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不少軍旅題材電視劇集中上線,使得喜歡看此類作品的朋友們不再受劇荒之苦。
先是《陸戰之王》的上線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但是正所謂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陸戰之王》儘管獲得了收視上的成功,但卻輸掉了口碑。
目前已經完結的《陸戰之王》的豆瓣評分僅為4.7分,這是一個比較差的成績了,遠在及格線之下。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部電視劇犯了三大錯誤:
第一:忽視軍事常識,在第一集就弄出了空降坦克這樣的笑話;第二:忽視軍紀軍規,劇中很多情節的設定都超出了軍隊的實際生活,太過於失真;第三:強行安排感情戲份,使得軍旅劇變成了感情劇。
以上這些實際上都是軍旅劇的雷區,但凡是踏上了就都是失分項。
其實,能夠為大眾所接收的軍旅劇,10多年前的《士兵突擊》已經做出了榜樣,但遺憾的是成功的經驗不被人汲取,失敗的教訓卻屢有人犯。
就在《陸戰之王》即將爛尾之時,聚焦空降兵特種部隊的又一部軍旅劇《空降利刃》上線了。
《空降利刃》講述的是空軍戰鬥機飛行員因故轉到空降特種部隊任職,並帶出了一支尖刀藍軍分隊的故事,集航空兵、空降兵、特種兵於一身,可謂是看點十足。
筆者最初點開《空降利刃》時,其實是不抱多大希望的,但是一連幾集看下來,說實話感覺還不錯。
為什麼這麼說?
《空降利刃》的前幾集比起《陸戰之王》來更讓人有軍隊的感覺,劇中下命令的場景以及軍營中的上下級關係和戰友關係,確實讓人很有認同感。而且在前幾集就插入實戰,確實能提起大家的興趣。
要說有缺點沒有?也是有的。比如特效部分有些兒戲,感覺比動畫片也沒強多少;實戰場面不夠精彩等。
雖然說是空軍主導的電視劇,但是真實的武器裝備可能有所限制,畢竟《空天獵》這個級別的電影也並非都是實拍畫面,用特效咱能理解;經費不夠只能做成這樣,咱也能理解;至於戰鬥場面,向來不是國產電視劇的強項,也不是不能理解。
畢竟,咱們主要看的還是劇情,劇情能吸引人而不雷人,這些缺點不是不能接受。
其實,這部電視劇直到第10集之前,都在正常的軌道。如果按照節奏來走,接下來將是組建的藍軍小隊成長訓練的階段、藍軍小隊與兄弟部隊對抗階段、藍軍小隊出國演訓階段,最終再安排一段實戰作為結尾。
如能保持前10集重點圍繞部隊建設和成長而談,那麼《空降利刃》這部電視劇即便不能達到《士兵突擊》那樣的高度,但至少也能達到優秀的水準。在同行的襯托下,是可以當王者的。
但是,10集到17集,變數終於出現了——感情線正式切了進來。
有人可能要問,軍人就不能有感情嗎?軍人當然要有感情,但是感情線的切入要符合軍隊這個特殊集體的環境,才不顯得突兀。但實踐證明,絕大多數軍旅劇處理不好感情線,使得感情線干擾了主線,最終軍旅劇變成了愛情戲。
其實在該劇1到10集,感情線就埋下了,只是沒有牽動。其中既有營長潘野的這條線、也有齊小天和莫奶奶孫女這條線,重點則是藍軍隊長張啟和軍醫林俊嬌這條線。
如果,這幾條感情線合理安排的話,並不影響主線劇情,反倒使得軍人形象更加立體。但是從第10集到本文發出前的第17集,普通觀眾都能感受出來,感情線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主線劇情。
首先,潘野營長的妻子只是帶著有自閉症的兒子來探營的,但是探營變成了常住。不是說家屬常住不行,而是這個常住的主要線路是為了跟林俊嬌的劇情發生接觸,這就屬於強行了;
其次,莫奶奶孫女在營區超市的常駐也超乎常規。按照設定,莫奶奶孫女還是學生,即便莫奶奶因傷不能管理超市,部隊這邊也肯定會有所安排,怎麼可能讓莫奶奶孫女耽誤學業,長時間在超市當售貨員,並且還跟部隊士兵打成一片呢?
你要說短期內,當然是沒問題的,三天五天足矣,可要是一個月、兩個月還能如此嗎?這同樣屬於是強行安排;
最後,最強行安排的主線的林俊嬌。
為了能讓林俊嬌與藍軍隊長發生感情碰撞,劇中安排了文職人員入營軍訓,而負責軍訓的是藍軍分隊。
這個設定本來就有些勉強了。因為特種作戰部隊本身並不怎麼承擔此類的軍訓任務,而這類的文職人員軍訓,普通部隊足以承擔,用訓練時間本來就緊張的特種部隊承擔此類任務並不是很合理,而且還是剛剛組建的藍軍分隊。
為什麼說藍軍分隊軍訓文職人員不合理呢?
從劇中我們就能知道,藍軍分隊是集合了全團骨幹尖子的一個實驗性集訓隊,除了承擔藍軍任務外,還有比武、聯訓,乃至於實戰任務。
這類部隊本身是有一定密級的,而且剛剛組建,自己繁重的事務都未能完善,怎麼可能抽出骨幹去承擔軍訓這類的任務?
軍訓也就罷了,但這時間跨度和占據劇情的時間太長了——從第12集一直持續到了第17集,這還沒有結束。林俊嬌醫生都能閒到給莫小洛補習功課、跟潘營長夫人交流感情、還能隨便出入藍軍分隊營地給隊長買東西的地步了,這軍訓還沒結束?
而且,林俊嬌的角色設定就很有問題。按照設定,林俊嬌的父親是飛行員,但很早就犧牲了,在這種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比常人更加堅強和成熟。但是劇中的林俊嬌30多歲的人了,行為、動作、舉止卻比當學生的莫小洛還稚嫩,這合理嗎?
所以,感情線的切入完全不合理,而且從第10集到第17集,本來應該是重頭戲的藍軍分隊組建、成長階段,你看到了什麼?
身為尖刀上刀尖的特種部隊,見過他們進行戰術訓練嗎?
其實這個問題放在前10集同樣存在。空降特戰團作為一支特種部隊,並不會將大部分時間用在隊列訓練和操場跑圈上,而是體能訓練、技能訓練、心理訓練、戰術訓練的結合。甚至於特種部隊大多數時候都不在營區,而是在野外駐訓。
本劇的重點是藍軍分隊,因此前10集這個問題並不突出。但到了10到17集,本該是藍軍分隊組建並成長的階段,我們看到的是什麼?跑步、掀輪胎,還有換了一身漂亮的迷彩,然後沒了。然後,張啟就要在一個月後端掉人家一個特戰營,這合理嗎?
如果將這幾集注水感情戲的戲份壓縮,充實進藍軍分隊嚴苛的選拔和與眾不同的訓練模式,這部劇只會更好看,而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另外,現在這部電視劇還有一個不好的苗頭:主角光環越來越大了。
賈乃亮飾演的藍軍隊長這個角色,事實求是地講,演員努力了,值得肯定。但是撐起這個角色來還是有些勉強的,至少你很難體會到這個角色身上的傲氣和霸氣;回想下《士兵突擊》中的袁朗,被許三多活捉時還那麼傲氣;在老A時的那種霸氣,這種對比就更強烈。
當然既然選擇了賈乃亮,而且人家也確實努力了,咱也不苛責太多。可是劇情的設定真的太讓這個藍軍隊長高光了。
在藍軍分隊11人夜晚外出事件中,藍軍隊長要跟全隊中多人車輪戰,比18個科目。結果一年前才從航空兵轉來的主角全部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了這些特戰團多年訓練出的骨幹。
領導立威很正常,但也要符合客觀條件。如果航空出兵出身的少校幹部(30多歲的身體)能在特戰部隊僅僅一年就能在車輪戰中連勝多名骨幹。這不能說明這位少校有多牛,而是反說明了特戰部隊的骨幹素質太差。
這種捧了一個,但卻貶了一群的設定和宣傳實在說不上高明。
第13集中的一幕,合適嗎?
以上是到目前為止,對這部電視劇的總體評價。前10集基本能給4顆星,但後7集連2顆星都勉強。
如果這部劇的劇情走向是10到17集這種,那麼便算不上是成功,無非也就比《陸戰之王》稍好些罷了。
當然了,筆者衷心希望,17集之後注水和強行的情節能夠少些;真正體現特種訓練、特種作戰的環節能多一些,讓觀眾不再因這些主線外的劇情吐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