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底色

2023-06-28     中國菏澤網

原標題:擦亮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底色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武霈 孟欣

仲夏時節,萬類競綠,菏澤大地處處涌動著發展進取的蓬勃活力。

新時代的十年,菏澤華麗轉身,經濟總量從跟跑到並跑,躍居全省中游,成為全國、全省發展較快的城市之一。新時代的十年,也是菏澤探索生態優先、統籌綠色發展,高質量推進自然生態體系建設的關鍵階段。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百姓幸福感才能越來越強。菏澤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搶抓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不斷擦亮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底色。

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大河奔涌,九曲連環。黃河千迴百折,一路奔騰而下,流經山東省的第一個市就是菏澤。獨特的區位優勢,為菏澤賦予了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機遇,也讓菏澤在國家黃河戰略中擔負著更重要的使命。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菏澤市堅持綠色優先,實行防洪治理和生態保護並舉,不斷加快構建抵禦自然災害防線,實施黃河防洪減災工程,全力打造黃河長久安瀾示範帶,在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中,守護碧水藍天。

在黃河大堤鄄城段,險工雄峻、備石列陣,大堤巍巍、滿目蔥蘢,斷帶的荒坡披上了綠裝,流失的泥沙得到了固定。大河奔騰,浩浩湯湯,一條生態廊道沿河蜿蜒穿行,栽植的生態綠化樹木,猶如一條「綠色動脈」,將散落在黃河岸邊的美景串聯起來。

保護黃河,意在河,根在岸。為全力打造黃河岸邊的「綠色城牆」,鄄城黃河河務局以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為抓手,全力建設黃河堤防生態文化長廊。如今,在黃河大堤兩側栽植的法桐、白蠟、柳樹、楊樹等苗木花草,唱響「綠色音符」,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自然美景。尤其是以各類苗木構成的防浪林、行道林、適生林、護堤林等「四林」,形成了綠意盎然的黃河生態廊道,綿延的綠化樹林一望無際,裝點著黃河兩岸的風光。

據鄄城黃河河務局工程管理科科長邢伍防介紹,在黃河生態保護中,他們堅持綠色先行,致力做生態廊道的打造者。近幾年,隨著河務部門不斷擴大綠化面積、提高綠化標準,對斷帶進行補種,對工程管理提質升級,讓黃河兩岸景色更加優美宜人,甚至吸引了不少鳥類前來棲息。

做好「生態+」文章,需要抓好大保護、推進大治理、促進大融合,不僅要在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等方面多重發力,還要堅持治水、治氣、治城、治鄉並重,尤其是要解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

為此,菏澤市全面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四清」行動,圍繞四類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清查行動,發現並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形成了「人人關注環保,人人參與環保」的濃厚氛圍。同時,為提升環境質量,菏澤市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工作思路,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控制,持續開展VOCs深度治理,實施縱橫結合的水生態補償機制,全力推動水污染防治,紮實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和黃河流域「清廢」行動,讓天更藍、水更清、環境更加美好,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惠民為本,綠色成為城市「最美底色」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廣大市民對綠色生態環境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強烈。為寫好「綠色文章」,繪好「生態畫卷」,近年來,菏澤市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目標,全力推進園林綠化提檔升級,讓城市充滿生機活力。

圍繞提升園林綠化品質,菏澤市全面優化城市綠化總體布局,大力實施公園綠地、濱水綠化、道路綠化、庭院綠化和裸露土地治理工程,因地制宜多元建綠增綠,全市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達到15210.8公頃,公園綠地面積達到4563.8公頃。同時,相繼建設了一批集生態、文化、健身、休閒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城市公園,讓新發展理念成為可觸可感的「綠色福利」。

水清岸美、亭台如畫的環堤公園,是我市踐行「公園城市」發展理念的縮影。每日清晨,伴著綠樹繁花,不少市民沿著公園跑步健身。綠樹成蔭的自然景色、書畫碑廊的藝術魅力、點將公園的人文典故,被收進遊人的「朋友圈」。

除了環堤公園,越來越多的「口袋公園」在扮靚城市街角。在人民路、五屯路西南角的「口袋公園」,每天傍晚時分,都會聚集不少前來休閒鍛鍊和遛娃的市民。這個公園雖不大卻「五臟俱全」,各類配套設施齊全,尤其是多種各具特點的景觀小品,成為公園亮點。

從小處著手,以繡花功夫把綠化景觀打造成靈動景觀小品,是菏澤市「扮靚」城市空間的得意之筆。在各個公園,不同主題風格的綠化景觀比比皆是。通過調整綠化層次、增加景觀元素,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綠化景觀的藝術效果。

在園林綠化提檔升級中,菏澤市注重惠民利民,按照「出門見綠」的目標,近年來市區已相繼建設改造青啤廣場、林蔭廣場、牡丹廣場、中央公園等10餘處大型開放式綠地廣場,同時建設以小綠地、小公園、小廣場、小停車場為主要內容的「口袋公園」100餘處,建設城市綠道103.2公里,建成區綠地面積達到6716.88公頃,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30.93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28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1.72%,綠地率達到40.01%,不僅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煥發了城市生機活力,也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閒、健身、遊玩場所。

穿城而過的趙王河,「江北西湖、故道明珠」浮龍湖、曹縣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萬畝荷塘、飛鳥入畫的文亭湖……隨著「花城、水邑、林海」的城市名片不斷被擦亮,菏澤人民享受到越來越多的綠色發展紅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a006ec2f389feb6af0a98e0110aac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