鮮乳茶、茉莉甜酒檸檬茶、小缽子甜酒·冰淇淋等。

其中的甜酒運用的是益陽非遺世家的甜酒,把甜酒與水牛乳、檸檬茶等進行搭配,奶香混合著清甜,口味十分獨特。

2、每杯產品放一整塊的「手作小方」,形成品牌標識

小金金有手作生酪小方、手作抹茶小方等產品。奶茶做好後,會放上一整塊的手作小方,手作小方,就是固態的鮮奶。

手作生酪小方茶底是白桃烏龍,加上奶酪小方,奶乎乎的清爽又絲滑;手作抹茶小方則用茉莉綠茶茶底搭配鮮牛乳,放上一整塊抹茶生酪,口味令人驚喜。

因為這塊「小方」,很多人記住了小金金的產品,形成了獨特的品牌標識。

3、推瓶裝、多巴胺配色,「好拍照」是加分利器

上海貳拾沏手作的產品,顏值特別高,玻璃瓶裝的雙皮奶系列不僅瓶子好看,顏色也很抓人眼球。

抹茶紅豆雙皮奶、楊枝甘露雙皮奶、榴芒奶酥雙皮奶等,根據水果配料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讓人看著心情就很愉悅,玻璃瓶的包裝,喝完還能用來二次利用。

還有一款白芽奇蘭雪頂,包裝非常中國風,杯身是編制的竹籃,讓人印象深刻。

如今,手作奶茶賽道已經聚集了不少品牌,各個城市新店頻出,如何打破同質化,做出差異,已經成為眾多手作奶茶搭建品牌護城河的重點。

「手作奶茶」店

到底是不是一個好模式?

手作奶茶的賽道處於發展上升期,新品牌不斷湧現,市場規模持續上漲。

從阿嬤手作,到南京的小金金手作、長沙的茶姥姥,還有廣東的田子山手作……手作奶茶的隊伍「肉眼可見」地快速壯大。

而消費端也秉持同一增長態勢,一營業就排隊、登上當地熱門榜、日銷量不斷有新突破。

然而,它到底是不是一個好模式?會是未來新茶飲的突破口嗎?

探討「手作奶茶」的未來發展,就需先討論「手作」的價值該如何界定,市場上所有的奶茶門店都少不了人工的參與,為什麼手作奶茶在日益擁擠的茶飲市場掀起了一股「後浪」?

相比於傳統奶茶店,手作奶茶在做產品時,強化了「作」這種差異性,從場景、空間、工藝入手,塑造消費儀式感。

首先,不同於工業化生產方式的標準與高效,手作將人的參與性與產品的連結放大,融入了手的溫度與熱情,激發了人們的情感共鳴,它讓人在「快」節奏中體會到了「慢」與「靜」,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一份柔軟。

其次,對手作價值的挖掘,也是對於健康食材的另一種延伸,真材實料的呈現,工藝生產的透明,都能讓消費者對其產生信任,而手作奶茶的持續發展,關鍵也在於溯源,對食材健康的溯源,對其健康生產工藝的溯源。

但同時,手作奶茶雖然在不斷撬動新流量,但由於標準化生產、原料供應等問題,其品牌大多呈現地域性發展的特點,沒有跑出大規模的連鎖品牌,其發展模式也存在著同質化的現象。

對於新茶飲市場來說,標準化、智能化已成為無法逆流的時代浪潮。

但是只要市場有需求,就有撕開裂縫的機會。未來,手作奶茶品牌需要不斷找准差異化,深挖競爭壁壘,這樣,才能保持勢能,有更多持續發展的生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ad306ff0cf8872863aa0297afb85a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