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點的成都,室外寒氣襲人。當大家紛紛進入夢想之時,在成南高速、成綿高速、成金青快速路出口處,交通卡點工作人員仍在逐車逐人排查;龍潭防疫醫學隔離觀察點,醫護人員正為留觀旅客監測體溫;醫療機構救護車司機在崗待命……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成華區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率先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路口設置了嚴密的臨時檢測點和入城卡口。組織公安民警、醫護人員、黨員幹部、志願者等,堅持24小時輪值,嚴格對入城車輛進行登記,對人員進行排查,牢牢守住成都「東大門」。對於在夜間值守的人員,更是被市民親切地稱作防疫「守夜人」。
截至2月10日24:00,成華區14個交通卡口晝夜累計排檢車輛69萬多輛、人數174萬人,發放宣傳資料10000餘份,累計發現發熱高燒等體溫異常人員18例,轉診6人。
年夜飯吃一半就緊急歸隊
大年三十晚上7:39,成華區交通執法大隊隊長張猛正和家人吃著年夜飯。突然手機響起,接成都市疫情指揮部緊急通知:24日24時起,在高速路出口設立公路卡點,對疫情重點區域車輛入蓉進行查驗。他立即放下筷子,和家人簡單交代後就出門了。一邊走一邊電話聯繫尚未離開成都的3名隊員,到成南、成綿高速路口匯合,制定卡點設置方案、協調高速路明確任務、安排設備保障、聯絡公安、醫護人員……當晚22:00,第一批人員到位、設備到位、工作到位,成南、成綿高速公路卡點同時開始工作。當天,張猛一站就是一個通宵。
自卡點設立開始,成華區住建交局發動全體黨員幹部分6個班次24小時堅守在防控一線。值守初期,由於防護物資緊缺,很多值守人員用雨衣作防護服、用泳鏡代替護目鏡走上崗位。堅持所有通過車輛必須問源頭、去向,人員必查體溫、必問接觸史,確保不漏一人一車。
最多一天接打百餘個電話
晚上9點過,成華公安分局巡警大隊辦公室,剛端上泡麵的馬健還沒來得及吃上一口,一個電話打過來,他又匆忙趕往成南高速路口檢查點。「設置的防疫防控臨時檢查點多,需要內外溝通聯絡的事務多,非常時期耽擱不得。」馬健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一天最多接打100多個電話。「生命很脆弱,我們每個人都很渺小,守護好這座城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馬健表示,成南高速作為外地來蓉的重要通道,每天都有大量車輛通過,檢查站的同事24小時不間斷對進城的每一輛車進行查驗,對每一個人的信息和出行情況進行登記,協助現場醫務人員測量司乘人員體溫……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第8個深夜,馬健在他微信朋友圈寫道:「和同事們一起從白天忙碌到夜晚,天亮後,還會迎來更艱巨的挑戰……無論工作再多,都希望自己每天能和大家奮戰在一起。」已經一周多沒回家的馬健,堅持「疫情一日不滅,我們決不後退!」這也是同馬健一樣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所有公安民警的共同誓言。
守住成金青快速路「門戶」
「成金青快速路是成都進出城的重要通道,位於成華區龍潭街道轄區內。」成華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成金青快速路疫情防控工作,設置了「成金青快速通道衛生宣傳檢疫點」,由龍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警察、街道黨員志願者負責對進來的車輛和人員進行24小時的疫情防控宣傳、體溫檢測、車輛消毒等工作,嚴守成金青快速路「門戶」,切實做到不漏一車,不漏一人。
華西社區報記者 趙霞(圖片由成華區外宣辦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NNiQHABgx9BqZZIJz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