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又叫座 彰顯文化自信——《詠春》出海啟示錄④

2024-09-07     深圳新聞網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200場!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倫敦演出期間,刷新了商演場次的成績單,也獲得觀眾和主流媒體交口稱讚,向海外觀眾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

《詠春》從國內火到新加坡火到英國,歸根結底還要歸功於以武術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強大吸引力,是堅持文化自信的成果。

植根於中華文化,誕生於嶺南大地的《詠春》,就是在傳承中華文化基礎上,通過武之「形」和舞之「神」展示國家級「雙非遺」詠春拳、香雲紗、嶺南民俗文化等中華文明精神標識,還有勵志、奮鬥、正義等文化精髓,用現代視角向海外觀眾講好中國故事,讓他們了解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由此讀懂中國、讀懂中華民族。

掌聲、尖叫、感動、落淚……海外觀眾從《詠春》中獲得情感共鳴,從此愛上中華文化。《詠春》帶給觀眾的心靈震撼,跨越國界和語言,這就是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重要意義,也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詠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探索文化「走出去」新模式,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提供了精彩樣本。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一座無窮寶庫,為文藝創作提供了不竭源泉。文藝工作者應始終堅定文化自信,緊貼時代脈搏,深挖中華武術、戲曲、非遺、民俗、飲食等文化瑰寶的精神內涵,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在堅守中實現創新,在創新中呈現對民族「根」與「魂」的堅守。在貫通東西方傳遞華夏文明過程中,推動中國文藝作品「出海」千帆競渡、百花齊放,讓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a4e56d682052a3a114485f152eab3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