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肥怎麼用?抓住蔬菜這四個關鍵施肥期

2019-10-24     匯晟元

隨著土壤惡化越來越嚴重,連作障礙越來越突出,土傳病蟲害頻發,蔬菜生長過程中根系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許多菜農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逐步開始重視菌肥、菌劑等有益菌類產品的應用。

現在的菌肥產品,其實在蔬菜整個生長期中都能使用,但是關鍵的是究竟哪個時期施用更好?又到底該如何用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

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菌肥在蔬菜的四個關鍵時期的應用,用對了,蔬菜生長好,品質高!

關鍵詞:土壤改良、補菌

第一個關鍵期:定植前

改良土壤

蔬菜的種植技術靠一個人摸索是不行的,學習他人的種植經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全國許多菜農都在學習壽光蔬菜的種植經驗,提高糞肥的用量。

為什麼要提高糞肥用量?這是因為優質的糞肥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或是腐殖質,對土壤板結、酸化、鹽鹼化、重金屬污染、病原菌繁衍等一系列問題都有很好的改良效果。土壤中有益菌的繁殖需要豐富的有機質,有機質補充足了,就能幫助有益菌繁殖形成優勢種群,抑制病原菌,也就能減輕土傳病害的發生。

微生物的主要功效是改善根際環境,促進種苗根系的發育,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次生代謝產物,這些產物能夠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使土壤變得疏鬆、綿軟,保水保肥性能增強,水、氣、熱更加協調,有利於保水、保肥、通氣和促進根系發展,為根系生長提供舒適的環境。



在定植之前結合翻地就施用生物菌肥,就能有效改良土壤,並且生物菌肥中的不同功能菌還能發揮「以菌治菌、以菌治蟲」的效果,抑制土傳病蟲害的發生,保證出苗率和存活率。



任何作物根系健康生長離不開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只有功能性微生物在根系周圍形成優勢種群,抑制土傳病蟲害,才能達到提高種苗抗性的目的!

另外,提升土壤透氣性,可以減少裂果的產生,比如番茄頂裂果、紋裂果。

但是菌肥一定要選擇大廠家生產的優質生物肥,或是自己發酵時一定要充分腐熟。因為未充分腐熟的糞肥會造成硝酸鹽、氨氣等有害物質在棚室積累,導致氣害、燒根的發生,同時地蛆、線蟲等害蟲暴發更嚴重。



補菌

土傳病害可以說是制約蔬菜生長的一大障礙,大多數土傳病害對蔬菜都會造成嚴重的減產,甚至是絕收。

為了抑制根部病害,很多菜農會採取高溫悶棚、藥劑處理等措施來達到凈化土壤的效果。高溫和藥劑處理能夠殺死土壤中絕大多數微生物,從而保證定植後的蔬菜根系不受有害菌浸染。但是問題是,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有益菌也一併被殺死了



所以為了恢復土壤中大量減少的有益菌群,在悶棚和藥劑處理後最好施用復合微生物肥料,補充土壤有益菌。同時搭配有機肥,幫助有益菌快速繁衍,發展成優勢種群,這樣就能進一步減少有害菌的繁殖和侵害,對根部病害的防治起到優異的效果。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土壤處理藥劑殘留期較長,如果在殘留期定植,有可能造成蔬菜農藥殘留。所以及時施用生物肥,豐富的有益菌就能降解土壤中農藥殘留。

所以在蔬菜定植前,無論是有沒有進行悶棚,都要結合翻地,搭配有機肥施入菌肥、復合微生物肥或是菌劑。

關鍵詞:促生根、蘸根

第二個關鍵期:定植時

促生根

穴施菌肥,或者是溝施、條施等方式,能夠減少蔬菜定植後受地下害蟲或是病菌的侵染。

同時菌肥能夠固氮、解磷解鉀,促進土壤中的無效態營養元素轉化為有效態,供給蔬菜吸收,不僅減少了化肥的施用,因為生物肥的肥效長,又保證了蔬菜生長期的營養供應。



而且蔬菜從穴盤中移植到大田中時,因為不適應大田環境,有可能出現紮根不穩或是根系生長緩慢的現象。而生物菌在活動時能夠分泌一些次生代謝物質,比如淡紫紫孢菌分泌類似吲哚乙酸的物質,促進根系的生長,提高蔬菜抗逆性。



可能有些人不了解定植前和定植時施用菌肥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這是因為有機質的分解和有益菌的繁衍都需要時間:定植前施用主要起到改良土壤、減輕土傳病蟲源的效果;而定植時施用,主要起到促進根系生長,提供營養的功效。

蘸根防病、防蟲

除了穴施的方式,蘸根也能起到預防土傳病蟲害的效果。

比如菜農常用惡霉靈、普力克、甲霜靈、銅製劑等化學藥劑蘸根,殺菌防病。但是定植後都會澆灌定植水,稀釋效果會受到很大影響。

而使用菌劑蘸根,有益菌能夠有效附著在根系周圍,起到長期保護根系、調節根系的作用。比如綠僵菌、白僵菌、淡紫紫孢菌等蟲生真菌,在無害蟲寄生時,可寄生在植物根際與植物共生,分泌的次生代謝物質能夠幫助植物更好的生長,提高抗病蟲害的能力。



所以一定要重視定植前和定植時施用菌肥改良土壤、防病抗病。

關鍵詞:均衡生長

第三個關鍵期:苗期

生物肥的肥效發揮需要時間,那麼在苗期可以沖施生物肥嗎?

答案是可以的。在苗期沖施微生物肥,一是向土壤中持續補菌,繼續擴大土壤有益菌群的數量,加強對有害菌的抑制作用,從而保護根系不染病,我們都知道苗期是根部病害發生最嚴重的時期,嚴重的導致整株死亡,所以可以提前預防;二是可調節蔬菜長勢,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達到均衡

從定植到開花之前是蔬菜的營養生長期,在這個時期內,大部分營養供應根、莖、葉的生長,但此時也正進行著花芽分化。如果營養生長過於旺盛,將會導致花芽得不到足夠的養分,到了開花期會出現大量落花以及畸形花。有益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中包含有天然的生長調節產物,在根系吸收以後能夠控制植株生長平衡,從而達到壯棵效果。



淡紫紫孢菌控旺

關鍵詞:抑制早衰

第四個關鍵期:生長中後期

蔬菜出現早衰其實跟根系的吸收功能息息相關,而根系的吸收功能又跟大量化肥的施用有關。

比如在蔬菜生長中後期,此時正是大量養分需求的時期,根系吸收功能也增強。既然要大量需肥,所以很多菜農就頻繁施用氮磷鉀等肥料,造成根系吸收功能出現問題,不能有效將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吸收,就非常容易造成植株出現早衰現象。



所以在這個時期要視蔬菜所需補充氮磷鉀等元素,同時一定不能忽視生物肥和微量元素。

不能吸收的氮磷鉀會轉化成無效態,而生物菌分泌的次生代謝物質能夠幫助這些營養轉化成有效態,再次供蔬菜吸收。這樣搭配施用,不僅緩解了根系的吸收壓力、抑制植株早衰,又充分提高了肥效利用率,減少化肥施用

現在在蔬菜管理過程中,植物生長調節劑大量化肥殺蟲劑殺菌劑濫用的現象很突出,造成土壤問題多發,病蟲害抗藥性急劇增強,給農業生產造成了諸多不便。

而在蔬菜的這四個關鍵期施用菌肥,就能起到改良土壤,防病抗病,防治地下害蟲,促進根系生長,防止徒長、早衰,保證果品質量等效果。

匯晟元(huì shèng yuán)釋義

匯之本義為盛器,引申義有積聚、聚集等。

晟之本義為中午12點鐘的太陽,引申義有興盛、旺盛等。

元之本義根源,根本,引申義萬物之本原;

匯晟元旨在彙集多方智慧,興盛中國農業,以農技服務為元點,整合多方資源,聚焦產業融合。為農業產業鏈發展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

為了更好的給各位粉絲帶來閱讀體驗,本頭條號一周內每天將專注於某一領域的農技知識、農業資訊等方面的文章。

匯晟元頭條號文章發布預告:

星期一、病蟲草害(病害、蟲害、雜草的防治)

星期二、農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使用方法)

星期三、肥料(復合肥、水溶肥、葉面肥、有機肥等的鑑別與使用技巧)

星期四、果樹(柑橘、蘋果、梨、葡萄、獼猴桃、櫻桃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五、蔬菜(番茄、辣椒、茄子、黃瓜、馬鈴薯、白菜、蘿蔔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六、大田作物(水稻、小麥、棉花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天、綜合信息(新品種、補貼、政策、電商銷售等相關的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_RgA24BMH2_cNUgW6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