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畫不好?那是你沒有學過這些牡丹畫法知識,學會畫牡丹很簡單

2019-10-18     繪畫視界

牡丹是由花、蕾、莖、葉、乾等部分組成。牡丹花頭品種較多,有單瓣、重瓣和起樓之分,色彩也因品種而異。花頭中心有雄蕊和雌蕊,雌蕊在花心正中,狀如小石榴,雄蕊由蕊頭和蕊絲兩部分組成。

今日繪畫教學主題~牡丹花畫法

因品的種不同,牡丹的花頭有單瓣、重瓣和起樓之分;其色彩也因品種的不同而十分豐富。初學者無論是臨摹還是寫生,都不能只盯著一瓣一葉,而要學會把握整體輪廓,做到「整體著眼,局部入手」。

1.蘸曙紅和大量清水,筆尖蘸曙紅,使顏色自然過渡,圍繞花心點垛花瓣。繪製時一層層加以刻畫,這樣花瓣的排列便會 有序,避免了繁雜凌亂。

2.筆尖蘸取色澤較為濃重的曙紅,順手在不同層次的花瓣中間的空白處添畫些小而密集的花瓣,以豐富花頭結構。

注意了!

在繪製花瓣瓣尖時,在調色盤上調和顏料,使顏色向筆根滲透,再用筆尖蘸胭脂,稍作調和後即在畫面上點畫,以使花瓣更有層次感。

3.蘸花青和藤黃,加清水調和,在互相疊放的花瓣間添畫花萼及花柄,可以更突顯花朵的嬌艷。

在畫花頭的花瓣時,筆尖先落紙面,然後是筆肚,最後是筆根輕輕按壓在畫紙上,而提筆時則是以相反的順序結束一個筆畫。這樣繪製出的花瓣飽滿且顏色深淺變化自然。

注意了!

外層花瓣要緊湊而不拘謹,大花瓣旁邊多點綴小花瓣,或留些白,使其更加自然。

4.蘸取三青及石黃,用筆尖輕輕點在畫紙花心處,繪製雌蕊、雄蕊。

下面我們來細緻的看一下牡丹不同顏色具體畫法:

粉牡丹的畫法:牡丹按花色可分白、黃、粉、紅、紫、墨紫、雪青(粉藍)、綠和複色。粉牡丹花瓣為粉色,形態與其他牡丹一樣,花單生於枝頂,花大色艷,形美多姿。

(一)畫花頭最好使用兼毫斗筆。待筆浸透清水後,筆根部蘸白粉,筆尖蘸曙色或牡丹紅,調勻後再碰一點胭脂,筆鋒朝下,筆腹朝上,點虱(虱,音督,即隨意點染)於紙上,畫出兩三瓣淺花瓣。

(二)繼續如前法點出外花瓣,擠出內花瓣的形狀,用色稍重,連續用挑筆和疊加,向然滲化。

(三)加畫花瓣時,筆觸不可雷同,要注意花瓣的寬窄、長短、參差錯落。

(四)用筆要有節奏,豐富花瓣層次,用破色法去刻畫花瓣外形,使每一瓣都有內心感。

胭脂牡丹的畫法:畫法為用中號以上京提筆(羊毫配狼毫的兼毫筆)飽蘸大紅色,在調色盤上調和,使顏色向筆根滲透,再用筆尖蘸胭脂,稍作調和後即在畫面上點畫。

(一)用清水洗去筆含顏色,筆根調入曙紅,再調胭脂,筆尖調一點花青或墨。

(二)用筆要洒脫,不要遲疑,使顏色衝撞出濃淡、乾濕,塑造出花開的精神氣質。

(三)花瓣大小、穿插、濃淡、衝撞、托擠,要有變化,不可呆板。

(四)注意外形,畫花心部的幾瓣用色濃一些,以增強其立體感和整體感。

黃牡丹的畫法;黃色的牡丹和艷麗的紅牡丹比起來顯得素雅很多。黃牡丹在彰顯牡丹富貴的基礎上,使牡丹本身看起來更具有生命力。繪製黃牡丹需要用到的主要顏料是藤黃。

(一)筆根部調入藤黃,然後筆前部調入少量硃砂,筆尖蘸少許胭脂。

(二)畫法如前所述,畫時注意不同品種牡丹花的造型。

(三)用筆時要注意聚散開合的關係。

(四)注重花瓣外形的塑造。花頭完成後,在顏色未乾之時,用重色暈染花心和花瓣的交界處,以使花瓣的交接更為清晰、生動。

藍牡丹的畫法:自然界中的藍牡丹是中粉色帶有藍紫色相。如這樣畫出來,色相和其它紅色、粉色的花色很接近,為了強調色彩的區別,就要加強色相的變化,方法是筆根上鋅鈦白,筆肚上酞青藍,筆尖上也可加點胭脂。

(一)筆洗凈後,筆根調入白粉,筆前部調入酞春蘭或花青,筆尖蘸少許較濃的酞菁藍。

(二)畫花的表現方法與前文所講相同,疏密錯落要講究。

(三)要注意花瓣開合的向心力。

(四)此圖適用於花苞半開時的造型。

橙紅牡丹的畫法:方法是筆根上朱磦,筆尖加上胭脂,花芯深處用胭脂加重就可以了。

(一)洗凈筆,筆根蘸白粉,調硃砂或朱磦,再調入曙紅。

(二)成橙紅色後,筆尖面少許胭脂,稍作調和後即在畫而上點畫。

(三)筆法同前面所講的相同,需要強調的是要注意外形和向心形態。

(四)畫時注意疏密之分,呈現出錯落有致的效果。

紫牡丹的畫法:畫紫牡丹,從前沒有紫色時,就用酞青藍加胭脂調成深紫色來用,現在有一種紫色,加鋅鈦白,九可以直接來畫,花芯深處可再加點酞青藍。

(一)紫色,可用花青調胭脂而成,畫花的深淺要把握好調成紫色量和白粉量,白粉多則淺,少則重。

(二)著重體現花形的不同,深、淺、正、側的花形變化。

(三)筆法同前所述,注意外形和向心,以及花瓣交界處的畫法。

(四)畫時同樣須注意疏密之分,以使花朵呈現錯落有致的藝術效果。

今天教大家常見牡丹畫法,還有幾種牡丹畫法,由於時間關係,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陸續講解完,畫畫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只有不停的學習臨摹才是唯一的道路,希望這些牡丹畫法對槓開始學習畫牡丹的初學者有一定的幫助,素材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學習更多繪畫知識,關注頭條號:繪畫視界。一直是你繪畫路上的良師益友,簡單而有趣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Lzf5W0BMH2_cNUgt8pc.html