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戰略轟炸機頻頻現身北極,俄軍稱「寒戰」來了

2020-06-21     火星方陣

原標題:美軍戰略轟炸機頻頻現身北極,俄軍稱「寒戰」來了

文/行走斯圖卡

說到北極,很多網友都會想到美麗的冰山,還有憨厚的北極熊,但是隨著北極冰蓋消融,這裡作為新航路的價值開始體現。對於追求全球霸權的美國來說,他們似乎不願意成為看客,而是迫不及待想建立在北極的霸權地位。

據俄羅斯《消息報》6月20日報道,最近一周以來,美國戰略部隊在北極地區異常活躍,想在北極掀起新的「寒戰」。

報道顯示,6月18日當天,至少1架B-2隱身戰略轟炸機進入北極圈活動,當天還有B-52戰略轟炸機進入鄂霍次克海,逼近了俄羅斯的戰略重地勘察加和薩哈林,此前B-1B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也曾經在這裡活動。

除了戰略轟炸機之外,美國還增加了軍艦在北極地區的訓練頻率。在今年5月份,美軍多艘驅逐艦和北約艦隊一起,在巴倫支海域演習,杜魯門號航母也曾經進入北極海域,這是近30年來美軍航母首次重返北極。

除了軍事動作之外,美國還加強針對北極的基礎建設,此前美國只有三艘極地破冰船,早在6月9日,總統特朗普就已經下令組建新的極地破冰船隊,規模將比現在至少翻一番。

美國在北極動作頻頻可不是心血來潮,如果北極航線得以開通,那麼東亞和北美、歐洲的貿易航線將會大大縮短,其意義恐怕能夠跟當年地理大發現相提並論;但北極的意義絕非僅限於經濟利益方面,事實上從冷戰時期開始,美國就注意到了一件事,彈道飛彈的最佳飛行路線其實就是北極上空,這也是美軍將北美防空司令部設在阿拉斯加,而重要的反導防禦系統測試也主要在阿拉斯加進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國現在盯上了北極,中國並不是「局外人」。2018年1月份,中國發布了《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將自己定義為「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是「近北極國家」。北極航道的開發和利用,不僅僅是關係到中國的航路安全,也關係到中國的國家安全利益。

中國目前的航路依賴印度洋和太平洋,而美國推行的印太戰略,對中國海外貿易的航路安全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儘管目前俄羅斯在北極開放方面處於先導地位,不僅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極地破冰船隊(多達34艘),而且還有全球唯一的極地軍事基地,但是美國畢竟擁有更多的資源,如果北極航線不穩定,對中國來說其實也是一個損失,中國不應該作為北極的看客,而是積極維護自己的利益。

就目前的情況看,與俄羅斯加強在北極的合作,是應對美國在北極咄咄逼人態勢的選項之一,加強在北極的科考活動,與俄羅斯合作生產更多先進的極地破冰船、包括核動力破冰船,與俄羅斯軍隊在北極地區進行聯合軍事演習,等等。

美國不希望我們出現在北極,想把北極也變成它們的後院游泳池,我們就不應該讓美國得償所願。如果有可能,我們當然希望能用和平的方式去參與開發和利用北極,但是美軍已經將轟炸機、核潛艇甚至航母戰鬥群開進北極,我們就要做好兩手準備,絕不能讓美國從所有方向對我們形成戰略包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V1u2HIBiuFnsJQVNN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