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歷史的滄桑,驗證著它的歷久彌香…...

2020-02-21   中國食品報


  安化出茶,歷史悠久,在整個中國茶文化史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下面來簡要看看安化黑茶的歷史!

  安化黑茶歷史簡述

  1、神農茶祖與安化黑茶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樹最初是野生,茶祖在湖南(株洲炎帝陵),茶源始三湘。湖南是"茶祖之地",而安化地質與生態環境獨特,產茶歷史悠久。安化野茶,山崖水畔,不種自生,據此,歷史學家和茶葉專家推斷,神農嘗茶始為安化野茶。

  2、馬王堆,一簍黑茶,千年黑茶仍飄香

  1972—1974年,長沙馬王堆一、三號漢墓出土有"一笥"竹簡,經考證即茶一箱,箱內黑色顆粒狀實物用顯微鏡切片,用現代分子水平分析,被確認為是茶。專家考證為安化黑茶。

  按史書記載,目前安化黑茶歷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的"渠江薄片"。那麼,如果馬王堆漢墓里的茶葉來自安化,安化黑茶的歷史則至少可再前推900年,達到2300年。

  3、唐.五代——安化黑茶被載入史冊

  據唐.楊燁《膳夫經手錄》記載,唐朝時,安華所產渠江薄片,已遠銷湖北江陵、襄陽一帶。五代毛文錫的《茶譜》記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說"譚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其色如鐵,而芳香異常。"這證明在唐代湖南安化已有"渠江薄片"生產,在當地有些名氣,而這種茶色澤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澤,說明當時就有黑茶生產。

  4、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黑茶"兩字

  黑茶的起源,一般認為是始於十六世紀初,理由是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黑茶"兩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陳講疏奏云:"商茶低偽,悉征黑茶……官商對分,官茶易馬,商茶給買。"據《明史.食貨志》記載:"神宗萬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馬,惟漢中保寧,而湖南產茶,其直賤,商人率越境私販。"可見,當時禁止越四川境內私販湖茶。因此16世紀末期,湖南黑茶興起。

  5、明洪武四年(1371年),戶部設置"茶課司"與"茶馬司"

  明洪武四年(1371),戶部確定以陝西、四川茶葉易番馬,於是在各產茶地設置茶課司,定有課額。又特設茶馬司於秦州(今甘肅天水)、洮州(今甘肅臨潭)、河州(今甘肅臨夏)、雅州(今四川雅安)等地,專門管理茶馬貿易事宜。明代的茶馬政策有著明顯的政治目的,成為"制服西戎之術"。

  6、同治十二年,左宗棠對安化黑茶實行"政府採購"

  左宗棠收復新疆成為甘陝總督後,靠什麼安邊?-安化茯磚黑茶。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收復新疆後,對安化黑茶實行"政府採購",1873年,由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降將"引茶"改為了票茶制,"以票代引"。1875年發行第一案票,憑票來安化採辦黑茶,計73540擔,至1882年才發行第二案,以後每三年發票一次,年均輸出黑茶8600擔。

  安化黑茶用其陳香,一直在述說著千年歷史的滄桑,驗證著它的歷久彌香…...

來源:普洱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