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賽道上有猝倒者的時候,你會不會第一時間去搶救?
昨天,兩位選手在半程終點前猝死的新聞,可以說是給各位跑者一個很大的警醒。當我們在探討「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半程馬拉松」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還忽略了一點:如果真有人倒下,專業的急救也有可能挽救別人一命。
這並非沒有先例。2017年的吉林馬拉松,一位跑者在19公里處倒下,當時就被一位大三的醫學生所救。而且,在很多情況下,當一位選手在賽道上倒下的時候,幾乎都會有人第一時間救援。
就比如說,上周日的荊州馬拉松吧。從比賽現場曝光的一些視頻來看,當有跑者猝倒之後,確實有人現場就立刻進行了心肺復甦。
這段視頻曝光之後,引起了輿論的譁然。
一些比較專業的急救媒體,藉此視頻科普了一下正確的急救方法,他們指出:
「第一次使用AED後,不應該關閉」
「應該按照急救指南來救人」
「挽救生命首先要尊重生命,按照指南去做就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下面也有評論指責施救者:
「救活是幸運,救不活誰來負責?」
「不按照科學的方法,自由發揮只會讓生命增加更多風險」
「國內的很多專家比人家指南還厲害,真是中國特色」
「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這種時候,不會操作的人就別去添亂了」......
其實,不只是使用AED容易出現問題,如何進行按壓更容易出問題。
這讓我想起今年8月份的一件事。雖然也是手法出現了問題,但施救者卻被人狂贊。
8月6號,湖北襄陽月亮灣公園,有人跑步時突發心臟驟停。熱心跑友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心肺復甦。但遺憾的是,男子最後還是因搶救無效,最終離開了人世。
當時的急救視頻也是在網上引發了爭議,不少網友對施救者的救治手法提出了疑議。這裡就不放視頻了,我們截了一些圖出來,探討下存在哪些問題。
錯誤1:按壓姿勢有問題
正確的姿勢是跪於患者一側,而不是騎在患者身上。
錯誤2:按壓手勢有問題
施救女子的手勢不對,視頻顯示她是兩隻手分開按壓的,這樣的話,除了手臂力量進行心肺復甦力量不夠,也導致了按壓位置偏移。
我們看一下正確示範:右手手臂伸直,雙手先扣,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用身體的力量進行按壓。
錯誤3:按壓頻率有問題
施救者按壓頻率太低,正確頻率是每分鐘100-120下,中間不能停——累了可以換人,換人時間不超過5秒鐘。
當然,這樣的科普是很有必要的。但當有人做出這篇科普,去指責施救者的時候,下面的評論卻是一邊倒地力挺這位熱心女子:
「為救人的美女點贊,別吹毛求疵了,不是每個人都懂專業的救助方法,危難時候挺身站出來救人的就是英雄」;
「不是每個人都在應急的情況下都做到很好,但是伸手相救就是值得鼓勵的」;
「出手救人已經很高尚了,為該女子點贊」;
「在沒有比她更懂急救措施的人在現場的情況下,不救,是死,手法不對只是急救效果不理想」;
「那些姿勢正確的人危急時在哪???你幹嘛去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勇敢的女人,支持你」......
一般來說,遇到猝倒者,肯上去進行心肺復甦的人,基本上都是下面幾類:
1、沒學過急救,但看過急救知識或視頻;
2、學過簡單的急救,或者考取過證書,但沒有過實踐,憑記憶操作;
3、資深急救者或醫生。
但不管是哪一種,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勇敢、正義。在這個大家都明哲保身的時代,肯出去搭救素不相識的人,這顆心靈真的如金子般寶貴。遇到第三種當然很幸運,但如果是前兩者的話,與其指責他們,不妨在科普專業知識的同時,為他們點贊。
小編想起之前看《名偵探柯南》時,有一集是日本幾大偵探PK。白馬探一心想的就是破案,而服部平次的表現完全不像一個偵探,他打碎窗戶、破壞現場,一切以救人為準。但最後,他卻收穫了白馬探的尊敬:比起一切真相,當然是人命更要緊。
不顧一切去挽救生命,其實就是尊重生命,因為沒有人不想活著(當然,專業的科普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會增加猝倒者存活的幾率)。
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問題,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那麼,大家認為:不專業的急救,到底算不算添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